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小学英语高年级文段教学的基本模式的探讨与实践.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7719963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4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英语高年级文段教学的基本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 ———————————————————————————————— 作者: ———————————————————————————————— 日期: 3 小学英语高年级文段教学的基本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小学英语高年级文段教学的基本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郭淑兰 一、研究背景 于 2008 年我开始接触人教社新版小学英语高年级文段教学 人教社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教材以文段教学为主 文体形式与以往的会话教学非常不同, 教学方法与模式也自然应该不同就文段教学,我区开展了阅读教学为主的研究阅读作为一种课型无可厚非,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是, 小学阶段如此多的文段能够都处理成阅读教学吗?我认为不能因为我们手中的课本是教材,但不是阅读课教材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阅读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的日常教学又应该如何把握呢?毕竟日常教学才是我们工作的主阵地但是我们目前又没有比较成熟的文段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研究进程 《新课程标准》 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和这四个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基于《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提出的要求和我多年来 4 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下面以人教社新版小学英语六下第 27 课为例予以阐述和说明 (一)预热环节 1.预热的作用与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扰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即将的学习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 逐渐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新知和旧知有机的连结,形成更加完整巩固的知识网络 2.预热的方法与手段:唱英文歌曲或韵文视频或图片欣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学生进行交谈 (二)初步感知环节 1.感知的内容:新课的话题感知新课的大概和什么有关,对新知识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握新课是关于环保的,还是关于餐饮的;是关于问路的,还是关于就医的等等有了大致的方向把握,便于学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新课的知识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 2.感知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看图说话进行感知通过听录音进行感知完成相应练习进行感知 (三)讲解和理解环节 1.新知识的讲解:现在的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尽量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我面对的是六年级学生,有很多学生都有课外班学习的经历课本上的生词,对某些同学来说,可能已经学过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给予机会和鼓励,我认为可以让知道生词的同学来讲解生词。

      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得到讲解生词机会的同学会很有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课外知识,使课内知识,课 5 外知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会觉得课外学习枯燥乏味, 没有用处没有得到机会的同学则会羡慕得到机会的同学, 从而加强课内课外的学习, 以争取当小老师的机会 2.新知识的理解:借助影像、声音、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单词 cotton ,fur ,和 leather时,我用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在讲单词 clean和 dirty 时,我用了实物,一块干净的毛巾和一块脏的毛巾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形容词,动词,系动词等借助近义词或短语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内化环节 1.设计不同层次的机械练习,如:读课文读课文又可以分为跟录音读;师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和齐读等再如:根据课文填空,连线,选择等基础知识的机械练习目的就是夯实基础 2.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和活动通过完成这些练习和活动,考察学生对文段的理解程度,并将知识点进行内化。

      如:可以就文段内容设计多项选择,语义判断等再如:让学生以为线索,对文段主要内容进行复述,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或表演等 (五)总结环节 一节成功的课与成功的结尾密不可分一个成功的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点题 2.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应精心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本课知识,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既能巩固夯实双基,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6 3.评价和德育渗透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鼓励,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结论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培养, 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 学生的听、 说、读、 写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的语言知识通过不断地滚动与复现得以巩固;孩子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总体来讲是提高了的因此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大致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