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扩大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益,.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792526
  • 上传时间:2018-04-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5.4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FOI

      但其北部和中部山区易受低温寒害,东部和东南部则台风频繁,风害严B重海南岛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雨量集中,旱季易遭干旱西部地区雨量较少,受干旱之害尤为显著历史上海南岛森体资源是丰富的,几乎全为热带天然林所覆盖热带天结林树种多样,异龄多层,结构复杂,生物x;i源丰富,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7](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保护生物基因连方面具有优,也凶生态功能,对保持海南岛陆地生态平衡,免除或减轻水、早、风、寒等自然灾害坦裆很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海南岛的热带森林资源,只重开发不童保护,森才才边到巨大7i!之坏在追问遭日伪和匡民党的严重掠夺,热带天然林面积明显减少尤;,t在沿海交通方使、人口稠密处克赴遭到连续反复的破坏,使大片森林沦为灌丛、草地或稀树草原, :i1j解放时,仅已i存热带天然林1295万亩,森林覆被率为25.9%解放后不合理的开束使天然林面积ill一步以少,到ι979年仅剩608.4万亩,覆被率降至11.9%即使加上防护林、橡胶林等人工林的面积,森林总面积也只有1069.2万亩,森林覆被率只有20.9% 国际上研究热带森林的不少生态学家认为,热带林遭极端破坏后,可能导致当地气候和撞被不可递转的变化。

      在亚马孙地区工作过廿二年的生态学家哈里·诺尔斯曾预言tt如果毁林照目前速度继续下去,巴西人完全可能创造出一个另一个撒哈拉沙漠[ J ]热带土壤的肥力是由植被的封闭养分循环系统维持的植被被毁后,大量降水对表土的冲洗和淋溶作用,使整个地力很快减退海南岛现实情况表明,有些地方由于森林植被遭到连续反复破坏,生态环挠严重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贫痛化、沙化,甚至成为不毛之地F水旱灾害频繁,气候有向干旱方向变化的趋势,有些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因此,如果不采取保护生物资漉措施,则这个岛演变成干旱贫甫的沙岛并不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二、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1 .保妒现存森林资源,坚持合理开发利用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在留存的森林面积仅有608.4万亩这些热带天然林基本上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腹地,是几条重要河流的水源涵养林〈我国其他地方留存的天然林,基本上也是处于河流上游的水源涵养林〉海南岛雨量集中,多台风暴雨,河流起源于岛中部辐射入海,流程短,比降大,水分不易蓄住,所以水分平衡是海南岛生态平衡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岛上现存的热带天然林必须严加保护,坚持合理开发利用。

      森林开发利用必须符合森林生态演替发展的原理,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否则,海南岛的水分平衡更加恶化,水热失调更加严重在笔者去年十二月份考察期间,仍有不少地区乱砍滥伐、刀耕火种、不合理开垦等严重破坏森林的现象发生据了解,近两年来,热带天然林又被破坏64万亩,如照这个速度破坏下去,则不要廿年海南岛热带天然林将荡然无存目前海南岛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转变因此,在当前必须大声疾呼z保护热带天然林,坚持合理开发,反对连续破坏,促使海南岛的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2.沿海遭肪妒林,防风固涉海南岛西部沿海地区,气候较干旱,平均年雨量约1000毫米,属干旱热带区(drytropi. cal)[Z],土壤贫槽,风沙严重现在大面积分布着草地、j瞿丛、稀树草原和寸草不生的砂地,.但历史上却不是这样的面貌据前清琼台志记载z感恩、迈溪、峨查、报恩江边一带森林蜿蜒一、二百里,多产花梨、荔枝、青梅、红罗、红根、鸡针及其他格木等,均属佳抖感恩、昌江两县本地所用及出口之木多取材于此r31据当地老农反映,日军入侵前在东方县的入学、感域和板桥一带还残存一些森林,长有青梅(Vitica astrotricha)、花梨(Dalbergia odorifera)等大树。

      可见那里本来分布着森林植被,后被反复多次破坏后才逐步演变成今目的灌丛、草地或稀树草原据国外对热带林的研究,认为原生的热带草地、地丛和稀树草原(可统陈为萨瓦纳Savannas)面积甚少,大部分萨瓦纳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有关,它是森林经过多次轮耕或反复火烧后形成的[(]现在世界上热带林被加速破坏,森林边界正在…z一4‘ Af,毒草', , 后退,萨瓦纳的面积逐步扩展海南岛西部的草地、j瞿丛和稀树草原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只要采取适宜的造林和封育措施,这些地区可以恢复成耐旱树种组成的森林沿海防护林带和岛西林场成片造林成功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解放前,东方县沿海一带风沙滚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健康都深受其害s过去每年3-6月,干热风盛行,土地早得连蕃薯都不能种大面积农田失收荒芜,飞扬的沙尘使当地许多人患砂眼病1954年以来东方县沿海一带营造了15万亩木麻黄、窿缘校等树种为主的þjJ护林,起了降低风迅、固定风沙、改善小气候条件、减轻干旱程度的作用在林带保护下现在可种植蕃薯、花生等作物,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患砂眼的人数大为减少西部地区比较干旱,除木麻黄、窿综按外,还可用麻标(Querc阳acutissima)、白格(Albizzia proCeca)、孔雀豆(Adenantherapavonina)、相思树(Acaciaconf阳吟、铁刀木(Cassiasiamae)、花梨、马拉巴紫擅(Pterocarpusiηdicus)等树种造林。

