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汇报.doc
20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汇报各位领导:按照调研通知要求,现将我县脱贫攻坚、乡村 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有关情况作以汇 报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林甸县幅员面积3503平方公里,下辖5镇3乡 3个林牧苇场,83个行政村,549个自然屯,总人口 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20. 5万人全县耕地230. 5 万亩、草原152万亩、芦苇34. 2万亩境内有天然 湿地69. 7万亩,是国家扎龙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 分地热资源丰富,静态储量达1810亿立方米,属 国内特大型中低温地热田,是全国首个获得国土部 授牌的“中国温泉之乡”近年来,我县坚持抓扶贫、上项目、调结构、 惠民生,全力构筑跨越振兴发展新优势,县域经济 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46. 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 28亿元,同比分别 增长9. 4%和4.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 比增长2. 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 2亿元, 同比增长9. 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 17503元和8591元,同比分别增长6. 4%和12. 8%0——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 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立足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倾力推进脫贫攻坚。
2018年,实现28个贫困村出列、 1535户3295人脱贫截至目前,全县48个贫困村、 4188户贫困户、8831名贫困人口中,已实现38个村出列, 2239户4894人退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4. 2% 降至1.9%,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产业扶贫见实 效深入实施“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贫困户自主经 营的3. 8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户均增收1800 元;“托牛入场”和生猪“资产收益”扶贫受益贫困户 分别达到2739户和4126户,户均年分别增收2000元和 3000元;转移就业贫困人口 1323人,其中,县域内就近 就地转移993人;设立农村贫困劳动力生态护林员公益 岗375个,人均年增收3680元;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 “扶贫车间”、手工编织、庭院种养等多种经营,依托 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增收此外,47个村级光 伏扶贫电站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达14656千瓦,并于 2018年7月开始陆续并网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 864万度,实现收入648万元,村均增收13. 7万元水 路房基础设施“三大短板”基本达标对照“三通三 有”,努力补齐基础设施脫贫短板两年来,累计 投入1. 1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改造新建管网1368. 3公里,新打水源井103眼,安 装水处理设施176台套,实施电力配套工程175处, 全县农村群众全部吃上了 “安全水”。
2018年,投 入9082. 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9251户,其中改造建 档立卡贫困户危房1258户,除动态调整后新增6户 外,全县贫困户全部住上了 “安全房”三年来, 累计投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 4亿元,改造农村危 房19756户,占农村有人居住存量危房的93. 1% 2018年,投入3. 34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 476.2公里,其中,贫困村道路351.9公里,农村道 路环境明显改观此外,农村宽带网络、广播电视、 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达到国家脱贫退 出验收标准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累计发放“雨露 计划”各类教育扶贫政策资助资金383.5万元,资 助贫困学生5706人次减免垫付医疗费用1360万元, 受益贫困人口 7064人次,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 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100%县财政投入123. 6万 元,按照医疗保险参保缴费60%比例,给予贫困人 口缴费补贴(即个人缴纳104元,政府资助156元); 投入254. 1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个人补充医疗保 险,在扣除“三重医疗保障”后,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 以上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 尽保——乡村振兴有序实施。
2018年,按照市委、市政 府总体部署,我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与脫贫攻坚有效衔 接,累计统筹资金11600万元(市投4000万元、县投 5046万元、乡村自筹2554万元),在鹤鸣湖镇、宏伟乡 两个试点乡镇,大力实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 乡村振兴工程其中,投入3168万元,实施秸秆综合利 用、水田开发等产业项目5个,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投入8432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8个,配套乡镇卫生 院诊疗设备14台,硬化村屯道路108.3公里,绿化村屯 26个、栽植树木6. 9万株,安装路灯244盏、艺术围栏 4. 2万延长米,铺装人行道1. 9万平方米,硬化排水沟 1.2万延长米,改造室内厕所67个,组建了村屯保洁队 伍,购置了保洁设备,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产业质效稳步提升2018年,立足产业升级, 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项目引领,稳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优质玉米100万亩,新增水田2 万亩(总量38. 7万亩)、大豆6. 9万亩(总量29. 36万 亩),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及饲草饲料作物种植规模达 51万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实现98. 25万吨 巩固提升畜牧业,奶牛规模牧场达31处,存栏奶牛 5. 6万头,规模牧场数量、交售商品奶量及鲜奶质 量位居全省前列。
