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县银杏栽培现状调查分析毕业论文.doc
8页新县银杏栽培现状调查分析摘要通过对目询新县银杏栽植存在的问题做出简单的分析,为后新县的银杏走势 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建议,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信阳市新县银 杏栽培主要在小中苗的培养上,在一些不适宜银杏生长的地方栽上了银杏;部分 地方银杏资源生长、管理质量不高;由于缺乏较好的丰产栽培典型示范,全县银 杏业发展相对较慢,规模没有得到快速扩张产业过于单调,缺乏深加工技术产 业链,没能充分利用银杏资源,以后应当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增加产业链的多 样性,并且自身建立一些加工机构,通过引资等方式带动银杏的发展!关键词:银杏;新县;调查分析1简介 -1L1新县简介 -12银杏的生态习性与新县的地域关联 -12」银杏简介 -12.2生态习性 -12.3自然环境 -23新县银杏的栽培现状调查 -24新县银杏目前存在问题 -24」银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1」个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发展严重 -24.1.2种植面积大,粗加工企业多,总体效益不高 -34.1.3科研深度、广度不够,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不足 -34.1.4信息闭塞,缺乏市场意识 -34.2当前银杏产业而临的形势 ・3421我国银杏产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34.2.2国外产品进占我国市场 -4423我国银杏企业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4424银杏科研条件和研究水平相对落后 -45发展与对策 -45」立足国内,开拓银杏制品市场 -45.2银杏制剂开发的重点是保健食品 -45.3加强管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55.4加大科研力度,提高银杏制剂生产工艺技术 -55.5制定与国情相符的产品质量标准 ・55.6加强集成,形成合力,组建产业集I才I -56小结 -5参考文献 -6致谢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1简介银杏为世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其干挺拔秀丽,叶子则彖 一把打开的折扇,春天满树碧绿,秋季一片金黄,果实如同小杏,壳色洁白如银, 所以又叫“白果”银杏全身都是宝,其木材质地细致,纹理美观,抗湿耐腐, 与楠、樟、楸等名贵树木齐名果实糯甜,味美清香,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益 成份和具冇杀菌功能的白果醇、白果酸,为高级营养补品,其药用价值也很高, 有敛肺、化痰、止咳、定喘、通经、利尿等功效以新县为最多,全县境内百年 以上的大树就有4000多株,年产果实15万公斤左右,为全国之最,新县银杏占 全省外贸出口量的80%,畅销东南亚各国1 -1新县简介新县地处人别山豫南腹地,地跨江淮俩大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独特的 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银杏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新县丰富 的银杏资源和悠久的栽培丿力史,使新县素冇“银杏Z乡”的美誉,同时新县述是 全国四个银杏栽植基地县(山东的泰安市、烟台市、鄰城县、河南省新县)之一。
2银杏的生态习性与新县的地域关联2.1银杏简介银杏:银杏纲(ginkgo biloba )银杏目,银杏科 银杏屈另有白果, 公孙树,鸭脚树,蒲扇等之称分布区域:中国中部肥沃的砂质土壤,阳光充足 的隐蔽处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黃色的种实核果和它同 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 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银杏生长较慢, 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 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⑴2.2生态习性银杏寿命长,我国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 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初期生长较慢,萌 菓性强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 般3刀下旬至4刀上句萌动展叶,4刀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 上旬种了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⑵O2.3自然环境银杏无论在我国平原或山丘,沙土壤或中性土壤,只要气候温和,阳 光充足,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均能正常生长而新县为大别山区,群山 环抱,山间有谷地、盆地。
年平均气温15. PC,年平均降雨量27.4毫米, 全年无霜期225天综上所述新县的自然换环境给银杏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3新县银杏的栽培现状调查新县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分水岭,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 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银杏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來,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银杏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发展农村支柱产业 的“重头戏”和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银杏生产进入规模 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县共有银杏树310万株,其 中百年以上大树4500株,挂果树18. 5万株⑶河南银杏树产量全国第一, 而新县所产银杏树又占河南总产量的80%以上新县所产银杏树个大实满,颜色 纯正,是银杏树中的上等佳品该县近年来银杏树产量逐年上升,已达到年产 300-400吨之多,无论其产量、质量、岀口创汇量,都是全国之冠,是名副其实 的“口果之乡”河南省新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银杏种植,全县己经建成 2万亩、1 5 0 0万株银杏基地,年产果5 0万公斤,叶1 0 0万公斤,总产值 达2 5 0 0万元,带动了全县5个乡镇3 5个行政村的1 0多万农民发家致富, 主要加工企业有羚锐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千斤银杏加工厂,但是,由于有些产 区在造林时片而追求发展速度和而积,不注重林地和品种的选择,造林后树势差, 投产率低,加之造林后不到3年全国银杏种核价格大幅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群众 管理银杏林的积极性。
