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6岁幼儿品德习惯的培养.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07309019
  • 上传时间:2023-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有幼教专家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制定了“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考察分析自己孩子的具体行为活动是否具有良好品德行为特征,是否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特征,进而推测出孩子德商的优劣及其未来成才发展趋向  三至四岁  1、尊敬日常接近的成人在成人的提醒下会问“早”,问“好”,学会说“再见”  2、要别人帮助时,会说“请”;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会说“谢谢”  3、不怕生人,会在成人的提醒下热情而礼貌地欢迎客人  4、逐步养成过集体生活的习惯,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5、遵守幼儿园的一些规则,如按时入园、离园、按时吃饭、下课、参加游戏等  6、遵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在成人周围活动,不离开成人独自乱跑 四至五岁   1、对长辈会称呼“您”能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打岔,能有礼貌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2、个人活动不影响别人当别人碰撞了自己时会说“没关系”、“不要紧”,当自己碰撞了别人时会说“对不起”等  3、不说粗鲁话,不说谎话,做错了事能大胆承认,认真改正  4、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较自觉地遵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在家的生活有规律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

      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五至六岁  1、能逐步较熟练地使用一般的文明礼貌用语,主动、热情、大方、自然地接待客人别人讲话时不插嘴;和别人交往时态度 和气,举 止文雅不喊成人的名字,不给别人取外号不嘲笑别人的缺点和生理缺陷  2、能自觉主动地遵守生活常规,遵守上课、游戏及其他活动的各项规则知道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苛求别人  3、成人委托的事情能认真做,不偷懒,不争论,听话,并能按顺序争取较好地完成任务有集体荣誉感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6岁: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 这句民谚非常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是我国人民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迄今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产生最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2)肛门期,2-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3)性器期,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

      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4)潜伏期,7-11岁,内部驱力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5)生殖期,12岁以后,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为什么在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相当好,他们的语言已经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开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远的路所有这些发展都使得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独立地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断了。

      例如,他们知道,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时候,只要一拉开关,灯就能亮,他们如果渴了,能够自己到冰箱里寻找喝的东西,饿了,会从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爱吃的东西充饥;晚上躺在床上,他们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们想要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妈妈不答应买,他们就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不顾妈妈丢面子3岁小孩也比过去更可爱,因为他们总是说出一些令大人喷饭的话,干出一些让大人惊奇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谁也没教她,她会自己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化妆台前,往嘴上涂口红;一个小男孩,会拿起爸爸的电动剔须刀,在脸上乱比划当看见妈妈为什么事情伤心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抱住妈妈,想安慰她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您会发现,他们身上又接连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不听话,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大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但是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则不那么愿意做;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仍然会动辄大哭大闹;他们与小伙伴的关系也还很不稳定,等等。

      总之,直到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3~6岁,真是个动荡时期2幼儿的思维与学习2.1孩童的思维从2岁到6岁,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各种符号例如,语言就是符号,象征游戏也是符号(这个大圆圈是爸爸,那个小圆圈是我),说自己做的梦还是符号(在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非现实性的幻想)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例如,他们还不能鉴别词语和词语所指的东西,不能鉴别他们自己创造的游戏、梦幻符号和现实之间的差别他们认为,名称都是事物固有的,一个物体只能有一个名称当他们知道了理发馆是给他理发的地方之后,他会问"发廊是干什么的"?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例如,一个孩子给另一个孩子讲VCD机怎样用时,他会使用一些模糊的术语,像"往前转"、"往后停"之类,等他讲完之后,另一个孩子还是不会使用VCD机,因为他把最重要的信息漏掉了,原因是,这个时候的幼儿还不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或他以为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比实际的多,他相信,含混的"东西"也能表达物体的性质所以,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清楚地鉴别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到了5~6岁,幼儿的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已经能够算简单的算术,也能够区分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

      例如,6岁的小孩已经知道"家用电器"不仅包括电视机、电冰箱,还包括空调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庭用的所有电器而4岁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5~6岁儿童在考虑问题时,已经能够同时考虑两个元素或两种关系比如,把水从一个高而瘦的杯子里倒进一个矮而粗的杯子里,他们知道,水没有变少,也没有变多,这就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径这两个元素,他们知道这两个元素是互相补偿的同样,他们也知道了,把一块面团擀成一张面积很大的饼时,面团里的面并没有增多;把一根很长的绳子缠成一团时,绳子也没有变少;一个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梳女孩的头发时,他仍然是男孩,等等很多父母对自己3~4岁孩子智力发展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他们的情绪、兴趣和态度的关心这些父母不懂得,强迫一个小孩子学习一种专门的知识,会使他产生对学习的反感这种消极情绪对他将来的学习是不利的,它所产生的负作用比他今天是否学到了字母、数字和算术要大得多很多成人认为,孩子的思维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却离成人很远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而在思维上离成人很远一个孩子偶尔从同伴那里学来了一句脏话,父母就断定孩子懂得这句脏话的含义,于是打骂孩子一顿了事。

      其实,孩子说的这句话,他自己并不一定懂得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告诉他,有些话听了让人高兴,有些话让人讨厌你说的这句话就让人讨厌有些孩子说脏话,只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反应,一旦发现父母的反应不愉快,他们以后就不再说了4~5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2.2在游戏中学习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做饭的老师教给他们剥豌豆皮,削胡萝卜皮和土豆皮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怎样把蔬菜烫软了,煮熟了,又怎样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了。

      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有变化,等等所以,做饭这一活动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所以,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2.3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成年人常常错误地认为,幼儿可以按照规则来学习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是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他们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结果,他们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幼儿不能掌握外界强加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来学习,所以,对幼儿进行语法、数学等正式教育是不恰当的因为无论阅读、学拼音,还是学习数学,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规则为前提的,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学前儿童但是,另一些学习活动可能适合于幼儿,如学习写字、认拼音字母、学习打字等等。

      这些学习可以为以后的规则学习打下基础2.4快速学习与融会贯通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来说,纵向的加速学习比横向的融会贯通更重要例如,学习数数,他们恨不得孩子能很快地从1数到10000,学习阅读,就希望孩子尽快地能够读文字很多的书为什么这种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呢?因为,假如学习对孩子来说没有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高,他们的情感还会受到伤害当您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这些东西诚然,孩子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们的学习是被迫的,他们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他们的情感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这些,他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所谓横向的融会贯通,指的是,我们不求孩子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技巧上有大的长进,而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材料,让他们扩大知识面,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例如,认识了圆形或方形,以后,不要再让他学习新东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