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尝试与反思.doc
2页《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尝试与反思 景泰县第五中学 徐红梅 :15339431857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一书在不少师生看来是难教难学的,选文多是文字晦涩、思想深邃的圣贤之作,若教师一味按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串讲”到底,或换汤不换药地“串问”到底,估计讲台上的老师免不了要被鲁迅先生笔下浓重的“寂寞”感侵袭或淹没:“独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非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作为教师岂能容忍这“举座寂然”的悲哀?岂能容忍自己沦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新教材新尝试新挑战新情趣!柏拉图在谈论教育时有句名言:“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教师须得摒弃一贯“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行为,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与诸子散文之间的隔阂与畏惧心理,设法点燃学生学习诸子散文的兴趣之火,这是教师拿到《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科书的当务之急可怎样教学,才可以避免学生学习时出现枯燥乏味、浮泛浅表、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状况?《语文教研通讯》选录了江苏扬州沈文涛老师的一篇题为《以学定教,智慧生成》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颇能给人启示:“对于一节课,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现在在哪儿?要把他们带向哪里?怎么才能到达那里?这三个问题都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其实,他的“学生在哪儿?”就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即学情;要带着学生去的地方,则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怎样到达那里?自然是要学生自己走向目的地,学生要自己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到达风光旖旎的胜地,才能真正学有所获这抵达目的地的过程,纵使艰辛,教师也不可以越俎代庖,当然披荆斩棘的一路中教师的智慧点拨与准确引领必不可少,这即是沈老师所说的“以学定教,智慧生成”的全部含义,此处“智慧生成”应是师生共赢的喜庆局面 如何以学定教,智慧生成?山东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的一个教改模式是:教师一节课只讲5到10分钟,其余一切时间要交给学生互动学习我不禁思考,教师如何才能既少讲,又能使自己的课堂也追求到“高效”?现今我正讲解《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论语》里的选文,针对选文的每一则每一段,虽然我都精心准备了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经典小故事,也设计了贴近生活的拓展题,但每天面对同一个老师新又不新的讲法,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很容易陷入“毫无边际的荒原”,很容易陷入“无可措手”的尴尬之中?何不接受课改新理念,将诸子散文各章节根据学生具体喜好,分配给善讲的同学,由老师督促、指导他们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学案,然后请这些个性迥异,魅力不同的小老师一个个“你刚唱罢我登台”,然后由老师补充、评点、纠偏改错,这样学生听讲每天都有“个性保鲜”的效吧?他们是否会听得认真,配合得积极,互动得热闹?即使讲解时出现漏洞偏差,其他同学会也会合力思考与判断并积极帮助纠错吧?一旦将讲课权利交付学生时,我惊喜地发现这实在是明智之举。
教师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放手让学生去讲,他们的教学创意更多,更加符合同学们的认知和理解层面这样的生生互动,更容易营造平等、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这些篇章时,主讲学生新颖的教学设计会让老师大喜过望某生在讲完自己负责讲解的选段后,即兴搭建了以《我眼中的孔子》为题的小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时群情鼓舞,发言热烈,精彩纷呈原来,由学生引领学生,更容易消除大家学习的心理压力,这样的生生互动,能够促使全班全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担任教师角色的学生个性张扬,才情毕现,而学生互动更有百家争鸣的喜庆局面当然,由学生上台讲解时,教师万不可成为赋闲的掌柜,要时刻留心学生讲解时的闪光点和讲解时的纰漏处,最后要补充、点拨,纠偏改错在交付自己手中神圣的授课权利时,教师必须先要擦亮眼睛,锁定要接受讲解权利的学生身在何处?也就是必须要选拔准讲解某单元某章节某内容非谁莫属者,教师要根据他的知识储备与技能考察,帮他选定讲解内容,然后再督促、指导其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学案教师放手让这些个性迥异,魅力不同的学生去讲解,比起天天听语文老师讲,真避免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
犹如吃油腻的食物一开始很解馋,可吃久了准会发腻,若换成萝卜青菜,会突然觉得新鲜,爽口,更有营养让学生带领学生多练多思,会彻底改变台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学生会有披一路风尘终达目的地的喜悦与成就感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让教师懂得转变角色,努力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绝非老师的独角戏,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讲,学生无疑就是认知的主体,就是学习的承担者,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胆地让学生一个个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引领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师在拾漏补遗的同时及时给予学生以肯定与鼓励,该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所在然而,在实际尝试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因为担心授课的学生把这个知识点没讲清,那个知识点没讲透,担心台下学生没听明白,就恨不得把刚刚交付学生的神圣的授课权利再剥夺回来,自己说是拾遗补漏,可一张口又滔滔不绝,恨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知识点都讲给学生殊不知,如此改革不彻底的课堂,教师吃力绝不能讨好,学生会因为你的不信赖而从此烦厌你的课堂教室是容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放手给学生一个大胆站讲台的机会,不要担心他们频频出错,也不要担心他们耗时低效,正是这种不断出错纠错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循序渐进,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
放手让学生去讲课,你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很优秀,只要教师给予他们以高度的信任与热情的鼓励,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与巧妙的点拨,他们就犹如天空中的星辰,是光辉耀眼的也许,有那么几颗星星确实会光色黯淡,那么我们身为教师也该深刻反思,是否离他们太过于遥远,而没有发现他们闪烁的光芒?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无须对学生生拉硬拽,让他们自己暴霜露,斩荆棘,努力抵达目的地这样勇于探索的课堂,才更能促进我们的课堂真正追求到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