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ppt
46页第第3 3节节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第六章第六章 溶解现象溶解现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16P16第一段内容,思考它所提的第一段内容,思考它所提的两个问题两个问题2 2分钟)分钟)1 1、在、在3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mL的水的水2 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g1g3 3、振荡,静置,观察溶解情况、振荡,静置,观察溶解情况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现象:现象:在相同的水中在相同的水中, ,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熟石灰溶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熟石灰溶解的少结论: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 1、在、在2 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2 2、一支加少量的水、一支加少量的水3 3、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二现象:现象:植物油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
植物油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结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 1、在、在1 1支试管中加入支试管中加入5mL5mL水水2 2、加入、加入3g3g硝酸钾,振荡,观察硝酸钾,振荡,观察3 3、如不能完全溶解,加热,观察、如不能完全溶解,加热,观察实验探究三实验探究三现象:现象: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加热后全部溶解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加热后全部溶解结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总结: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1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随着温度一般来说,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升高而增大。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酒精酒精 汽油汽油 拓展:衣物干洗拓展:衣物干洗1 1、在一小烧杯中加少量水,边加硝酸钾边搅拌,看是、在一小烧杯中加少量水,边加硝酸钾边搅拌,看是 否可以无限溶解否可以无限溶解? ?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硝酸钾的溶解有极限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硝酸钾的溶解有极限2 2、加少量水,搅拌,观察、加少量水,搅拌,观察 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3 3、加热,搅拌,观察、加热,搅拌,观察 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P17P17实验实验1-31-3 在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解某种溶质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这种溶质的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二)(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3.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强调: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时,由于溶质强调: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时,由于溶质不会继续溶解,因此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不会继续溶解,因此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1.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充分震荡后观察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充分震荡后观察 溶质是否减少,若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溶质是否减少,若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2. 2. 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若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若 溶质不能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不能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强调:不能以溶液中有没有剩余固体为依据,而应以强调:不能以溶液中有没有剩余固体为依据,而应以““一定条一定条 件下,能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为依据件下,能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为依据””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1.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3.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 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在一定温度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溶剂中, ,不能不能…….…….不一定不一定, ,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不一定不一定, ,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 练习:除去泥沙的粗盐中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练习:除去泥沙的粗盐中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可采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复冲洗粗盐颗粒达到精制质,可采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复冲洗粗盐颗粒达到精制食盐的目的,其中的原理是什么食盐的目的,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 提示:提示:氯化钠饱和溶液虽然不能溶解粗盐中的氯化氯化钠饱和溶液虽然不能溶解粗盐中的氯化钠,但对于粗盐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则是不饱和钠,但对于粗盐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则是不饱和溶液,因此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进入溶液,经过滤可溶液,因此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进入溶液,经过滤可得精制食盐。
得精制食盐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不饱和溶液可以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能转化,怎样转化?如能转化,怎样转化?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温度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强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强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1)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最简单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最简单 的方法2)(2)改变溶剂的质量或温度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改变溶剂的质量或温度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1.1.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 A 溶质性质溶质性质 B B 溶剂性质溶剂性质 C C 温度高低温度高低 D D 溶剂的质量溶剂的质量练习练习2.2.一杯的一杯的NaNONaNO3 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 )) A A 蒸发蒸发10g10g水有水有NaNONaNO3 3晶体析出晶体析出 B B 温度降低温度降低1010o oC C时,有时,有NaNONaNO3 3晶体析出晶体析出 C C 加入加入10gNaNO10gNaNO3 3晶体,仍有晶体,仍有NaNONaNO3 3晶体晶体 D D 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NaNONaNO3 3晶体,晶体质量不在减少晶体,晶体质量不在减少3.3.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C.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 不会继续溶解不会继续溶解D.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总结一总结一] ]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总之,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总之,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必然联系[ [总结二总结二] ] 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 溶液要浓溶液要浓三)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三)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 :小结:小结:浓稀溶液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例例】】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所示反映了饱和溶液、又是统一的如图所示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9%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______(填(填““Ⅰ”Ⅰ”、、““Ⅱ”Ⅱ”、、““Ⅲ”Ⅲ”或或““Ⅳ”Ⅳ”)区域;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区域;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NaCl溶液,若要使它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或或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 1)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又可能是稀溶液)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又可能是稀溶液((2 2))Ⅲ Ⅲ 加入加入NaCl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 蒸发溶剂至刚好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有晶体析出第第3 3节节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第六章第六章 溶解现象溶解现象 在在一一定定温温度度下下,,某某固固体体物物质质在在100100克克溶溶剂剂((通通常常溶溶剂剂为为水水))中中达达到到饱饱和和状状态态时时所所溶溶解解的的质质量量,,叫叫做做这这种种物物质质在在这这种种溶溶剂剂里里的的溶溶解解度度溶溶解解度度可可定定量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定温度一定温度100100克溶剂克溶剂( (一般指水)一般指水)饱和状态饱和状态条件:条件:标准:标准:溶液状态:溶液状态:单位:单位:质量(克)质量(克)物质溶解性的物质溶解性的定量定量表示表示——溶解度溶解度蔗糖在蔗糖在20℃20℃时的溶解度是时的溶解度是203.9203.9g g1 1、、 在在20℃20℃时,时,100100g g水中最多可溶解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203.9g g蔗糖。
