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莘庄中学2025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4页上海市莘庄中学2025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NH4Cl、MgSO4、(NH4)2SO4 和NaCl四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NaOH B.Ba(OH)2 C.AgNO3 D.HCl2、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结论A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O2是电解质B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2CO3>HClO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原溶液中不含K+A.A B.B C.C D.D3、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4、不能用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NaClB.FeCl2C.AlCl3D.MgCl2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2O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C.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H2O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2H+===CO2↑+H2O6、Mg(OH)2是常用的阻燃材料以白云石(CaCO3、MgCO3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Mg(OH)2和CaCO3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溶生成Mg2+的离子方程式是:MgCO3+2H+= Mg2++CO2↑+H2OB.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C.酸溶过程中盐酸可用稀硝酸或硫酸代替D.流程中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7、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8、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一定含Cl-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2+C.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一定没有K+D.溶液中加入稀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CO32-9、溶于水可使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物质是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10、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0.5L 1.0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标况下,11.2 L H2O所含电子数为5NAC.2.4 g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D.常温常压下,32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所含氧原子总数为2NA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NAB.0.5molH2O所含的电子数为9NAC.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D.300mL2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12、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A.氯水 B.SO2 C.H2O2 D.HClO13、除去粗盐中混有泥沙的实验中,用到玻璃棒的次数是A.1 B.2 C.3 D.41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Na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 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HCO315、下列关于实验内容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实验内容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SO42-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有Fe3+D向某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有Al3+A.A B.B C.C D.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硫C.二氧化硫、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B___,乙___,丁__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18、已知A为金属单质,下列物质相互转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3)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同学欲配制100mL 0.10molL﹣1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1~5是其配制的过程及示意图:操作1: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晶体并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操作2:将所得溶液转移到仪器X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转移到X中;操作3:继续向X中加蒸馏水至液面离X的刻度线l~2cm处;操作4、操作5:见图(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操作1中,应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3)若其余操作步骤均正确,根据操作4所配的溶液浓度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或“无法判断”)。
20、Ⅰ.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写出AlCl3与氨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Ⅱ.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3)其中装置A用来制备氯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F中试剂是________G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制备氯气的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此方案_______(填“可行”,“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镁,提取过程如下:(1)提取溴的过程中,经过2次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蒸馏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由无水氯化镁得到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据上述流程,将海水中溴元素(海水中离子含量为)转化为工业溴,整个流程中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忽略溶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NaOH不能鉴别NH4Cl、(NH4)2SO4,A错误;B.NH4Cl、MgSO4、(NH4)2SO4和NaCl分别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现象为:刺激性气体、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C.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C错误;D.均与盐酸不反应,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与现象(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2、B【解析】A、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离子而导电,二氧化碳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A错误;B、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同时还有次氯酸生成,则可以证明酸性:H2CO3>HClO,B正确;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C错误;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不能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钾离子,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即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3、C【解析】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则Y为O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均为24,则Z的原子序数为11,W的原子序数为13符合,即Z为Na,W为Al,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O,Z为Na,W为Al,R为SA.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元素Y、Z、W形成的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