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护理临床医学论文.doc
2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护理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 治疗 起积极有效作用方法 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日给予微量雾化吸入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一周后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液分析结果改善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好转时间缩短2天半结论 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是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物理排痰法;湿化呼吸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老年患者,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我们在配合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收治COPD伴呼吸道感染患者109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COPD急性感染患者109例,男67例,女42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6岁,平均70.5岁病程11~39年,平均25年全部病例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等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的标准。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38例;慢支肺气肿伴肺心病66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5例,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后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静脉应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平喘药物和持续低流量吸氧等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8例;另一组为综合护理组41例,该组患者从入院第二天开始给以微量雾化吸入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1周观察痰量变化,并比较两组入院1周后的体温、白细胞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发现:综合护理组1周后的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气分析结果改善,该组患者总的治疗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5天2 主要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2.1.1 保证体液容量 由于COPD伴感染患者有气喘,呼吸频率快,使呼吸道蒸发水分过多,痰液黏稠加之,本组患者有长期反复的慢性呼吸道炎症,使支气管黏膜破坏,纤毛细胞受损,致使气道分泌物和痰液不易排出,易出现干燥、结痂,影响气道通畅因此,我们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体内水分,必要时亦可适当增加静脉补液,以利于呼吸道痰液的稀释和排出也可以口服祛痰药物,如必嗽平、强力氨溴索等2.1.2 室内空气湿化 保持室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有益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道的通畅。
室内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空气清洁器对于该组呼吸道感染患者还应加强空气的消毒,用紫外线灯室内照射,隔日一次,每次30 min,照射前先清洁室内卫生2.1.3 解除心理负担 多数COPD患者病程时间长,由于长时间不能治愈,患者容易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甚至烦躁在综合护理前应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烦躁和恐惧心理,使患者了解综合护理的目的、方法,更好地配合护理2.2 气道湿化2.2.1 超声雾化吸入 用温开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可放入口腔内或距口鼻10 cm左右处,亦可加入抗生素或糜蛋白酶等药物雾滴要小而均匀,嘱患者做深呼吸,呼气,使水分和药物能慢而深地吸入,到达远端终末细支气管这样,即可湿化气道,促进痰液的排出,同时药物可起到局部的 治疗 作用每次雾化时间一般为20~30 min2.2.2 氧疗过程湿化 该组患者需长期低流量氧疗,但若长时间吸入干冷的氧气,不利于气道的湿化、排痰应在氧气的湿化瓶中加入温开水,60 ℃~70 ℃为宜,或在湿化瓶的外部用热水袋保温,也可以达到湿化气道的目的2.3 物理治疗2.3.1 定时被动翻身 定时给患者翻身可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益于肺部炎症的吸收好转。
翻身时动作要慢,要同时配合拍背,对于重症患者翻身前要吸净口鼻内的分泌物,以防活动后误吸另外,定时翻身亦可防止褥疮的发生时间为2 h 1次为宜2.3.2 胸部叩击护理 叩背护理可通过对胸部有节律的震动,间接地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叩背操作时,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指前部和大小鱼际与患者皮肤接触,腕关节均匀有力要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对于老年危重患者,叩背时用力不宜用力过猛,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2.3.3 变化体位排痰 根据肺部感染的部位,通过体位姿势的变化促进排痰可根据胸部X线片,肺部听诊明确感染的叶、段肺上叶宜取半卧位;中叶取仰卧或健侧卧位;下叶取俯卧位每天体位引流2次,每次15~20 min,可配合胸部叩击,对于危重患者要观察呼吸、心率情况,防止意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尤其在老年患者,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我们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不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