      我们建议还可以从国外引入一些在干早热带区造林取得良好效果的树种,如相思树属(Acacia)的A.albida、A.nilotica、A.senegal,按树属(Eucalωtus)的E.cumaduZen町、E.cifriodora、E. microtheca、E.tereticornsis等[2]海南岛沿海地区除西部沿海较干早外,其他地区雨量丰富,自然条件较好,恢复植被容易沿海的流动砂地和半流动的砂地除部分为海边的原生砂地外,大部分是由于长期来森林或其他植被遭连续破坏、砂粒随风移动后形成的有的村庄附近,现在还可见到残留的零星的常绿季雨林即可证明森林被破坏后,砂粒随风移动,危害极大如文昌县冯坡公社五龙港演海有1.9万亩流砂地,1964年前流砂平均每年随风内移八米,有十三个自然村被迫三迁其址翁团公社沿海流砂巳深入陆地12公里,每年覆没农田百亩以上F明月犬队大坤村103户被迫迁移的就有92户;此外全社有水土流失地二万多亩,每年由于砂埋农田,形成砂地百亩以上风砂灾害使群众不能安居乐业1956年开始,文昌县陆续营造了38万多亩防护林,防风固沙,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翁田公社境内造林后,森林复被率达50%。

      现降水量有所增加,相对温度提高5.7%,20厘米深处的土壤湿度比空旷地的多65.7%,林地土壤也得到了改良,有机质增加,林地的枯校藩叶层厚达4.8厘米防护林除了起防风固沙作用外,还能提供大量用材和薪材防护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也很显著,如1977年全岛大旱,但翁田公社四条溪流常年有水,全社26口山塘水库奇效地灌溉八千多亩农田,大旱之年地不干,农业取得较好收成但在1955年和1956年还不及1977年那样干旱,四条河流却全部断流,农业生产受严重损失由此可见,沿海地区营造防护林和森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但近年来,不少防护林遭严重破坏东方县岛西林场造林后固定了沿海大面积砂地,有林地6.5万亩,几年来被破坏4.5万亩沿海防护林和公路防护林亦成段地被砍光,从海口到借县等地沿途156公里的公路防护林,在1978年底至1979年初全被砍光,伐根累累现仍可见不少地方小气候条件重新恶化,风沙再起,患砂眼者增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敬坏这些生命攸夫眈防护林,而且还应扩大这个地区的森林面积8 .绿化台地、低丘,保持水土海南岛海拔低于2S0米的台地和低丘面积广大,约占全岛面积的38.2%这些地方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也革发展用材林的重要基地。

      但很大面积的台地、低丘由于长-3一期不合理的开发,反复连续地破坏森林,有的地方演变为灌丛草地,有的地方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贫痛化、彤、化,只长耐旱的岗松和芒冀骨如信县长坡公社解放初期用的薪材依靠邻近的次生林,但经连续反复地樵采,己演变成大片草地或土壤裸露的荒山荒地,现在所需薪材要至远山砍伐灌丛、残林F又如文昌县台地在五十年代,表土层有20厘米厚,有的地方不合理开发,破坏次生林和灌木林,土壤侵蚀严重,表土已基本流失山坡上开垦种植夜萝,一场30-40毫米的大雨,可冲走表土层0.5厘米,不少坡地己露出粘重干硬的心土层,土表布满铁子,连草也长不好这样贫槽的士壤缺乏结构,孔隙度小,透水性差,经常处于缺水的状态,故有“红色沙漠“之称这类土地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成原来的森林植被,须通过封§ 育草地,等到土壤恢复一定保水能力后再进行造林至于长有灌丛、杂草的低丘台地,必须合理开发,大力营造森林,以免重蹈“红色沙漠“的复辙ø临高、琼海县的广大干部群众为改造和合理开发台地的灌丛、草地,在造林方面巳有良好的开端,如采用容器育苗,机耕条垦,施底肥,春季造林去年五月份造的林,幼林长势旺盛,平均高已达2.5米在国家资助下,现正推广这方面的经验。

      农垦部门早在五十年代,就在台地、低丘的草地j草丛开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草地灌丛地栽植橡胶经验〈也称“三红经验“)在草地、灌丛地栽植橡胶,需先营造防护林闷,改善小气候条件,然后在林网中栽植橡胶这些地方栽植橡胶成功,使草地、灌丛地生态系统转变为防护林-橡胶林生态系统,橡胶林虽较单纯,但橡胶是热带雨林上层的乔木树种,枝叶茂密,郁闭度较大,再加上防护林保护,形成一个复合的森林体系,其生态功能比灌丛草地大为优越大面积造林植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据报道,红光农场营造防护林后,风速减弱40%以上,相对湿度提高1.6%,地面蒸发量降低494毫米,雨量也略有增加的趋势实践证明,在草地、灌丛地栽植橡胶的经验是成功的因此,应大力推广这个经验,决不能因投资较大而动摇要有战略眼光,从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吾,目前投资多一些,正是为了今后取得持久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4.改造山地热带草地,涵养水源这次考察到琼中一带,山上本应分布热带山地雨林的地方,却是大片的草地海南岛中部约有310万亩热带草地分布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这片草地以琼中县为中心扩展到自沙、信县、昌江、乐来和保亭诸县这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在草地周围分布着许多山地 雨林,在中间也断续地穿插着小片森林。

      在不少草地上还可发现许多枯根残桩,可见原为林? 地,且破坏年代不甚久远因此从气候条件和草地情况分析,可以充分说明这些草地是由森£ 林逗化而形成据当地群众回忆,山地热带草地景观在解放前即已存在,在解放后,只是面积更大、更集中成片了这些草地是由于刀耕火种、围猎烧山放牧,人为连续破坏森林后形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