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级高二下期中考试题.doc
5页巴中市第三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满分:9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2.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3.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4.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面左图,在右图的相关坐标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 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B.稀释涂布平板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6.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7.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8.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组织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9.用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10请选出下列正确的取样培养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② ④C.① ② ④ ③ D.① ④ ② ③ 1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使用植物激素,但不同的植物激素的浓度以及使用的先后顺序和用量的比例都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B.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D.不使用植物激素,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12.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13.材料消毒主要有以下几步,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花蕾在酒精中浸泡约30 s②放入氯化汞液中2~4 min③无菌水清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④用无菌水冲洗3~5次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 D.②③①④14.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 )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C.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15.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B.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 D.班氏溶液16.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17.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并不完全相同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18.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19.凝胶色谱法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A分子的大小 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带电荷的多少 D溶解度20.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是( )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 g,置于经过灭菌处理的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2.下图甲是制作果醋或果酒的发酵装置,某同学利用下图甲装置浓度在适宜条件下制作果醋,在灭菌后的锥形瓶中装入新鲜的果汁和酵母菌后密封通气口,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初期将温度控制在18—25℃,可见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杆菌,需适当升高温度到30—35℃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发酵开始后需密封通气孔的原因是 ,在闻到酒香时,酵母菌呼吸的总反应式为 2)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接种醋酸杆菌后需适当升高温度到30—35℃并通气,可以说明醋酸杆菌 3)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4)与醋酸杆菌相比较,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5)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 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巴中市第三中学2012年春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5 ABCCC 6~10 DDBBC 11~15 DABDD 16~20 BBCB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液体 (2)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淀粉 倒置 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3)出现透明圈 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生水解 平板划线2.(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2)醋酸菌是好氧细菌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0~35℃,且为好氧型细菌(3)②(4)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5)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