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绘测量项目竞赛规程与实施细则.docx
34页1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南方测绘杯”测绘测量项目竞赛规程(初稿)(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2012 年 4 月)一、竞赛项目名称一、竞赛项目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测绘计算器编程、数字测图分项二、竞赛目的二、竞赛目的1.通过测绘职业技能竞赛,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向职业能力作为第一目标的改革;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以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及创造性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一个交流教学与技能培养的平台;4.检查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 5. 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与国家测绘技能培训与鉴定主管部门合作,实施测绘职业技能鉴定,创新“双证书”制度; 6.检验和培养学生具备的社会能力:包括具备在计划、组织、管理中体现出来的对测绘及社会作用的理解,团队协作能力,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7.选拔优秀队伍代表广东省参加 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三、竞赛内容三、竞赛内容 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相关要求,作为依据竞赛成绩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2书依据的必要组成部分技能竞赛以测绘工程生产中最主要工作为载体,突出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一)理论知识考试 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实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测量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 《理论知识考核大纲》见附件 1 理论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题类型:判断题、选择题二)技能操作竞赛项目 1.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 2.测绘计算器编程技能竞赛;3.数字测图技能竞赛三)竞赛标准及执行的技术规范 竞赛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并结合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执行的规范为: (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GB/T 14912—2005《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3)GB/T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4)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四)竞赛使用的仪器 1.数字测图技能竞赛:检定合格的南方全站仪 NTS-342R(测角精度5” ,测距精度 5 + 5 ppm) ,脚架、棱镜等辅助工具和计算机及成图软件CASS9.1 32.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苏光 DS05 精密水准仪、脚架、2 米铟钢标尺等辅助工具 3.测绘计算器编程:采用卡西欧(CASIO)计算器 FX-9750四、竞赛方式四、竞赛方式(一)组织领导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成立竞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竞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裁判组、仲裁组 (二)参赛资格和选手选拔 1.参赛资格 广东省各开设测绘测量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可组织队伍参赛。
2.选手选拔 每所学院可组 2 支队伍参赛,每学院 1 名领队,1 名技术指导教师每支队伍由 4 名学生组成代表队选手必须是在校生,不分年级、性别三)项目竞赛方式和内容 操作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得到合格成果的全部工作的全面质量和效率作为竞赛内容实际操作项目人员组织要求:每个参赛队 4 人,A、B、C、D 编号,其中设队长编号为 A报到时同时报编号观测手薄中观测者、记录者只记录编号不写姓名,哪位队员先开始观测不做要求,但每人必须独立完成一个测段或一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记录员必须在每测站上记录、计算全部完成后方可离开本站1.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 参赛选手需在抽签确定的场地区域内,完成二等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工作,提交成果报告技能操作考核分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和馔写成果报告两个阶段进行外业观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参赛选手施测一条由 3 个待求点组成的闭合水准线路,线路长度约 1 公里,4分 4 个测段,四名选手各施测 1 个测段;内业数据处理在室内进行,参赛选手使用赛区竞赛委员会统一提供的计算器,根据在观测期间整理的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计算出各待求点的高程,提交观测成果表。
比赛时间为 150 分钟《二等水准测量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见附件 22.测绘计算器编程 参赛队伍需在赛前抽签确定竞赛编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针对一个实际的测绘工程项目设计模型、编写程序、计算出相关的数据竞赛结束,每个参赛小组提交一份方案设计书,程序源代码、程序运行报告比赛时间为 150 分钟《测绘计算器编程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见附件 33.数字测图技能竞赛 技能操作考核的内容为 1:500 数字化测图参赛选手需在抽签确定的场地区域内,按照 1:500 比例尺测图要求,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辑成图工作外业数据采集使用经检定合格的 5 秒级以上全站仪,不得采用免棱镜作业方式,内业编辑成图采用相应的绘图软件,提交数据统一为DWG 格式组委会统一提供一套全站仪(含充电器)、两个单棱镜组、一个函数型计算器、一台安装编图软件(含编图使用的字库和符号库)的电脑组委会为每组提供两个相互通视的控制点或者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已知方向竞赛结束,每个参赛小组提交一份数字地形图(DWG 数据格式文件) 比赛时间为 150 分钟,外业数据采集时间为 90 分钟,内业数据编辑时间为 60 分钟《数字测图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见附件 4。
