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大学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实现路径论文.doc
6页大学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实现路径论文 摘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首要途径因而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从多元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民族特色活动开展两方面探寻大学英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一、引言 不少学生可以跟西方人士畅谈西方节日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然而当西方人问起中国节日比如春节习俗时他们会顿时茫然、哑口无言找不出合适的英语词语来描述早就熟悉的春节这种现象被称为“民族文化失语”民族文化失语即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对关于本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对其英语释义了解甚少所以不能用正确合适的英语表达民族文化无法向外传播民族文化甚至使外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曲解何其萃教授()曾指出21世纪的外语教育已经不单只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的投入也应该肩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重视西方文化输入的英语学习却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输入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中国学生严重缺乏用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民族文化的能力影响了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向外传播和传递如果把民族文化传承与大学英语教育二者相结合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不仅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如指掌还要学会用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民族文化这样有利于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推广 二、大学英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措施———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中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广西民族大学特色办学理念生成的沃土我校立足于本区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将传承民族文化的特色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中把民族性、区域性的社会需求作为英语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坚持民族特色积极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为此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1、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就必须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去使大学英语课程具有文化多样性、整体性及适应性帮助学生以开放、宽容、学习、接受”态度对待多元民族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推动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多元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应该考虑选择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真正需求、学习能力、满足地域性、民族性发展需求的英语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以及交际需求开设针对性的民族文化英语课程如民族文化英语、民族法律英语、民族教育英语、民族音乐英语、民族美术英语、民族体育英语、民族旅游英语、民族历史英语、民族医学英语、民族建筑英语、民族服饰英语、民族美食英语等增强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2)多元文化大学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文化需求尽量选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体现英语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与内容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兴趣性、实用性、时代性”特色例如旅游专业学生更想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旅游英语以及相关的民族习俗中文专业学生更倾向于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方面的内容艺术专业学生更渴望民族艺术、民族音乐等相关内容体育专业学生更想学习有关龙舟、珍珠球等项目的民族体育英语因此将反映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内容的著名文章编入英语教材把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的中华科技的英语文章编入理工科类学生教材将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编入艺术、体育类英语教材一定能拉近学生与民族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3)选课方式灵活多样主要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组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安排选修民族文化特色的英语课程(4)不同类别的民族文化特色英语课程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安排或单独设课;或开讲地方性英语专题包含地方民族史、当地著名旅游胜地、民间手艺、传统节日、建筑风格、生活习惯等专题;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比如在中文专业讲授大学英语课时可渗透民族文化传承的英语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精华领悟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元文化;在美术和音乐专业授课时让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工艺、图案、歌谣、乐器、服饰和舞蹈的英语表达感受本民族美术和音乐的特色2、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传承民族文化广西民族大学现有来自壮族、苗族、瑶族等全国53个少数民族的学子依托本校提供的平台传承民族文化为广大师生打开一扇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我校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为平台在依托民族博物馆、校史展等博物馆群举办家乡风情摄影展、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薪火相传”民族文化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技能英语交流会、民族知识英语竞赛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在少数民族节庆日如“壮族三月三”、盘王节等都会开展各种活动舞狮子、跳竹竿舞、铜鼓舞、小品《盘王的故事》、壮族歌曲、广西世居民族文化知识展、少数民族特色厨艺大赛等一系列精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文化传递给广大师生食堂还会提供五色糯米饭等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让广大师生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风俗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我校组织新疆学子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书籍《我从新疆来》《我从新疆来2》这些书以“新疆人的中国梦”为主题记录了在全国各地的100个新疆人的工作和生活地展现他们的梦想新疆学子希望通过捐书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文化我校自编自导自演英语话剧《校友莫振高》至今已在校内外公演了9场覆盖近万人次话剧生动地诠释了莫振高校友传承“扎根于自己的土地奉献于自己的民族”的教育信念和“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涵鼓励更多的学子将莫校长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追求梦想、建设家乡的务实行为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我校通过暑期大走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田野调查等方式深入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传统加深对各民族的认同感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对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服装、民谣、舞蹈、文字、语言各方面进行调研或收集资料等并根据调查或收集材料写一份的英文调查研究报告等同时还经常利用电影、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介质向学生提供民族文化信息用英语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而且定期举办“非遗学堂”邀请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专家从学术理论上为师生们解读、展现精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侗族大歌的起源、艺术特点、历史变迁;壮族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民族母语歌谣的传承与发展等让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使命更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探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机制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和英语习得的关系对建立和谐共生的多元语言教育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同时大学英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首先大学英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次通过对多样性文化及其他民族、语言群体的理解、接受和欣赏可消除因文化间的界限而造成的偏见和歧视有效地扩大传承范围当然在多元文化的新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掌握教育科学新技术才有可能将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更好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才能实现我们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其萃.学外语也要学中文,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N].钱江晚报,74. [2]陈燕,陈晨春.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视阈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和跨文化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01). [3]刘芳琼.大学英语ESP嵌入式教学探索[J].翻译与语言文化研究,(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