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5.doc
4页课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流水及其形成的地貌;3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重点流水及其形成的地貌;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难点流水及其形成的地貌;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教法及教具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一 导入新课二. 新授自主探究一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主要分布区产生地貌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侵蚀作用沉积作用风力作用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魔鬼城)等沉积作用沙丘、沙垄等冰川作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冰碛垄等海浪作用侵蚀作用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等沉积作用海滩、沙嘴、沙坝等 自学效果检测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趣1、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
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3完成2~3题图32.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3.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三 小结四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