4新县银杏目前存在问题4.1银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1」个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发展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方银杏种植、GBE提取和制剂往往脱节,各环节之 间信息交流困难,区威银杏产业规划不合理或缺乏可行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是国家银杏产业总体布局缺乏规划,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盲目竞争,导致 各地产业小而全或畸形发展,资源、资金浪费严重骨干企业与各地方没有形成 冇机联系,地方银杏叶质量、销售无保障,企业收购的银杏叶质量不稳定,英至 舍近求远去外地采购银杏叶,增加了成本三是企业间的联合不够,导致在对外 交易中相互压价,无力开展有巨大的影响的科普和广告宣传,市场开拓困难四 是科研工作没有优化组合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市场开拓没有有效接轨,科技 的先导作用和前瞻性未能在市场竞争中体现4.1.2种植血积大,粗加工企业多,总体效益不高我国银杏种植发展很快,并得到许多地方政府的支持据估算,到1997年 6月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到1998年初,仅儿个主要产区的种植面积 已达60万亩,而且还有一些地方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种植发展计划目前,银杏 叶、果的供求已趋于平衡如果任其发展,不搞好宏观调控,一旦国际银杏果、 叶及GBE市场有变化,我国银杏原料将供远远过于求,银杏产业必将蒙受巨大损 失。
据估计,1997年我国有GBE生产厂60余个,实际在生产的GBE工厂约20 余家,其中年产GBE实际产量超过10吨的也不过几家可见,我国粗加工企业 多,但产量低,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效益低,多数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总体看来,我国粗加工企业数量多,总体效益低4.1.3科研深度、广度不够,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不足我国银杏科研力量虽然初具规模,但整体来看系统性不够,许多科研单位没 能和企业有效结合结果,一方面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产品,科研经费不足,许 多科研专家对银杏新领域以及难度和规模较大的基础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持 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企业缺乏生产指导和先进科研成果,技术力量不足,多数企 业包括一些大企业没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储备,他们有的疲于开拓市场,有的为 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关注开发其他类型产品,导致开发银杏新技术的资金、 技术力量投入少,更是无力或不愿支持相关的科研,产品更新换代及质量提高缓 慢4.1.4信息闭塞,缺乏市场意识许多企业家尤其是新建公司、工厂和企业管理人员,或因积累了一定的经济 实力或受有关银杏开发的高回报的驱使或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对银杏开发工作热 情高;但对国内外帀场的调研少,对银杏产品市场的风险认识不够,对市场的变 化作出反应或调整的能力弟,而是走模仿和照搬的路了,缺乏创新意识,不懂得 如何将市场机制引入银杏产业、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4.2当前银杏产业面临的形势4.2.1我国银杏产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1997年我国生产GBE约100吨,其中80%出口国际市场,只冇20%在国内 消化因银杏制剂价格较高,产品的疗效尚未被广泛接受,其市场还有待挖掘; 许多银杏企业规模小,无力大规模投资所以,我国多数银杏企业只生产原料, 并口主要销往国际市场4.2.2国外产品进占我国市场国外着名的银杏公司看好我国市场,我国银杏产品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 早在1995年徳国史瓦伯公司的Tebonin产品已在中国注册,随后徳国的“金纳 多”、法国的“达纳康”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今年“金纳多”水针剂被列入我 国基木药物口录并进入北京公费药物名单对我国的银杏产詁市场的影响很大 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我国的民族银杏药品若不能作为公费治疗药,将严重阻碍 银杏产业的发展423我国银杏企业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最大的银杏制剂厂上海百路达药业公司1997年销售额约1亿元人 民币,1993年以來的累计销售额为2. 4亿元人民币,而法国益普生公司1995年 银杏制剂收入为15亿法郎(约合20亿元人民币),德国史瓦伯公司1995年银杏 制剂销售额为6. 8亿马克(约合37亿元人民币),可见国内外金业实力对比悬殊 之大。
4.2.4银杏科研条件和研究水平相对落后我国银杏科研小组或室每年有100万元研究经费的为数不多银杏科研投入 严重不足,科研駛件缺乏或更新缓慢;从事银杏研究的高索质年轻科研专家数量 少,也缺乏吸引人才的手段,科研人员培训和赴国外交流机会少这些不利因素 制约了我国银杏科研水平的捉高和银杏产业的发展尤英是资金投入大、耗时长、 应用前景远的基础研究和新兴研究领域及临床研究很少有人问津现有银杏科研 的集成配套不够,也没有一个机构或机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总体说来无论从科 研深度、广度、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杏科研水平相对落后⑷5发展与对策5.1立足国内,开拓银杏制品市场我国从事银杏叶加工和银杏制品生产的企业很多,但进入国际市场的银杏提 取物并不多口前,小国的银杏资源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中国的人口约占世 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人有着食用银杏作药的传统,因此,未来世界上银杏 制品的最大的山场应是中国,中国的银杏企业应立足国内,开拓市场中国的银 杏制剂要打入美国市场,可能途径是与美国企业合作,打美国公司的品牌5.2银杏制剂开发的重点是保健食品国际上口 70年代初开始进行银杏制品的开发,银杏作为保健食品已经FDA 批准,H很多人也认识到了银杏制品的功效,所以,美国的企业只开发银杏保健 食品或非处方药。
我国开发的银杏制剂主要是银杏叶片和胶囊,绝大多数是作为 药品在医院销售,销量有限,而其他银杏制品几乎在市场上没有,因此,我国银杏制品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保健食品方向5.3加强管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我国是世界银杏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很多优良的银杏种质资源是我国宝贵的 财富,冇关政府部门应建立种质资源库,加强对优良品种和古树的研究和保护 目前,虽然国际上银杏制品的销量在增加,但价格己开始下降,今后的国际市场 情况很难预料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银杏,其发展速度与当今银杏的市 场开发不相适应,冇关地方政府应引起重视,切忌盲目发展,以免出现产大于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