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破乳剂筛选操作规程.doc
4页1原油破乳剂筛选操作规程原油破乳剂筛选操作规程一、筛选操作流程:一、筛选操作流程:二、操作风险提示:二、操作风险提示:1、操作人、监护人是否人数符合要求,是否持有上岗证,是否需要监护查看仪器周围是否宽敞,是否有其它物品摆放2、对化验流程进行检查,是否有异常并及时处理;物料、劳保用品是否准备齐全、符合要求3、中毒:未及时排风、药品保管不善、劳保穿戴不合格易造成人员中毒4、人身伤害:仪器加热后易造成烫伤操作不当导致玻璃仪器破碎易造成玻璃扎伤5、人员触电:仪器漏电,人员接触带电体,私自拆卸带电仪器易造成人员触电6、油气爆炸:未及时排风,油气浓度高,易造成火灾爆炸7、环境污染:试验后样品不定点回收易造成环境污染三、操作规程三、操作规程操作 顺序操作项目、内容、方法及要求技术要求存在风 险风险控制 措施应用辅助工具 用具1 1准备准备1.1人员准备:穿戴好保护用品,持 《交接计量员证》 1.2仪器准备:设备,试剂: 50ML 比色管,100ML 容量瓶,注 射器;1ML,分度 0.02ml;50ml; 分度 2.0ml,天平:感量 0.01g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1 或-1°; 原油破乳剂样品原油乳状 液样品外 观及物化 性能合格; 如无原油 乳状液样 品可进行 人工配比) 。
扎伤戴手套手套恒温水浴升温样品比色管放入恒温水浴中预热比色管中加入不同量的破乳剂填写实验报告单计算人工振荡脱水比色管记录不同时间脱水量观察,记录水相清洁度和界面 状况仪器准备人员准备应急物资检查打开风扇排风2原油乳状 液样品要 取本站有 代表性未 加破乳剂 的原油, 一般为一 次沉降罐 后1.3应急物资检查:灭火器完好1.4打开通风扇油蒸气 闪爆伤 人先通风防爆风机、手 套2 2药剂配制及样品处理药剂配制及样品处理2.1取 1ML 原油破乳剂注入 100ML 容 量瓶,以清水为溶剂定容至 100ML,摇匀备用2.2原油乳状液样品处理;将原油乳 状液样品放入水浴中,预热并用 玻璃棒搅动使原油有较好的流动 性,原油中游离水,则先将游离 水分出,搅拌均匀后使用扎伤、 油品溅 射伤人、 油气浓 度超标搅拌油样 时要小心 缓慢,时 刻注意温 度,并保 持化验室 通风良好3试验操作3.1按照 GB/T8929 规定的方法测定 经处理的原油乳状液样品的水含 量油品溅 射伤人、 油气浓 度超标时刻注意 温度,并 保持化验 室通风良 好手套3.2将准备好的原油乳状液样品分别 倒入 8 只比色管中至 50ML 刻度。
扎伤戴手套手套3.3将恒温水浴升温至工业脱水装置 的运行温度或用户与检验部门共 同商定的温度3.4将盛有原油乳状液样品的比色管 放入恒温水浴中预热,使比色管 中样品温度升至预定的脱水温度, 此温度用装有样品的空白对照比恒温水浴 液面应高 于脱水试 剂瓶中原扎伤戴手套手套3色管温度计测量油乳状液 液面3.5把 8 只装油的试管分为四组,一 组为空白,其他三组用取液器向 每组的比色管中加入不同量的破 乳剂,加药量分别为 0.15ml,0.25ml,0.5ml 的原油 破乳剂溶液,对不同加药量的原 油破乳剂样品进行试验时均设立 两个平行样扎伤戴手套手套3.6脱水比色管的震荡采用人工振荡 法,改紧瓶盖后,将比色管颠倒 2~5 次,缓慢松动瓶盖放气后, 重新盖紧瓶盖;采用手工方式水 平振荡 50~200 次,振幅应大于 20cm;充分混合均匀后,松动瓶 盖,并重新将脱水试剂瓶置于恒 温水浴中静止沉降扎伤戴手套手套3.7记录不同时间脱出的脱水量3.8终止沉降时,按照 SY/T5797-93 中 9.21,9.23 的规定,观察,记 录水相清洁度和界面状况;水相 清洁度分为四级;效果好,水干 净(清,乳白) ,含油 100mg/l 以下,以 1 表示。
效果较好,水 较干净(较清,浅黄)含油 500mg/l 以下,以 2 表示;效果 差,水不干净(黄,棕)含油 500mg/l 以下,以 3 表示 ;无效 果,以 4 表示;油相状况用下列 词语记录;油亮,浑浊,粘壁 界面状况用以下词语记录;清晰, 模糊(有泡或花边)有乳化层3.9检测结果 将平行试样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检测结果 脱水率=90*脱水量-空白脱水量/ 乳化油量*含水率-空白脱水量*100% 四、应急处置程序:四、应急处置程序:4(1)人员发生油气中毒事故,应立即撤出操作间呼吸新鲜空气并拨打 120 求救 (2)人员发生人员伤害,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停运致害仪器,现场视伤势情况对受伤人员进行 紧急处理,扎伤立即进行紧急包扎处理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 120 求救 (3)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视触电者伤势情况,采取人工呼吸、胸 外挤压等方法现场施救,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 120 求救 (4)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清理 (5)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并马上进入应急预案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