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汇总).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9151211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0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汇总)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和蔼 人迹罕至 (hăn) 人声鼎沸B.搓捻(niàn) 奥秘 不求甚解(shèn) 小心冀冀C.尴尬(jiè) 弹簧 恍然大悟(huǎnɡ) 饥肠鹿鹿D.枉然(wànɡ) 悔恨 煞有介事(shà) 戳然不同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 怂勇 慷慨大方 神采奕奕B.坍塌 狭隘 油然而升 小心翼翼C.博学 分歧 水波粼粼 大相径廷D.嘹亮 高邈 人迹罕至 花团锦簇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D.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①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则应该有合理的顺序②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③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则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好句子④语言连贯还应当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⑤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③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④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⑥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观沧海》中,写曹操登高远眺,举目所及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②《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②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④冢:坟墓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元方/时年七岁 B.待君久/不至C.季札/心知之 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⑵元方入门不顾 ⑶为使上国 ⑷系之徐君冢树而去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过中不至 ②还至徐B.①太丘舍去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①于是乃解其宝剑 ②去后乃至D.①徐君好季札剑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⑴友人惭,下车引之⑵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5.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米立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

      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说明理由4.选文在⑰自然段,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原因5.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1. 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到北京养老意思对即可) 2. ①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

      ②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③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情 3. 不可以①原文使用插叙,②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插入在“我送父亲到养老院的路途”中来写,两者恰好形成对比;③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我”更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更大,从而改变了我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的做法 4. ① 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改换称谓后,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情,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②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5. ①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 ②“友情”等感恩可能有始有终,但亲情的感恩是有始无终的2、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

      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