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泄露天机--2014金太阳高考精粹(化学)答案及解析.doc
11页泄露天机——2014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答案与解析)(30道选择题+20道非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30道)1.【答案】C【解析】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而煤焦油经蒸馏又可得到苯、二甲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经气化、液化可得到甲醇等清洁能源,故A项正确;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这样将CO2转化为可降解塑料,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B项正确;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故C项错误;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D项正确2.【答案】B 【解析】A项的NH4Cl的电子式中氯离子的周围未写电子,故A项错误;S2-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仍为16,故C项错误;质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4的钚(Pu)原子应表示为:,D项错误3.【答案】B【解析】乌头酸的结构中无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4.【答案】C【解析】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二者的水解产物不同,棉花水解生成葡萄糖,而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A项错误;苯与溴水发生的是萃取,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羧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反应,而醇与碳酸氢钠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二者,C项正确;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溴水除去,D项错误。
5.【答案】D【解析】①:1-溴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可发生加聚反应,产物中有1种官能团(溴原子)②:1-溴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双键断裂,变为羧基,原来还含有溴原子,共2种官能团③:1-溴丙烯水化后含羟基和氯原子这两种官能团④:1-溴丙烯在溴的CCl4中发生加成反应,只有1种官能团(溴原子)综上符合题意的为①④,故D项正确6.【答案】B 【解析】反应中铝的化合价升高,铝也是还原剂,A错误;因为氧化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而硼烷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B正确;B2H6中只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没有离子键,C错误;根据反应不需要消耗AlCl3,D错误7.【答案】B 【解析】A项重水(D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8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为0.09mol,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9NA,错误;B项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氧原子数为NA,正确;C项根据2NO+O2====2NO2,2NO2N2O4判断,标准状况下,22.4 L NO 和22.4 L O2 混合后所得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1.5 NA,错误;D项缺少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11.2 L Cl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转移的电子数,错误。
8.【答案】D【解析】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反应产物应为Fe2+,故A项错误;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产物中应为HCO3-,故B项错误;酸性KMnO4溶液中不能含有大量的OH-离子,所以C项反应方程式不符合事实,C项错误;D项正确9.【答案】D 【解析】A、Cu2+、Al3+只存在于酸性溶液中,错误;B、该溶液中含有Fe3+,I-与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错误;C、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溶液,酸性条件下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NH4+、Fe2+不能共存,错误;D、该溶液为碱性溶液,离子能大量共存,正确10.【答案】C 【解析】A、由题意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O3+ 5Na2SO3 +H2SO4= K2SO4+ 5Na2SO4+ I2+ H2O,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未知物X为Na2SO4 ,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KIO3中的I(+5),生成物中I2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降低,KIO3中碘的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自身做氧化剂,B正确、C错误;D、Na2SO3在反应中作还原剂,I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正确。
11.【答案】D 【解析】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A项错误;C8H10中有4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B项错误;因为CH3CH2CH2CH3的等效氢原子有2种,故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可生成2种一氯代烃,C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依题意醇与酸应等碳,且骨架相同,符合要求的醇和酸各4种,故它们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4=16种13.【答案】D 【解析】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说明X为钠;因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所以有m+n=8,又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可知n=2,则m=6,所以Y为氧元素,Z为硅元素;由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得,R为硫因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故W为碳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Na2O和Na2O2,二者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A项正确;H2O比H2S稳定,因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其沸点高于H2S的,B项正确;因同浓度下酸性H2SO4>H2CO3>H2SiO3,所以C项正确;SO2、C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沉淀生成,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为燃烧热,所以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A项错误;因为CO与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2molCO和1molO2的总能量比2molCO2的总能量高,B项错误;完全燃烧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454.15 kJ,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2CH3OH(l)+3O2(g) = 2CO2(g)+4H2O(g)= -1453.28 kJ·mol-1,D正确15.【答案】C 【解析】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铁失电子生成高铁酸钠,则铁作阳极,镍作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故A错误;镍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故C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所以无法计算生成气体体积,故D错误.16.【答案】D 【解析】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等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但它们都不属于糖类,故A错误;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错误;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电解时,银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银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项正确;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B项正确;银溶解时有些可能未来得及失电子而直接落到铂坩埚上,若没有该网袋,则该部分析出的银被忽略了,使计算出的电量偏小,C项错误;n(Ag)=1.08g÷108g/mol=0.01 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1-0)=0.01 mol,D项正确18.【答案】D 【解析】物质A中两个侧链均为叔丁基,4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物质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如酯基的水解,B错误;因C中含有酚羟基,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抗氧化剂C中是否含有CH3(CH2)17OH,C错误;C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酯基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且1molC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D正确19.【答案】C 【解析】钠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2CO3,A错误;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反应只能生成NO,不能生成NO2,B错误;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盐量高,D错误。
20.【答案】B 【解析】NaOH和Na2CO3不反应,不能转化为NaHCO3,B项错误21.【答案】A 【解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是因其熔点高,故C项错误;SO2可使溴水褪色是SO2有还原性,D项错误22.【答案】B 【解析】若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不应该用热水浴加热,A项错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应选用饱和NaHCO3溶液,因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项错误;D项装置中没有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因而无法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23.【答案】D 【解析】已知:①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故操作1是过滤,A项错误;操作3也是分离固液混合物,为过滤操作,B项错误;操作2是分液,C项错误24.【答案】B 【解析】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的操作是蒸发,应选用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B项错误25.【答案】A【解析】A项,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B项,MnS(s)能够转化为CuS(s),说明CuS比MnS更难溶;C项,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固体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Mn2+)变大;D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6.【答案】A 【解析】由①知,0.100 mol/L的HY溶液的pH=1,说明HY是强酸;而0.100 mol/L的HX溶液的pH=3,说明HX是弱酸。
所以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X<HY,A项正确;因HY是强酸,B项错误;将0.100 mol/L的HX和HY混合,当达平衡时,根据物料守恒得c(X-)+c(HX)=c(Y-),将代入到电荷守恒c(H+)=c(X-)+c(Y-)+c(OH-)中得,c(H+)=2c(X-)+c(HX)+c(OH-),C错误;由②得,a<20.00 mL,所以反应后的HY溶液中,HY溶液过量呈酸性,D项错误27.【答案】D【解析】A项,当a=2b时, CO2过量,溶质由NaOH→Na2CO3→NaHCO3,NaOH抑制水的电离,Na2CO3对水的电离促进最大,NaHCO3对水电离的促进仅次于Na2CO3故图像正确;B项,当a=b时,溶质为NaHCO3,所得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CO32-)=c(H+)+c(H2CO3),B正确;C项,当2a=b时,溶液相当于Na2CO3溶液,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C 项正确;D项,当1/2<a/b<1时,所得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HCO3,等式c(Na+)=c(CO32-)+c(HCO3-)+c(H2CO3)是NaHCO3溶液中物料守恒的式子,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的物料守恒的方程式与溶液的组成有关,两物质的比例不同,写出的式子不同,D项错误。
28. 【答案】B 【解析】原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3+,且它们的物质的量都为0.02mol,则CO32-一定不存在,Al3+不能确定;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且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H4+、Fe3+、SO42-;根据溶液中符合电荷守恒规律,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且c(Cl-)≧0.4mol/LA、至少存在4种离子,错误;B、正确;C、Cl-一定存在,错误;D、Al3+可能存在,错误,答案选B29.【答案】D 【解析】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曲线b是500℃时的图像,A错误;从0到t1时刻,由图。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