四)技能竞赛一般要求 1.操作考核开始之前仪器应在箱内,脚架都处于收拢平放地面状态,辅助人员可以先就位 52. 裁判员发放有关的记录表后选手在 1 分钟之内必须示意裁判员可以开始操作,等裁判员下达指令后选手开始操作计时从打开仪器箱开始,计时精确到 1 秒 3.操作考核采用手工记录裁判员根据需要可以在选手观测过程中复核不少于 1 处数据 4.全站仪搬站时应装箱迁移,水准仪仪器箱可以留在第一个测站处,但必须放置在安全且不影响自己和他人比赛的地方 5.测站和转点位置由组委会事先确定,并放置明显的标志,但是因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视线障碍的选手应该自己调整 6.选手完成所有测量操作及有关计算后示意裁判员比赛结束,裁判员结束计时,并回收有关的记录表 7.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操作的(包括计算) ,即停止操作,该项目退出比赛五、成绩评定与奖项设置五、成绩评定与奖项设置 (一)成绩评分 1、技能竞赛成绩评定: (1)在技能操作比赛中,将分别对选手的技能操作能力和参赛队分项计分,具体计分办法由评委会研究制定,在开赛前公布 (2)团体成绩由各参赛代表队在“二等水准测量” 、 “测绘计算器编程”和“数字测图”三项技能操作竞赛比赛得分加权求和确定, “二等水准测量” 、 “测绘计算器编程”和“数字测图”的权分别为 0.3、0.3 和0.4。
2、 个人职业资格证书综合成绩评定按理论知识考试占 30%、 技能操作竞赛占 70%计算 3、团体技能竞赛成绩和单项竞赛成绩评定以技能操作竞赛成绩为准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不作为团体和单项技能竞赛获奖的评定依据,但作为获奖选手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二)奖项设置及职业资格证书颁发 1.单项奖 6设数字测图、四等水准测量和测绘计算器编程三个单项奖,根据比赛成绩分别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团体奖 根据各组三个赛项综合团体成绩评出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优秀指导教师奖 4.职业资格证书颁发: 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的参赛选手,报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工程测量员中级/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六、申诉与仲裁六、申诉与仲裁(一)申诉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仪器工具,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均可提出申诉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 2 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3.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 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复议申请二)仲裁1.“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裁判委员会设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申诉复议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公正2.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队不得因对仲裁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权处理七、其七、其他他7(一)各单位提前准备安全须知,在竞赛前对选手、裁判、进入现场工作人员等进行统一安全教育二)参赛选手需持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参赛三)现场实际操作竞赛项目只能由选手完成四)本技术文件最终解释权归竞赛组委会2012 年广东省测绘测量项目竞赛组委会2012 年 4 月 9 日附件:1.理论知识考核大纲2.二等水准测量数字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3.测绘计算器编程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4.数字测图实际操作考核实施细则8附件 1 理论知识考核大纲理论知识考核大纲一、测量的基本知识(一、测量的基本知识(10 分)分)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2.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定义;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象限编号;4.我国的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5.高程与高差的换算;6.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高程的影响;7.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8.测设和测定的区别;9.CGCS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二、水准测量(二、水准测量(10 分)分)1.水准测量的原理;2.前、后尺读数与高差的关系;3.视线高及其立尺点高程和水准尺读数的关系;4.转点及其作用;5.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6.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7.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8.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9.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10.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高程计算;11.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三、角度测量(三、角度测量(15 分)分)1.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及观测原则;2.全站仪或经纬仪的安置步骤;3.测回法测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4.竖直角计算公式;5.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计算公式;96.竖直角的观测步骤、记录、计算方法;7.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8.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检验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0 分)分)1.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电磁波距离测量的化算;2.钢尺量距的方法、步骤、距离改正方法;3.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公式、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公式;4.标准方向线、方位角、象限角;5.方位角、象限角、坐标增量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