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与文学语言相同点与差异性研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7322524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闻与文学语言相同点与差异性研究摘要:本文试图从新闻与文学语言的内涵和主要特 点着手,分析新闻与文学语言在展现现实生活、表达效果、 遵循汉语言文字规律等方面的相同点,以及比较二者的不同 点在这种分析比较中总结出新闻与文学语言用于新闻创编 和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新闻文学相同差异新闻和文学尽管都是以语言文字或图像的形式给人们 展精神文化产品,不过在实际表迗与操作上还是有很大不 同,尤其是在语言的把握方面,对于刚从业的新闻人来说很 容易混淆因此,掌握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内涵,并弄清 他1?]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新闻素 养一、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内涵所谓新闻语言,是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或者新闻媒 介,在向人们传播信息时或者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时所使用 的语言新闻语言又分为文字新闻语言、有声新闻语言、 片新闻语言,这里主要就文字新闻语言进行分析新闻语言 一般具有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综合等特点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 高级形式文学语言是由现实语言创造的,它必须克服现实 语言的抽象性和现实性,而具有意象性和超越性它还具有 能指与所指的统一性、认知与意向的统一性、审美幻想性等 特征,这些都通过具体的文学描写表现出来。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共同性1. 都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新闻语言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写照,用事实说话,不能 掺杂有作者本人的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也不能运用夸张渲染 的手法进行采写,只能以事实为准绳,客观公正的报道而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都来源于现实,后经作者的加工塑造 之后又高于现实,但仍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映射, 这使得作为表述载体的文学语言不但不会脱离现实,反而成 为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主要窗口2. 都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新闻语言在阐述新闻事件的经过时,应该形象、立体、 真实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呈现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 受文学语言从对文学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渲染的角度出 发,自然也需要形象生动的语言来烘托气氛,制造“兴奋 点”,从而迗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引人人胜的目的3. 都遵循汉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无论是新闻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都要遵循我国汉语言文 字的基本规律和规范,特别是在标点符号、语词搭配、修辞 手法等方面应该遵循规律、谨记规范,不随意使用标点符号,不乱用修辞手法,少使用自造字、生僻字和外来字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性1. 新闻语言为新闻宣传服务,文学语言为文学创作服务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观察、思考、梳理之后,就某一新闻事件发出的报道和观点,这种语言往往简练准 确,没有华丽的外衣,却能一语中的,为老百姓所接受。

      文 学语言则服务于作者的文学创作,并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 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更加立体生动,有吸 引力,并赢得读者的青睐2. 新闻语言是白描性语言,文学语言是含蓄性语言新闻语言的白描手法,力求给读者呈现真实鲜活的新闻 现场,让读者在阅读中亲身感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并 形成读者自己的价值判断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则是运用的朦 胧性、收敛性的语言,有的是欲盖弥彰,有的是借物言志, 有时还借助一些特定的修辞手法,使所要表迗和抒发的情感 更加丰富含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朦胧含蓄的美,让读者在 阅读中慢慢的体会和感悟这份精神的愉悦3. 新闻语言是大众化语言,文学语言是个性化语言新闻作品面对的读者应该说更趋向于普通大众,新闻作品更应该围绕老百姓的喜好做文章,运用老百姓所能接受、 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新闻 采写中允许使用方言、俗语、但语等也正是这种新闻语言的大众化风格,才成就了生活都市类报纸的火热局面,并培 育了不少忠实的“粉丝”文学作品的的语言不会只停留在 大众化的阶段,语言的艺术化色彩更浓烈,作者出于表迗效 果的需要或受个人创作风格的影响,往往运用一些个性化的 语言或表现手法。

      因此,只有具备一定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 阅读能力的人,才会成为这类作品的阅读者,这与新闻作品 的读者范围相比就小了很多4. 新闻语言要求简洁凝练,文学语言要求内涵丰富 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刻,记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新闻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去,只能是用最精 炼、最节省的文字,把事件的经过表述清楚,通过传播渠道 及时发布给大众文学语言则追求情感的丰富表达,因不受 创作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作者往往在文学作品的语言上追求 精益求精,反复提炼,在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上也毫 不吝惜笔墨,经常大肆渲染,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把情 节描写的跌宕起伏,阅读作品时读者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万 千,从而爱不释卷5. 新闻语言以信息告知为职责,文学语言以情感传递为 目的记者采写新闻作品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公众传递新闻信 息,把某一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公众在阅读信 息之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这也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在 效用上只是一种信息告知性语言,而不会有其他附加性的功 能文学语言则不然,它是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传递情 感的载体,这种由作者内心生发出来的语言文字往往感情饱 满,极具煽动性,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开怀大笑,有的 令人恨之人骨,有的令人顿生怜悯,潜移默化中读者的情感 就会被这些文字感化了。

      四、结语总之,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既有反映现实,追求形象生 动的共性,也有服务对象、传递内容、表述风格的差异性 只有认清这两点,新闻工作者才会在新闻采写中更好地践行 “三贴近”的新闻宣传要求,创作出更多地老百姓喜闻乐见 的好新闻文学创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语言 传情、风格养成的训练,力求创作出更多蜚声文坛的名篇佳 作参考文献:[1] 林溪漫.新闻语言与又学语言的差异与合流[J].闽 江学院学报,2004 (4).[2] 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