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谁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706720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4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谁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    安晓敏+曹学敏摘 要: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流动意愿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基于农村教师的流动意愿,通过对稳定型教师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职业特征三个维度的分析发现:教师的教龄、身份、学历、职称、婚姻、有无子女、来源地以及工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满意度是影响教师流动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稳定型教师的特征分析,可以通过按照教龄逐年提高教师津补贴、加快推进教师编制结构改革、实施农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增加农村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充分发挥“农村教师荣誉制度”作用等方式来吸引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Key: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稳定型:G451.1 :A :1671-6124(2017)04-0012-04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尤为重要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向城市的转移,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农村教师也在面临着城乡就业之间的选择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增强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但是农村教师队伍流动性依然很大,“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依然突出。

      由此,引发我们对什么样的教师会选择在农村学校任教,如何更好地来吸引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等问题的思考基于此,本文利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从教师流动意愿的视角来对稳定型农村教师的特征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研究对象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针对全国东中西部12省(市)24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综合考量人均GDP、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等指标的前提下,抽取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共实地调查农村学校108所,发放教师问卷800份,回收783份,其中有效问卷701份,有效率89.53%本研究通過考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是否想要留在农村学校继续任教来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将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区别开根据教师的流动意愿,我们将教师区分为稳定型教师和不稳定型教师,有意愿向高一级学校流动的教师称为不稳定型教师,希望留在当前所在农村学校继续任教的教师称为稳定型教师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不稳定型教师共有423人,占比为60.34%;稳定型教师278人,占比为39.66%。

      二、核心指标选取农村教师职业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一样,其稳定性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口学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生涯、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学历教育等如常宝宁等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年龄、教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流失意向 [1 ];赵志纯等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离职意向在性别、教龄、学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 ]二是教师的工作特征因素,包括学校组织特征、组织生态环境、家庭状况等王彦才调查分析发现,福利待遇、教学支持与管理、工作与生活环境、人际交往与文化氛围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转换意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 ]家庭是农村教师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师的职业倾向邝颂东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工作干扰家庭、家庭干扰工作会对教师的离职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4 ]三是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包括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等教师工作满意度体现出教师对自己当前工作状况的一种满意程度如果农村教师能在工作过程中或者是自己所处的工作情境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那么他们会更愿意留下来安心从教。

      魏淑华等研究发现,教师工作满意对教师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5 ];陈卫旗研究发现,教师对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满意水平与教师的留任有密切的关联 [6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从农村教师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职业特征等三个维度来考查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其中,个人特征包括性别、教龄、职称、第一学历、是否为师范生、在编情况等六个指标;家庭特征方面用婚姻状况、教师来源、子女数量、家校距离等四个指标来体现;职业方面,主要包括工资待遇满意度、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社会地位满意度等三个指标三、研究结论1. 教龄较长、职称较高、学历较低的本校在编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见表1)在教师性别方面,男性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比例为37.79%,女性教师为40.50%,卡方检验结果(X2=0.459,P=0.498>0.05)显示,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意愿上不存在差异在所学专业是否为师范类方面,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40.29%,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34.62%卡方检验结果(X2=0.932,P=0.334>0.05)显示,所学专业是否为师范专业在农村教师任教意愿上不存在差异。

      在教龄方面,教师教龄在3年以下的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12.15%,教龄在3~10年的教师比例为25.53%,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比例是51.23%,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是49.76%卡方检验结果(X2=68.159,P=0.000<0.05)表明,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任教意愿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教龄越长,越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任教在教师类型方面,本校在编教师中有42.24%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其他群体教师(代课教师、特岗教师、轮岗或支教教师)中有23.16%愿意留在农村学校,本校在编教师比其他群体教师多19.08%卡方检验结果(X2=12.502,P=0.000<0.05)显示,不同类型教师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本校在编教师相比于其他教师群体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endprint在教师学历方面,这里的学历指的是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23.13%,大专、中专(中师)学历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42.01%,高中学历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的有52.11%,初中及以下学历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有62.50%可以看到,从本科及以上学历到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中,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卡方检验结果(X2=22.762,P=0.000<0.05)显示,不同学历的农村教师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学历越低,越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在教师职称方面,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有66.67%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一级职称的教师中有53.87%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二级职称的教师中有32.44%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三级职称的教师中有17.89%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可以看出,教师职称越高,留下的比例越大卡方检验结果(X2=58.061,P=0.000<0.05)显示不同职称的农村教师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职称越高,越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2. 已婚、有子女、家校距离近的本地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见表2)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的教师中有11.34%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已婚的教师中有44.21%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已婚教师高出未婚教师32.87%,卡方检验结果(X2=37.723,P=0.000<0.05)显示,未婚教师和已婚教师在是否愿意留在农村学校方面存在差异,已婚教师留在农村学校的意愿高于未婚教师婚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稳定性,大多数未婚的农村教师由于比较年轻,在事业上正处于发展初期,有着更高的职业期待。

