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解法及技巧(3.9).docx
5页2021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解法及技巧(3.9)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行测题解法]一、牛吃草问题“牛吃草”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同面积的草地上,这类题目多以变换形式出现,会对时间提问、对牛的头数提问、极值型问题; 二是不同面积的草地中一)相同面积的草地题目【例1】一牧场原有一片牧草,每天都以相同的速度生长10头牛连续20天可吃完,15头牛连续10天可吃完若25头牛连续吃几天可以吃完?A.5 B.6 C.8 D.10【解析】不同的牛可以吃不同的天数,可以确定是牛吃草问题,由题意可知,草场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设每天草生长的速度为x,而每天每头牛吃草速度也相同,设为1,设25头牛吃t天无论来多少头牛吃多少天,原有草量不变,以它为等量列式得:(10-x)20=(15-x)10=(25-x)t,解得x=5,t=5天当然在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不是直接以“牛吃草”的方式出题,而且有形式上的变换,所以要求考生对这类题目条件进行甄别,识别出这类变形的题目中哪个是牛哪个是草例2】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
如果要保证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A.25 B.30 C.35 D.40【解析】不同的人开采河泥需要不同的天数,可知泥沙沉积速度就是草生长的速度,也设为x,而人开采速度就是牛吃草速度,设每人每月开采速度为1这里面又涉及到“牛吃草”中的极值问题,最多可供多少人连续不间断开采,也就是开采速度只要小于等于泥沙沉积速度即可,求最大值就是等号成立的时候依题意列式:(80-x)6=(60-x)10 ,x=30,那么人数=30即为答案计算这类相同草场面积的题目时,注意两点即可:第一,分清谁是“牛”,谁是“草”,然后按照刚才设法去设出各自的速度第二,分清最后问的是时间,还是“牛”数,还是极值问题二)不同面积的草地题目【例3】20头牛吃30公亩牧场的草,15天可以吃尽,15头牛吃同样牧场25公亩的草,30天可以吃尽请问几头牛吃同样牧场50公亩的草,12天吃尽?A.25 B.30 C.35 D.40【解析】牧场的亩数不一样,和之前所学不同,数学中转化的思想应用比较多,可以转化成之前学过的亩数相同的问题去解决想转化成相同的亩数可以扩大草场,都变成150亩,题目就转化成100头牛吃15天吃完,90头牛吃30天吃完,设150亩草地3v头牛12天吃完,列方程(100-x)15=(90-x)30=(3v-x)12,解得v=80,x=35。
因此选C二、工程问题之蜡烛燃烧问题(一)题型特征两只粗细不同的蜡烛,燃烧效率不同,在相同燃烧时间下的问题二)解题思路对于蜡烛燃烧问题,可把它转化成工程问题去理解,按照工程问题的思路去解读,对于工程类问题,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就是特值法、方程法、特值加方程法,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真题来进行解析例1.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以均匀速度燃烧,其中1根可以燃烧2小时,另一根可以燃烧3小时,傍晚六点半同时点燃香,到了( )点,其中1根剩余部分正好是另一根剩余部分的2倍A.7 B.8 C.8.5 D.9【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蜡烛的燃烧效率不同,但是蜡烛的大小相同,转换成工程问题其实就是两个工程量一样的工作,工作时间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特值,设工作总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6,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来第一根蜡烛的燃烧效率为3,第二根蜡烛的燃烧效率为2两个蜡烛如果同时点燃,可以假设一起燃烧了x小时,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得出:(6-3x)2=6-2x,解得x=1.5小时,故正确答案是B例2.有两只粗细不同的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的2倍,细蜡烛点完需1个小时,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又一次停电,将这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剩下的长度相同。
那么,停电多长时间? A.1/3小时 B.1/2小时 C.2/3小时 D.3/4小时【答案】 C解析:本题也是蜡烛燃烧问题,跟之前题目不一样地方是,这次蜡烛的粗细不同,转化成工程问题思想,我们可以看作是两个工程量不一样的工作,因此可以设细蜡烛是2,粗蜡烛是1,根据燃烧时间我们可以得出,细蜡烛的效率为2,粗蜡烛的效率为0.5.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因此可得方程:2-2x=1-0.5x,解得x等于2/3小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例3.小芳有两支同等长度但粗细不同的新蜡烛,已知点完一支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支细蜡烛要1小时某天晚上突然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支蜡烛,来电后又同时熄灭了这两支蜡烛,发现剩下的粗蜡烛长度是细蜡烛的2倍那么,停电了多少分钟? A.30 B.40 C.48 D.50【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两根蜡烛长度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设长度为2,则粗的蜡烛燃烧效率为1,细的蜡烛燃烧效率为2设停电的x小时,根据题意可知:2-x=(2-2x)2,解得x=2/3小时=40分钟,故正确答案是B三、真假币问题(一)解题原则:真假币问题的解题原则在于均分为3份二)例题讲解例1.8个一元真币和一个一元假币混在一起,假币与真币外观相同,但比真币略轻。
问用一台天平最少称几次就一定可以从这9个硬币当中找出假币?( )A. 2次 B.3次 C.4次 D.5次【解析】9枚硬币,3个3个为一组,均分为3组,分别编号A、B、C第一次:任意拿出两组,比如A和B称1)若天平平衡,则假币在C组中;2)若天平不平衡,则假币在轻的一端即第一次一定可以找到假币所在的组)第二次:在假币所在的组中,再次进行均分,3枚硬币平均分为三组,每组一枚硬币,任意拿出两组硬币进行称量:1)若平衡,则假币为剩下的那枚;2)若不平衡,则假币在较轻的的天平那一端综上所诉,最少需要称量两次例2.某人有27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够找到假银元?( )A.3 B.4 C.5 D.6【解析】27枚银元,平均分为3份,每一份为9个银元分别编号A、B、C第一次:任意拿出两组,比如A和B:1)若天平平衡,则假币在C组中;2)若天平不平衡,则假币在轻的一端中(即第一次一定可以找到假币所在的组);第二次:拿出假币所在的组,再次进行均分,9个银元平均分为三份,每份为3个银元,任意拿出两组,进行称量:1)若平衡,则假币在剩余的一组当中;2)若不平衡,则假币在轻的一组当中;(即第二次称量把假币所在的范围缩小在3枚之间)第三次:再次拿出假币所在的3枚银元,平均分为三份,每份为一枚,任意拿出两组,进行称量:1)若平衡,则假币为剩余的一枚银元;2)若不平衡,则假币为轻的那端银元。
综上所述,总共需要三次四、三段论推理1.概述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闪光的铜是金属所以,铜是闪光的2.推理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根据这两条规则以及前面所说的包含三个概念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再用概念间的关系作为辅助工具,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3.三段论的补充前提型的解题步骤1)查看题干已知概念,找出所需补充的前提包含的概念,排除无关选项2)根据“一特得特,一否得否”的推理规则进一步排除3)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验证,能确保推出结论的即为正确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