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端午日.docx
3页端午日 沈从文 授课人 张瑾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通读课文,学生了解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魅力 • 过程与方法 • 2、师生合作,通过研读文本,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写作技巧,提 炼生动的语言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通过赛龙舟浆手们的精彩展示,学生体悟团结向上, 合作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研读文本,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写作技巧,提 炼生动的语言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文导入:曾经有个学生跟我说:“我一直觉得沈从文这家伙写东西太简洁,《边城》看到最后就像他来不及上厕所,赶紧写完了事一样,让我读完不过瘾,还想再想让他写下去,太意犹未尽了此话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是足以证明沈从文是一位好多家,他的文章让我们忍不住想读,舍不得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一篇短文《端午日》感受他的文字魅力二、 自主研学:1、展示缩减版本的文章,归纳文中写了哪些湘西端午习俗?明确: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捉鸭子2、比较原文,找到不同之处,归纳删减的文字写了什么?明确:详细写了赛龙舟的情景。
3、赛龙舟里写了哪些人?明确:浆手、带头的、鼓手三、 合作解惑:1、作者是从哪些描写角度细致刻画赛龙舟精彩场面的?(1)外貌描写: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2)动作描写:浆手:持、划带头的:拿、挥动、指挥锣鼓手:敲打、调理(动词的运用解读)小结:正面描写出比赛紧张、激烈场面,突出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2、除了刻画了赛手们的精彩表现还写了谁?明确:两岸人——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灌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侧面描写出比赛紧张激烈)3、关于联想: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灌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4、文章详细刻画赛龙舟的激烈情景的这一写法叫作“场面描写”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环境之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场面描写一般是截取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断面,将比较广阔的生活画面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5、根据本文所学可以归纳一些场面描写的技巧:(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结合;(2)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3)动词的准确、形象运用;(4)联想、想象的运用四、反馈提升:1、捉鸭子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请根据所学场面描写技巧写几句话来描述这一场景范例:鸭子们下水后哪里见过这阵仗,四散而逃。
这时,平日里精壮的汉子们也争先恐后地扑向水中的鸭子忽然间,河里像是煮沸了一般,好不热闹!只见那单干的一人在水中只露出半个脑袋“守株待鸭”,等那鸭子神气活现地游过来时,奋力一扑,按住鸭身,鸭子乱蹬了几下也只能发出“呱呱”哀号声作罢倒也不乏那些合作的,两人包抄擒抓,一人堵在前面两眼盯住,一人在后,两臂奋力逼近,慌了神的鸭子就向前面那个人“投怀送抱”了前面那人说时迟那时快一把拽住了鸭脖子上的红布条两人扬起鸭子,只见那雄鸭再也没了先前的得意岸边也不示弱,老少都紧紧地盯住那些肥硕的鸭子,甚至有人半个身子探出去,伸长脖子、捏紧拳头用眼睛捕捉着自己的战利品几分钟光景,水中已是鸭少人多,那些体力撑不住的,也只能“望鸭兴叹”被人拖上岸直至天色不早,捉到的没捉到的,大伙儿都欢悦着回去了2、思考:能不能将这一段话加进原文?明确:不能,散文描写需要详略结合五、 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深切感受,用娴熟的表达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精彩 欢快的端午赛龙舟场面,展现了湘西一带的民族风情,表现了人民奋发向上、合作团结的精神六、板书设计:1、穿新衣2、画王字3、吃鱼肉 桨手——持、划合作团结精神4、赛龙舟(详写) 正面描写 带头的——坐、缠裹(外貌描写)、(浆手) 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坐、敲打、调理侧面描写 (观众、呐喊声) 5、捉鸭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