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英语写作引用特征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931588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英语写作引用特征研究    马蓉 秦晓晴摘 要:本研究以115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基于课堂读写任务探讨学术英语写作的引用特征主要研究发现有:1)全体受试者融入式引用的使用频数略高于非融入式引用;动词支配融入式引用的使用频数高于作者名称融入式引用2)规范互文的使用频数略高于不规范互文,全体受试使用最多的是直接引用策略,最少的是完全释义策略3) 引用功能实现较多的是参考例证和溯本求源,较少的是综合归纳和采纳引用4)作者立场表达最多的是支持立场,最少的是疏离立场5)引用形式、作者立场、互文策略及引用功能四个方面的引用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Key:课堂读写任务;学术写作;引用特征:G42 :A :1003-6822(2016)02-0084-091. 研究背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学术写作与通用写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外在知识资源的使用(Paltridge etal., 2009)外在知识资源主要指文献资源,在学术写作中引用文献可以将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建立联系、论证选题意义、表达学术观点、增强论证效果(Swales, 1990)。

      鉴于文献引用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关注大学生学术写作中的引用特征,用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文献资源使用的角度提高学术写作初学者的学术写作质量学术写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真实读写任务而进行的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等的写作;另一类是基于课堂读写任务而进行的概述写作或观点论述写作(McCulloch, 2013)学界对这两类学术写作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对于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引用特征,研究者主要探讨了专家作者和新手作者的引用形式和引用功能研究发现,专家作者与新手作者的引用特征不同,专家作者善于使用引用策略,较多使用非融入式引用,且能实现各种修辞功能,如溯本求源、建立链接、支持比较等;而新手作者大多都是孤立地使用引用,且不能达到应有的修辞效果(Mansourizadeh & Ahmad, 2011)对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引用特征,研究者主要探讨了学术写作初学者互文策略的使用及作者身份的建构Keck(2006)发现,二语学生比一语学生在使用文献时更多的采用接近复制策略,Abasi等人(2006)又发现,学术写作初学者在文献引用时不善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作者立场和构建作者身份,从而出现无意抄袭现象国内的引用特征研究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基于真实读写任务的学位论文探讨。

      秦晓晴和毕劲(2011)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研究发现我国学习者不善使用文献资源作为论据,也不善使用概括、转述等具有学术写作特征的文献知识呈现策略马蓉和秦晓晴(2014a, b ,c)对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文本借用策略、引用类型、引用功能等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文献引用中除了使用概括、直接引用等规范的互文策略外,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互文策略,如接近释义、复制、直接翻译等,且复制策略的使用频率在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最高;研究还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引用形式是融入式引用,而且大多数引用没有达到增强论证效果的修辞功能总体来说,国内外现有的引用特征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多数研究都是零散地探讨一个或两个引用特征,没有将各种引用特征联系起来并置于一个整体框架共同探讨,因此不能深入了解写作者的引用特征全貌;2)国内鲜有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写作引用特征研究,而且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也只关注文本借用策略和作者立场,对引用形式和引用功能的探讨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写作初学者在课堂读写任务中的引用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继续研究为此,本研究拟基于课堂读写任务,采用一个整体连贯的分析框架,以探讨中国语境下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写作的引用特征。

      2. 分析框架为了全面分析学术写作初学者的引用特征,我们将Hu和Wang(2014)的引用特征分析框架以及马蓉和秦晓晴(2014a)的文本借用策略分析框架合并,同时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构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见图1)这一框架基于对话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互文理论和评价理论的综合视角,可以呈现整体的、连贯的引用特征体系,共分为引用形式、互文策略、引用功能和作者立场四个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个引用特征是“引用形式”引用形式分为非融入式(non-integral)和融入式(integral)两大类型(Swales, 1990)融入式又被分为动词支配型与作者名称型(Thompson & Tribble, 2001)第二个引用特征是“互文策略”主要有两大类别:规范互文和不规范互文规范互文又包括概括、完全释义和直接引用;不规范互文包括复制、接近释义和直接翻译(马蓉、秦晓晴, 2014a)第三个引用特征是“引用功能”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人际特征视角,引用功能分为六类:参考例证、溯本求源、采纳应用、综合归纳、关联比较和独立归属(徐昉,2012)第四个引用特征是“作者立场”作者立场指引用作者对被引作者的声音、观点和想法所采取的立场。

