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含答案).doc
20页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含答案)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v2-v02=2ax2.公式v2-v02=2ax,在不涉及时间t时,解决问题更方便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还等于该过程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v==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Δx=aT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1.关系式:v2-v02=2ax2.推导: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和位移公式:x=v0t+at2消去时间即得3.若v0=0,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v2=2ax合作探究——议一议(1)应用v2-v02=2ax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何优势?提示:因公式v2-v02=2ax不涉及物体运动的时间,故在不要求计算时间时,应用该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较简便,特别是求解刹车问题中的刹车距离时比较简便2)建造滑梯时,若已知小孩在滑梯上下滑的加速度和在滑梯底端的安全速度,如何设计出滑梯的长度?提示:因为v和a已知且小孩初速度为零,根据v2-v02=2ax可知x=,要想保证小孩安全,则滑梯长度x满足x≤。
速度—位移公式的理解及应用1.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2.v2-v02=2ax为矢量式,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1)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2)位移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位移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1.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某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速度为v,到C点时速度为2v,则AB和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4 B.1∶3C.1∶2 D.1∶1解析:选B 根据公式v2-v02=2ax,可得AB两段距离为:x1=,BC段的距离为:x2==,故x1∶x2=1∶3,B正确2.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的初速度为( )A.v B.(+1)vC.v D.v解析:选C 运用逆向思维,设斜面的长度为2x,由v2-v02=2ax得:v2=2ax,v02-v2=2ax,解得初速度为v,C正确3.长100 m的火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车头距桥头200 m的地方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到列车头刚上桥头时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匀速通过桥的时间为25 s,桥长为150 m,求火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解析:火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v′== m/s=10 m/s,火车开始减速时有v′2-v2=2ax,所以v== m/s=10 m/s,即火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为10 m/s答案:10 m/s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1.平均速度的一般表达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v0+v)证明:如图241所示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t时间内的位移为x=(v0+v)t,故平均速度为==(v0+v)图241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即v==(v0+v)证明:如图241所示,对0~,有:v=v0+a·;对~t有:v=v+a·;由两式可得v=(v0+v)=[特别提醒] =适用于任意运动,而=和=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典例] 一滑雪运动员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滑雪运动员通过这段斜坡需要多长时间?[解析] 方法一 利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由v=v0+at和x=v0t+at2,代入数据解得a=0.128 m/s2,t=25 s方法二 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和速度公式求解由v2-v02=2ax得a==0.128 m/s2由v=v0+at得t==25 s。
方法三 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由x= t得t== s=25 s[答案] 25 s解题时巧选公式的基本方法(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也不需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v=v0+at;(2)如果题目中无末速度v,也不需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公式x=v0t+at2;(3)如果题中无运动时间t,也不需要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导出公式v2-v02=2ax;(4)如果题目中没有加速度a,也不涉及加速度的问题,用==计算比较方便 1.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减到零所需时间为t,则t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A. B.2vtC.vt D.不能确定解析:选A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则t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x=t=2.一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经4 s匀加速运动到达斜面底端,加速度的大小为a=6 m/s2求:(1)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2)斜面长度;(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4)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速度解析:(1)v=at=24 m/s2)x=at2=48 m3)==12 m/s4)v中2=2a⇒v中==12 m/s答案:(1)24 m/s (2)48 m (3)12 m/s (4)12 m/s重要推论Δx=aT2的应用1.推导:以初速度v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例时间T内的位移:x1=v0T+aT2时间2T内的位移:x=v0·2T+a(2T)2第2个时间T内的位移:x2=x-x1=v0T+aT2第2个和第1个时间T内的位移差为:Δx=x2-x1=aT2进一步推得:x3-x2=x4-x3=…=xn-xn-1=aT22.推论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Δx=aT2。
3.应用:一是用于判断物体是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是用于计算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典例]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及加速度[思路点拨] 画出该物体的运动过程如图242所示,物体由A经B到C,其中B是中间时刻根据题目要求可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图242[解析] 方法一:基本公式法由位移公式得x1=vAT+aT2,x2=vA·2T+a(2T)2-,vC=vA+a·2T,将x1=24 m,x2=64 m,T=4 s代入以上各式,联立解得a=2.5 m/s2,vA=1 m/s,vC=21 m/s方法二:平均速度公式法连续两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 m/s=6 m/s,2== m/s=16 m/s由于B是A、C的中间时刻,则1=,2=,又vB=== m/s=11 m/s解得vA=1 m/s,vC=21 m/s,其加速度a== m/s2=2.5 m/s2方法三:位移差公式法由Δx=aT2可得a== m/s2=2.5 m/s2;又x1=vAT+aT2,vC=vA+a·2T,解得vA=1 m/s,vC=21 m/s。
[答案] 1 m/s 21 m/s 2.5 m/s2“一题多解、优中选优”运动学问题一般具有多种分析方法,在解题时应培养自己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及解答的能力,找出最优解法,以便快速解题 1.一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 min内火车前进了240 m,第6 min内火车前进了1 140 m,则该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 m/s2 B.0.03 m/s2C.0.05 m/s2 D.0.1 m/s2解析:选C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Δx=aT2此题中T=60 s,x1=240 m,x6=1 140 m,所以a==0.05 m/s2故C正确2.一质点沿AD直线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43所示,测得它通过AB、BC、CD三段的时间均为t,且位移AC=L1,BD=L2,求质点的加速度图243解析:设AB=x1、BC=x2、CD=x3,则x2-x1=at2①,x3-x2=at2②,①②两式相加得x3-x1=2at2,由图可知L2-L1=(x3+x2)-(x2+x1)=x3-x1,则a=答案: 1.(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定保持不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一定相等C.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D.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解析:选AC 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即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根据公式x=at2可知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不同,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根据公式Δx=aT2可得位移变化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C正确,B、D错误。
2.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A. B.C. D.解析:选B 由公式v2-v02=2ax得,x==3.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危险情况,汽车必须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是( )A.40 m B.20 mC.10 m D.5 m解析:选B 汽车的末速度为零,由公式v2-v02=2ax得,x== m=20 m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A.超速 B.不超速C.无法判断 D.速度刚好是60 km/h解析:选A 车辆的末速度为零,由v2-v02=2ax,可计算出初速度v0== m/s=30 m/s=108 km/h,该车严重超速5.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L B.LC.L D.L解析:选C 设其加速度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L=,当速度为时,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L′==·=L,故C正确。
6. (多选)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知( )图1A.在第2 s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B.在第2 s末,两车的速度相同C.在0~4 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选BD 由于质点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由图像可知,t=2 s时,两车相距最远,故A错,B正确;由图像知甲匀速运动,乙匀减速运动,故C错;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7.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时,它距斜面底端的长度为( )A. B.C. D.解析:选B 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有:v2=2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