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经济增长动力的量化分析研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368785
  • 上传时间:2018-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经济增长动力的量化分析研究稿源单位:请选择-- | 作者:夏沁芳 冯艳 | 发布时间:2010-07-26 论文提要:论文提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那么,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何在?未来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又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发,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构建模型,对各因素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 1)我市)我市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渡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变的过渡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1978-19901978-1990 年的年的 38.9%38.9%提高为提高为 1990-20041990-2004 年的年的 57.1%57.1%2 2)资本、劳动力、)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权制度市场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权制度市场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3 3)上世纪)上世纪 9090 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由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由 1978-1978-19901990 年的年的 25.7%25.7%降为降为 1990-20041990-2004 年的年的 6.4%6.4%;结构调整的作用大大增强,贡献率由;结构调整的作用大大增强,贡献率由 1978-19901978-1990 年的年的 7.7%7.7%上升为上升为 1990-20041990-2004年的年的 35.2%35.2%;产权制度市场化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由;产权制度市场化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由 1978-19901978-1990 年的年的 8.3%8.3%上升为上升为 1990-20041990-2004 年的年的 15.8%15.8%经过改革开放近 30 年的快速发展,北京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抓住各种机遇,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因此,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定量分析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这四种经济增长理论都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内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的长期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新”增长理论以“内生”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方程,成功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发现人力资本的规模、生产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构主义发展理论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忽略的结构因素,将需求结构变量及劳动力结构变量引入多部门模型,发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处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反馈系统中制度变迁理论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综合上述理论,我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制度创新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

      二、各种影响因素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二、各种影响因素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为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我们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综合经济增长的各种特征,利用北京市 1978-2004 年相关数据,首先采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由此变形的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出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将全要素生产率细化,引入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制度创新等导致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建立推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利用增长速度方程测算这些因素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如下变量分别代表全市总产出以及各影响因素(详见表1)依次引入经典和推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测算其中,技术进步因素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两个变量,结构变动因素分解为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两个变量,制度创新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和产权制度市场化两个变量同时,考虑到 1990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第二个经济周期与第三个经济周期的“分水岭”,且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北京经济建设思路发生转变,明确了“要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的发展思路,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此,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以 1990 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1978-1990 年,1990-2004 年),分阶段测算各因素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1]表表 1 1 模型中引入的变量及所采用的指标模型中引入的变量及所采用的指标影响因素变量变量含义所采用的指标Y总产出GDP资本K物力资本存量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L劳动要素投入年末从业人员HC人力资本专业技术人员/全市从业人员*100 技术进步 TC科技创新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市从业人员ST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全市从业人员*100 结构变动XF消费结构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OPEN对外开放地方进出口总额/GDP*100制度创新 CQ产权制度市场化0.34*非国有从业人员所占比重+0.33*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0.32*非国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2](一)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该模型主要用于量化分析要素规模扩大和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中,Y、K、L、A 分别代表总产出、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α、β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形后可得到:将其求全微分并整理即可得到索洛增长速度方程:a=y-αk-βl式中 a、y、k、l 分别为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而 a/y 即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利用北京市 1978-2004 年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分阶段测算,得到如下结果:表表 2 2 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系数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全要素贡献率资本弹性α劳动弹性β(%)(%)(%)1978-20040.3430.65734.8216.2348.961978-19900.350.6540.3820.7638.861990-20040.3220.67829.5713.3557.09注:1978-2004 年、1990-2004 年的 α、β 利用回归法估算,模型测算结果通过各项参数检验;1978-1990 年的α、β 采取经验估计法确定根据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1.北京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仍较为粗放,但上世纪.北京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仍较为粗放,但上世纪 9090 年代以来有了明显改善年代以来有了明显改善。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体阶段看,要素投入增加对全市经济增长仍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4.82%和 16.23%,两者合计超过 50%;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8.96%,低于要素投入的贡献率,表明经济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分阶段看:1978-1990 年,我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的投入,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0.38%,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为 20.76%,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足 4 成;90 年代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以及“首都经济”发展思路的明确等诸多因素使要素生产率大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7.09%,显示出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大改善2 2.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小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上升趋势,由 1978 年的 0.32 上升为 2004 年的 1.11,提高了近 2.5 倍;分阶段看,1978-2004 年,我市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为 0.59,其中 1978-1990 年为 0.4,1990-2004 年为 0.77。

      3 3.经济增长对连续几年的要素投入依存度较强.经济增长对连续几年的要素投入依存度较强从测算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市的经济增长不仅依赖于当年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还与前两年尤其是上一年度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例如,1978-2004 年和1990-2004 年,上年总产出的自回归系数分别为 1.61 和 1.79这表明经济增长存在相当大的惯性,经济发展对要素的连续性投入要求较高二)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据此,将这些因素的代表性变量同时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推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原形为:其中,HC、TC、ST、XF、OPEN、CQ 分别代表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对外开放和产权制度市场化变量,Υ1、Υ2、λ1、λ2、φ1、φ2 分别为上述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将全要素生产率(Y/())当作被解释变量,新引入的变量为解释变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剔除不显著的变量--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变量后,所得结果见下表:表表 3 3 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KLHCTCXFCQ 系数估计值0.340.660.290.03-0.560.321978-2004贡献率(%)34.8216.236.828.8912.4718.1 系数估计值0.350.650.410.05-1.060.371978-1990贡献率(%)40.3820.7612.3413.377.698.26系数估计值0.320.680.33 -1.090.191990-2004贡献率(%)29.5713.356.42 35.1515.76注:模型测算结果通过各项参数检验。

      测算结果显示,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制度创新基本反映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在各个阶段这三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到 46.28%、41.66%和 57.33%,与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仅分别相差 2.68 个、2.8 个和 0.24 个百分点这说明模型中引入的自变量解释能力较好,未遗漏其他重要的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1.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激活了我市经济增长的潜力,产权制度的逐步市场化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激活了我市经济增长的潜力,产权制度的逐步市场化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贡献突出1978-2004 年,产权制度市场化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18.1%,是导致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 年),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微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