蔗糖2 2、、 在在20℃20℃时,时,100100g g水中溶解水中溶解203.9203.9g g蔗蔗糖时糖时, ,溶液达到饱和溶液达到饱和提升:说出下列溶解度的含义提升:说出下列溶解度的含义检测题检测题1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嘛?A 20A 20℃℃时,时,20g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100g100g水中,所以水中,所以20℃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20g.B 20B 20℃℃时,时,20g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20℃时该物质的溶解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度为20g.20g.C C 20g20g某固态物质溶解某固态物质溶解100g100g水中恰好形成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20g.D 20D 20℃℃时,时,100g100g水中最多溶解水中最多溶解20g20g某固态物某固态物质,所以质,所以20℃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20.检测题检测题2 21、在、在20℃时,时,100g水中溶解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达到饱和,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
362、在、在0℃时,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硝酸钾,则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13.3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31.6g100g131.6g4、在、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请问在此温度时在此温度时272g的该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该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溶剂的质量分别为多少?溶剂的质量分别为多少?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检测题:检测题: 难难A3 3、、2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6g g,,则氯化钠则氯化钠属于(属于( )) A.A.易溶物质易溶物质B.B.可溶物质可溶物质C.C.微溶物质微溶物质D.D.难溶物质难溶物质 1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
此话、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是否正确? 2 2、、20℃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0.0013g g,,所以所以碳酸钙是碳酸钙是_ _ ____溶物质 第第3 3节节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第六章第六章 溶解现象溶解现象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0.920.985.585.511011024624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 1)列表法:)列表法:13.313.331.631.645.845.8 63.963.91381382022021 16868((2 2)溶解)溶解度曲线度曲线溶溶解解度度/ /g g200100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温度/℃.....硝硝酸酸钾钾....某物质在不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溶溶解解度度((g g))温度(温度(t t))160160150150140140130130120120110110100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2002001901901801801701701010100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0 0硝酸铵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钠硼酸硼酸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点:点:曲线上的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均表示某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的溶解度交点:曲线的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点种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溶解度相同曲线:曲线:曲线越陡,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温度影响越大 .a a. .b b b b面:面:溶解度曲溶解度曲线上面(下面线上面(下面) )所表示的溶液所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溶解解度度((g g))温度(温度(t t))160160150150140140130130120120110110100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2002001901901801801701701010100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0 0硝酸铵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钠硼酸硼酸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 1.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下的溶解度2.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 3. .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度的影响状况4 4. .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质的饱和溶液熟石灰的溶解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降低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响较小,如NaClNaCl3.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而减小,如Ca(OH)Ca(OH)2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检测题检测题【【典例典例】】((2011·2011·株洲中考)如图是甲、株洲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 )A.tA.t1 1 ℃ ℃时,甲、乙两物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溶解度相等B.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溶解度影响相同C.C.把把t t1 1 ℃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 t2 2 ℃℃时,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D.把把t t2 2 ℃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 t1 1 ℃ ℃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检测题检测题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检测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正确的是( )A A..30℃℃时,时,50g水可以溶水可以溶解解25g甲物质甲物质B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解度大第第3 3节节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第四课时第四课时第六章第六章 溶解现象溶解现象美丽的晶体美丽的晶体如何形成的?如何形成的?结晶: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析出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来说是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可溶物(如:度影响大的可溶物(如:KNOKNO3 3)蒸发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可溶物(如:的可溶物(如:NaClNaCl)3 3)结晶方法分类)结晶方法分类((1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2 2))晶体的性质:晶体的性质: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溶解度与结晶方法的关系溶解度与结晶方法的关系((1 1)陡升型:)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降温结晶降温结晶;并可采;并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取降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 2)缓升型:)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取蒸发结晶蒸发结晶的方法;的方法;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3 3)下降型:)下降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升温结晶升温结晶的的方法;并可通过升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方法;并可通过升温的方法,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4 4)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根据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根据主物质主物质的的结晶方法)结晶方法)检测题检测题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1))30 ℃30 ℃时,甲物质的溶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解度是____g____g;;((2 2)当温度为)当温度为_____℃_____℃时,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填法(填““降温结晶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或或““过滤过滤””)。
30302020降温结晶降温结晶运用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原来是这样的!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道: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可知道: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化不大,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其中的溶剂)而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冬天捞碱检测题检测题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在温度不变时,在温度不变时,KNOKNO3 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KNO3 3晶体晶体B.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继续溶解该物质D D检测题检测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下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在t t1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乙乙> >丙丙B B.在.在t t2 2℃℃时,甲、乙两物质的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相等 C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B B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