      而乡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城市低,难以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且年轻教师还要面临婚恋等问题,这些因素会促使年轻教师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在子女数量方面,没有孩子的教师中有15.00%愿意留在农村学校,有孩子的教师中有45.10%愿意留在农村学校,有孩子教师愿意留下的比例高于没有孩子的教师卡方检验结果(X2=39.532,P=0.000<0.05)显示,教师是否有孩子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有孩子的教师更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在教师来源方面,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把教师来源分为五种,分别为同一乡镇、同一县(市)、同一地级市、同一省(市)、非同一个省(市)表2显示,这五种来源的农村教师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百分比分别为45.70%、33.77%、28.89%、32.79%、48.15%从省内来看,与父母居住所在地在同一乡镇的教师更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从省与省之间的情况来看,与父母不在同一個省(市)的教师更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在家校距离方面,教师的住处离学校的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有45.28%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学校,距离在3~10公里的有46.43%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学校,距离在10~20公里的有32.67%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家校距离在20公里以上的教师有22.40%愿意留在农村学校。

      由此可以看出,家校距离在10公里以内的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3. 对工资待遇、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较高的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见表3)在工资待遇方面,对工资待遇满意的教师中有46.39%愿意留在农村学校,认为工资待遇一般的教师中有42.91%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对工资待遇不满意的教师有34.95%愿意留在农村当老师卡方检验结果(X2=6.094,P=0.047<0.05)显示,对工资待遇持不同态度的农村教师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对工资待遇越满意,越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在发展机会方面,对发展机会满意的教师中有45.86%愿意留在农村学校,认为发展机会一般的教师中有43.58%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对发展机会不满意的教师中有30.47%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卡方检验结果(X2=12.512,P=0.002<0.05)显示,对专业发展机会持不同态度的农村教师在流动意愿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对发展机会越满意,越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在社会地位方面,教师对当前自身的社会地位满意的有46.94%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对社会地位态度一般的有40.82%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对社会地位不满意的教师中有36.87%愿意留在农村学校。

      卡方检验结果(X2=3.470,P=0.176>0.05)表明,农村教师对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在流动意愿方面不存在差异四、相关建议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农村教师的流动意愿不是受某一因素的单一影响,而是受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工作状态的综合影响教师的个人状况、家庭因素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综合影响着农村教师的流动意愿因此,我们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应该进行综合考虑,系统解决第一,根据教龄逐年提高农村教师津补贴建立完善的津补贴发放体系,为农村学校教师增设以教龄为主要标准的津补贴发放制度根据教龄分段,确立津补贴计算公式在农村任教时间越长的教师,津补贴发放得越多同时要保证农村教师工资增长幅度的稳定性,合理确定起始工资以及最高工资,划分合理的工资等级,确保农村教师的起始工资要高于同区域城市教师的工资,而且越是艰苦的地区起始工资越高第二,加快推进农村教师编制结构改革在确保农村学校课程开齐开足的前提下,合理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确保农村学校各科教师的齐全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其他方面原因而导致不能继续从事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考虑其工作年限的基础上,可以实施病退政策或提前退休政策,将其所占的教师编制用于招聘新的教师。

      第三,实施农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乡村学校可以与本地区(地市级范围内)的师范院校开展合作,定向招收乡镇范围内的学生进行专门订单式培养,毕业后到乡镇内的学校工作此外,从稳定教师队伍的角度考虑,对于本地的优秀代课教师或者优秀毕业生,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招考时应予以政策倾斜第四,增加农村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专业基础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