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79427066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1.0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第一节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重叠需求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掌握代表性需求、重叠需求、产品周期的概念掌握代表性需求、重叠需求、产品周期的概念§掌握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掌握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一、消费者偏好的假设一、消费者偏好的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 斯特凡·林德Staffan B. Linder 自李嘉图以来,国际自李嘉图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大多是贸易理论的传统大多是从从供给供给的角度出发,研的角度出发,研究生产成本从而产品的究生产成本从而产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了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贸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础瑞典经济学易的基础瑞典经济学家斯特凡家斯特凡 · 林德第一林德第一个从个从需求需求的角度考察了的角度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于国际贸易的产生,于19611961年提出了重叠需求年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该理论又称为偏理论(该理论又称为偏好相似理论)。

      好相似理论) 林德的观点林德的观点 林林德德在在19611961年年出出版版的的《《论论贸贸易易和和转转换换》》一一书书中中,,从从需需求求方方面面探探讨讨了了国国际际贸贸易易的的起起因因,,提提出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1 1、、林林德德认认为为,,要要素素禀禀赋赋理理论论只只强强调调了了供供给给方方面面的的因因素素,,而而影影响响工工业业制制成成品品生生产产和和贸贸易易的的主主要要因因素素是是国国内内和和国国际际市市场场的的需需求求,,因因此此,,工工业业制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该从需求方面来解释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该从需求方面来解释 林德的观点林德的观点2 2、、林林德德认认为为,,只只有有国国内内需需要要的的产产品品才才会会是是该该国国具具有有最最大大相相对优势的产品对优势的产品 3 3、、林林德德还还提提出出,,两两个个国国家家的的需需求求结结构构越越相相似似,,这这两两个个国国家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林林德德将将需需求求分分为为两两种种,,一一种种是是代代表表性性需需求求,,另另一一种种是是重重叠叠需需求求。

      这这两两种种需需求求是是各各国国间间部部门门内内贸贸易易产产生生的的又又一一动动因 代表性需求:代表性需求: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一、消费者行为假设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品质平均收入最高需求最低需求CADBy甲y乙贸易区贸易区y丙EF 核心思想核心思想§1、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人均收、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入水平; §2、一种产品首先有国内需求,才可能成为、一种产品首先有国内需求,才可能成为出口产品;出口产品; §3、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需、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需求)偏好越相似,开展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求)偏好越相似,开展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结结 论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 §研究角度不同研究角度不同§适用范围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第二节第二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一、技术差距论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三、雁形模式理论三、雁形模式理论 一、技术差距理论一、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波斯纳((M·Posner)在)在1961提出了技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术差距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技术差异的存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需求会先于模仿产品而诞生,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需求会先于模仿产品而诞生,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在这一段时间内便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了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了 技术差距论示意图技术差距论示意图 创新国生产 和出口 创新国出口 创新国生产 T0 T1 T2 T3 T(时间) 反应时滞 模仿国出口 需求 掌握 时滞 时滞 模仿国生产 模仿国生产 模仿时滞 和出口 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 根据波斯纳的分析,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的贸易取决于根据波斯纳的分析,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的贸易取决于模仿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即模仿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即“时间滞后时间滞后”。

      需求滞后需求滞后指从技术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的消费指从技术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的消费者产生需求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者产生需求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反应滞后反应滞后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以创新方式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以创新方式开始生产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开始生产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掌握滞后掌握滞后指模仿国以创新方式开始生产到停止进口的时指模仿国以创新方式开始生产到停止进口的时间,它取决于技术的传导、扩散与消化吸收等因素;间,它取决于技术的传导、扩散与消化吸收等因素; 模仿滞后模仿滞后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模仿生产直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模仿生产直至停止进口的整个时间,是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之和至停止进口的整个时间,是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之和 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贸易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贸易§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在《《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此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流向。

      以此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流向§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的全过周期是指产品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的全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技术传播,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技术传播,比较优势在国际间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进行转移过程的统称过程的统称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雷蒙德雷蒙德雷蒙德 · · 弗农于弗农于弗农于弗农于1966196619661966年在其年在其年在其年在其《《《《产品产品产品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贸易贸易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与技术的扩展和一般化与技术的扩展和一般化。

      与技术的扩展和一般化与技术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规律性变化规律性变化规律性变化规律性变化 (一)初始期((一)初始期(IntroductionIntroduction))§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 (二)成长期((二)成长期(GrowthGrowth))§产产品品进进入入大大量量生生产产与与销销售售阶阶段段在在生生产产上上从从研研究究与与开开发发密密集集型型转转化化为为资资本本((物物质质资资本+管理、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本)密集型。

      本+管理、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本)密集型§ 根根据据要要素素禀禀赋赋理理论论,,发发达达国国家家在在这这一一产产品品阶阶段段拥拥有有比比较较优优势势,,产产品品将将主主要要由由发发达达国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 (三)成熟期((三)成熟期(MaturityMaturity))§产产品品已已实实现现了了标标准准化化,,并并普普及及到到广广大大的的市市场场中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特特别别是是在在工工业业化化方方面面已已取取得得相相当当成成效效的的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或或地地区区,,如如亚亚洲洲“四四小小龙龙” 拥拥有有比比较较优优势势,,产产品品主主要要由由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向向发发达达国国家家输出 净出口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创新国 时间 贸易开始发达国家成 创新国家成 发展中国家为净出口国 为净进口国 成为净出口国 净进口 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1 1、抓住转移的机会、抓住转移的机会2 2、引进先进的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 引引进进的的好好处处::节节约约时时间间、、节节约约费费用用、、减减少少风风险 19501950年年-75-75年年,,日日本本用用5757亿亿美美元元购购买买先先进进技技术术250700250700项项专专利利,,这这些些技技术术如如果果自自己己研研制制需需要要12-1512-15年年时间,费用时间,费用20002000亿美元亿美元 3 3、早引进比晚引进好、早引进比晚引进好4 4、中国可以当二传手、中国可以当二传手, ,在技术贸易上有所作为在技术贸易上有所作为 对发达国家的启示对发达国家的启示1、、通过转让技术弥补开发费用的损失通过转让技术弥补开发费用的损失2 2、该放弃的就放弃当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该放弃的就放弃当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试图通过国贸易保护和知识产在的时候,试图通过国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是靠不住的,该放弃就要放弃权保护是靠不住的,该放弃就要放弃3 3、、通过不同市场进入方式来延长自己的比较通过不同市场进入方式来延长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者说来延长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优势,或者说来延长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

      (四)产品生命周期说的理论意义(四)产品生命周期说的理论意义1 1、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化的延伸、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化的延伸 2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国际间技术的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国际间技术的不同与变动是解释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与变动是解释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3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率先研究贸易与直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率先研究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的理论投资的关系的理论 小结小结§产品周期理论从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三、雁形形态理论三、雁形形态理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由赤松要教授是由赤松要教授对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所进行的历史考察而对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所进行的历史考察而建立的利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来推进本国产建立的利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来推进本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模型业结构发展的模型19561956年)年)§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n19871987年,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年,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赶超的过程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赶超的过程 以日本为例,从以日本为例,从19561956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进技术,更新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等一大批新型企业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等一大批新型企业((““导入期导入期””)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进口替代期””)最终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最终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产品的出口(““出口期出口期””)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1. 1. 重叠需求理论重叠需求理论 2 2.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贸易方向的决定贸易方向的决定 3.3.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之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之间的区别间的区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