林甸牧原年出栏300万头生猪养 殖项目一期、乐尔年加工1000万只肉兔项目建成投 入运营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 2亿元,占农业 增加值的51.8%0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新建续建500 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9个,建成投产15个;引进汇恒 鲜食玉米深加工及速冻果蔬等项目20个,总签约额 62. 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 13亿元;发展总部经 济29家,实现税金2249万元;规上企业达到11家, 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 38亿元,同比增长50. 8%; 规划投资1.5亿元,启动园区道路、电力、排水、 供热等基础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入驻项 目14个持续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 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建成4a级景区4个,2018年接 待涉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收入13. 6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29. 1%和55. 6%,其中:接待温泉游客 175. 23万人次,实现收入3. 06亿元;接待俄罗斯游 客1.92万人次,实现收入5683万元电商产业园投 入运营,建成村级服务网点67个,实现交易额3303 万元——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 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落实基础保障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705人,职工“五险”扩面3933人;完成城镇低保复查4244户4639 人,清查后城镇低保940户1417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 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3814万元;完成重度残疾人类 别等级重新审核工作,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97万 元发展文教卫生事业2018年,投入3532万元,实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25个,全力以赴迎“国检”;完 成县妇幼保健院和3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城乡医 疗诊疗能力有效增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和 黑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建设基层文体广 场25处、全民健身场地2处,林甸龙江剧艺术中心获评 全国优秀基层院团保障基本民生投资3232. 2万元, 完成城镇自来水厂升级改造,新建改建城区供水管网 130公里,自来水水质不优、供水时间不足等问题得到 有效解决二、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2019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 署,以脫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积极助 力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奋力 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一)补齐脫贫短板,决战脫贫攻坚2019年 是我县“脫贫摘帽年”,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 关于脫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对照“两不愁三保障”、 “三通三有”等脱贫退出标准,进一步查缺补漏, 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坚决完成户退出、村出列、 县摘帽目标计划剩余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68 户2248人实现脫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 82%O 一是继续推进“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多元增收 促脱贫向“稳产田”要效益依托汇恒鲜食玉米、 昌林木耳等产业项目,大力发展鲜食玉米、吊袋木 耳等种植基地,扩大贫困户订单种植促增收向 “特色养殖”要效益对剩余1449户贫困户实施 “托牛入场”扶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支持贫困户参与肉兔养殖,发展胶原驴养殖,提高 养殖效益促增收向“稳定就业”要效益加强技 术培训,拓宽用工渠道,通过设立光伏扶贫电站维 护、村屯保洁员等公益岗,积极稳定就业促增收 向“多种经营”要效益积极发展粘豆包、大煎饼 等传统加工业,扩大庭院果蔬种植和狮白鹅养殖规 模,依托电商平台,拓宽营销渠道促增收二是巩 固提升基础设施,补齐短板促脫贫深入开展“回头 看”、补短板加快贫困村道路建设,计划硬化贫困村 村组内道路215.6公里,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完成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 改造569户,确保农村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圆满收官加 强安全饮水工程后续管理,制定和完善运行管护机制, 做好设备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管得好、长受 益完成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逐村核查宽带网络、广 播电视、文化设施、卫生室等达标情况,确保各项指标 达到国家脱贫退出验收标准三是落实落靠扶贫政策, 强化保障促脫贫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 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在“三重”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商业补充保险,防 止因病致贫返贫;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低保线和扶贫 线紧密衔接;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 理补贴制度,帮助贫困残疾人脫贫;落实贫困户医疗保 险、养老保险、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小额人身保险 等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四是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发 挥效益促脱贫按照2019年涉农整合资金确定的项目, 组织好项目的评估论证、手续办理、推进实施工作,落 实好项目承载企业与贫困户、贫困村利益连接机制, 确保收益用于支持贫困户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盯紧看牢扶贫“钱袋子”,严把“资金安排、项目 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四个关卡,加快项目 建设进度,确保资金使用高效,让贫困群众共享脫 贫攻坚成果二)推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认真落实《大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六清两化一 改”行动方案》,按照“干净、整洁、有序”要求, 在剩余6个乡镇,全面实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 重点的乡村振兴工程,为“脱贫摘帽”提供良好的 人居环境保障围绕“一路一带一院一体系”,按 照以路为中心,向两侧延伸整治的工作思路,计划 投资3. 03亿元,实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131个, 其中,使用涉农整合资金的项目73个、1.8亿元 一是围绕“一路”实施“硬化”工程利用好涉农 整合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以贫困村为重 点,以非贫困村为补充,计划实施道路硬化工程 462公里(其中非贫困村道路205.2公里),让农村 群众全部走上“硬化路”同时,清修边沟8. 6万 延长米,铺装步道板6200延长米二是围绕“一带” 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因 路制宜,在乡村道路两侧,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宜花则花的原则,积极打造乔灌结合、花草搭配、层次 多样的绿化带,计划绿化道路446公里。
同时,在重要 路段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182盏三是围绕“一院”实施“美化”工程通过安装庭院围栏(5. 3万 延长米)、规范简易围栏、推广生态围栏,解决农村庭院 围栏参差不齐问题动员农户规范农具摆放、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