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高考情境默写汇总(限定式+开放式).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348931857
  • 上传时间:2023-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2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一、限定式情境默写《论语》十二章(1)《论语·里仁》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指出要向贤能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过错2)《论语·卫灵公》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解释了“恕”的内涵3)《论语·泰伯》中提倡“弘毅”精神,“仁以为己任”,这样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死而后已”,这样的道路难道不遥远吗?《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輮以为轮,”,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輮使之然也”2)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屈原列传》(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2)《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4)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谏太宗十思疏》(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师说》(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文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阿房宫赋》(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阿房宫赋》中,简述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项羽一把火烧毁了阿房宫的句子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六国论》(1)苏洵用精妙的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2)苏洵在《六国论》中讲述赵国败亡的原因时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指出杀害良将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之一3)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答司马谏议书》(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2)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

      4)《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赤壁赋》(1)在《赤壁赋》中苏轼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让人不禁陶醉其中2)《赤壁赋》中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赤壁赋》中用动植物设喻来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强调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的两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项脊轩志》(1)《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3)《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怀念起祖母昔日手持象笏对自己的殷殷教诲,一时心情激荡,真情流露的一句是: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4)《项脊轩志》中,写作者睹物思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寄予亭中枇杷树的语句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着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语句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文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率尔而对”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对话可以看出;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报任安书》(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进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过秦论》(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4)《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礼运》(1)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句子是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句子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陈情表》(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4)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归去来兮辞》(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的句子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4)《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写了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从心愿而行?(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种树郭橐驼传》(1)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3)《种树郭橐驼传》的主旨是要揭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作传目的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五代史伶官传序》(1)(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石钟山记》(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3)《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登泰山记》(1)文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3)“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4)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静女》(1)《静女》中,描写小伙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静女》中,表面上赞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高考真题——俄语(全国卷) 无答案.doc 2025年高考真题——日语(全国卷) 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常用逻辑用语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平面向量9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等式与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9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选填题)16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集合11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复数7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doc 山东省潍坊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导数及其应用(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直线与圆10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概率与随机变量及分布列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数列(选填题)14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