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捞铁牛》教学设计[16].doc
4页《捞铁牛》教学设计辉县市孟庄镇第三小学 孟海翠教学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运用问题梳理法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通过默读课文,理解捞铁牛的方法,体会方法之奇妙和怀丙和尚的出色;通过抓关键词、借助流程图复述捞铁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教学重点:1. 理解打捞方法和方法之奇妙和怀丙和尚的出色2. 复述打捞过程,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教学难点:复述打捞过程,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 课时:1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铁牛的图片,理解“笨重”2. 指导书写“捞”,学生在课题下方写捞,老师补齐课题3. 质疑课题?课件出示整理的问题谁?为什么?怎么?结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尝试自己解决质疑课题时的问题1. 生按要求自学2. 解决质疑,用问题梳理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3. 认读词语和句子拴住 陷入 潜水 停稳 铲沙绑紧 洪水 水性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是出色的工程师三、理清步骤 复述方法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怀丙和尚出色的语句1. 生按要求自学2. 汇报交流:预设:设想出色:(借水送回)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A. 出色在什么地方?(板书:借水送回)这是他的:设想B. 听到怀丙和尚这样说,人们会怎样想?怎样说?预设2:(准备出色)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a. 他的准备工作分几步?你是怎么分出来的?(四句话) b. 给每一步骤提炼小标题指导第一步,要留下几个关键词,你会留下什么词?引导概括小标题——潜水摸牛(方法提示:留下一些重点词语就可以提炼小标题了!按照这样的方法提炼后面几个步骤的小标题分别是:备船装沙 拴船搭架 粗绳拴牛 c. 把小标题规范地写在书的空白处 d.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说他的准备工作面对这样的准备工作你想说什么?预设3: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a. 再次默读课文,圈出他们在捞铁牛时做了些什么?圈出必不可少的词 b. 生板书,其它没圈完的同学圈完 c. 根据板书的关键词,讲一讲他捞铁牛的方法独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d. 给视频陪解说从准备到捞的过程 e. 裸讲 四、感受出色 加深体验 1.当人们看到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来的时候,人们又会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2.有谁知道他利用什么原理捞铁牛的?(谁的浮力) 3.怀丙出色在哪里?(智慧 指挥和组织能力) 4.现在的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崇敬)齐读这句话 5.在现代,你还有什么捞铁牛的好方法吗?(那时候没有起重器 没有氢气球 没有挖掘机等,怀丙的办法是最好的 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抄写本科带生字的词语 2.你还有什么其它办法捞铁牛,像第四自然段一样,有条理地写下来 3.推荐阅读《曹冲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