      基于对话理论的等级,可分为四种立场:中立、疏离、支持、反驳(Hu & Wang 2014)3. 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受试来自湖北省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的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共115人,4个自然班,其中女生101人,男生14人本研究具体探讨以下问题:1)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术写作中的引用形式、互文策略、引用功能和作者立场方面的引用特征表现如何?2)引用形式、互文策略、引用功能和作者立场四个方面的引用特征之间是什么关系?本研究的实验任务是基于Watanabe(2001)的课堂读写任务设计而成的学术写作测试具体过程为:受试被要求在课堂上阅读任课教师所给的6篇文献材料,然后在90分钟内撰写一篇题目为“时间管理”,字数在350字左右的观点论述文章并引用上述6篇文献材料这6篇阅读材料的平均词数为86词,弗莱式易读度(Flesch-Kincaid)检测难度适中,而且都从不同角度针对一个话题阐述观点,有些观点还相互矛盾,因此有利于学生使用文献材料及其观点进行学术写作,同时也有助于本研究考察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引用能力以上变量间的相关性说明引用形式、作者立场、互文策略及引用功能四个引用特征之间存在很强的共变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例如,使用非融入式引用形式越多,使用的直接引用策略也会越多,同时实现的采纳应用功能也越多,表达的支持立场也越多马蓉和秦晓晴 (2014b)对二语硕士论文的研究也发现引用形式与引用功能存在相关关系,而本研究验证并补充了这一发现,即作者立场、互文策略作为另外两个引用特征与引用形式、引用功能同样存在相关关系5. 结语本研究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探讨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写作引用特征主要研究发现有:1)全体受试者融入式引用的使用频数略高于非融入式引用;动词支配融入式引用的使用频数高于作者名称融入式引用2)全体受试者规范互文的使用频数略高于不规范互文,规范互文策略中,受试使用最多的是直接引用,然后是概括策略,使用最少的是完全释义;不规范互文策略中,受试使用最多的是复制策略,然后是接近释义策略,使用最少的是直接翻译3)全体受试者使用较多的是参考例证和溯本求源,然后是关联比较、独立归属、较少的是综合归纳和采纳应用4)全体受试者在学术写作中表达最多的是支持立场,然后是反对立场、中立立场,最少的是疏离立场5)引用形式、作者立场、互文策略及引用功能四个方面的引用特征之间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对学术写作教学有一些启示。

      首先,教师应重视文献引用这一教学内容(Petri?, 2007),通过讲解引用形式、互文策略、引用功能及作者立场这四种引用特征的知识,并结合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源使用能力其次,教师应对学生在引用特征方面的薄弱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关于引用形式,应引导学生多使用非融入式引用和作者名称融入式引用;关于互文策略,应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互文策略,并重点训练完全释义策略以避免文本复制的发生;关于引用功能,应引导学生在文献引用时要建立多个文献之间的联系,多实现关联比较功能;关于作者立场,应引导学生不要对所引文献过多地表达支持立场,而是客观分析文献观点并根据语境需要选择合适的立场参 考 文 献Abasi, A., N. Akbari & B. Graves. Discourse appropriation,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and the complex issue of plagiarism: ESL students writing in graduate school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6,(15): 102-117.Hu, G. & G. Wang. Disciplinary and ethnolinguistic influences on cita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4,(14): 14-28.Keck, C. The use of paraphrase in summary writing: A comparison of L1 and L2 writers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6,(15): 261-278.Mansourizadeh, K. & U. K. Ahmad. Citation practices among non-Native expert and novice scientific writer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1,(10): 152-161.McCulloch, S. Investigating the reading-to-write processes and source use of L2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real-life academic task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3,(12): 136-147.Paltridge, B., L. Harbon, et al. Teaching Academic Writing: An Introduction for Teacher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 [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9.Petri?, B. Rhetorical functions of citations in high- and low-rated masters these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7, 6(3): 238-253.Samraj, B. Form and function of citations in discussion sections of master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3,(12): 299-310.Shi, L. Textual borrowing in second-language writing [J]. Written Co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