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明理学之代表人物:程颢、程颐.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2062138
  • 上传时间:2017-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宋明理学之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本文摘自 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代大儒、教育家、哲学家、理学家、政治家,宋朝著名的国学大师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宋代大儒,著名哲学家,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与程颢为同胞兄弟,哲学史称之为“二程著名企业文化顾问郭金瑞解释说,早年人们并不知晓周敦颐的过人之处,唯独程父了解,将二子都送往周之门下,故“二程”早年均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二位才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二程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是张载的表兄弟,另外他们住的地方离邵雍不远,他们经常会见他门的著作后来被编为《二程全书》由于师出同门,两人在哲学思想方面,二程的学术宗旨基本相同,都以“理”为最高范畴,视“理”为天下万物的本原但在具体的学说上,程颢侧重“只心便是天”、“理与心一”,他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新儒学的“心学”派;程颐则坚持心与天对立,他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新儒学的“理学”派这是两人的不同之处他们的天理论:二程认为世界真正的本体存在是理而不是气但二程仍然认为气是世界的本体,即“理本气 化”万事万物虽然由气聚合组成,但气的聚散依据不同的理,即花之为花是因为遵循了花之理,叶之为叶是因为遵循了叶之理。

      万物虽彼此不同、各自相异,归根结底都统一于作为最高宇宙本体的“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的话,两位国学大师都是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认知水平去评论过去在二程的著述中,作为思想核心范畴的“理”也被称为“天”、“道”或“天理”,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质理独立于物质外,却又主宰和支配着万物对于“理”这一超时空的形而上学本体,二程作了“无为”、“无形”的属性规定二程认为天理是自然的,没有意志也没有喜怒哀乐,人的意志也不能左右天理的生生不息的变化著名企业文化顾问郭金瑞认为,“理一万殊”是二程天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二程认为统一的理存在万物之中,成为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依据,于是一物有一物之理,完成了从一而万的推演;万事万物之理又统一于本体之理,完成了从万而一的归复一理统万事,万事归一理通过这个命题的推演,二程合理的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大学》一书中的“格物致知”与二程的知行观:二程认为格物的目的就在于探索道,也就是穷理就格物穷理,二程都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就是要树立诚意、端正态度,并且这种诚意和态度将直接影响认识的快慢第二就是二程认为格物穷理不是说要穷尽天下所有的理,也不是说只死守一物一理,而是需要我们在逐步的积累当中,触累旁通、举一反三,由量变到质变,最后融会贯通,体认天理,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原理是相通的。

      在知行观上,二程提出了知行统一的知行观,认为实践在任职的过程中很重要,并且认为知难行亦难,告诫人们要加强学习,以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去“明天理”二程的“性”、“才”论和“存天理、灭人欲”:将本体论和伦理观的结合,是二程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二程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理”,体现在人就是“性”,所谓“性即理也”二程认为先天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才”带来了恶的因素在二程看来,性和才有着形上、形下的区分,且人性是本然纯善无恶的,只是由于气的清浊决定的“才”让人的言论、行为有了善恶之别性本善轮与之前的国学大师们的论调如出一辙至于对“性”、“才”论的进一步展开和贯彻,二程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并把它看作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会做不道德的事情,是受到了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蒙蔽,如果不能清醒地意识欲望的危害,就会丧失在天良的罪恶深渊不能自拔从二程的哲学来看,人心之所以危而不安是因为私欲的牵累,只有抛弃私欲,专心致志,才能体悟到天理二程之所以突出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天理是“公心”,人欲则是“私心”,天理和人欲实质上是公于私的对立甚至明确提出:“虽公天下之事,若用私意为之,便是私”。

      二程把一切把有意于功利目的行为都看成是人的私欲膨胀,只有那些超功利的行为才符合天理二程还认为人只要遵守礼的规定,便接近了天理著名企业文化顾问郭金瑞解释说,二程的这一解释,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既然性即理也,私欲又何尝不是天理的一种阴性的表现形态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