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汉江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汉江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两种盐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NaH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C.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消耗盐酸体积的2倍D.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白色沉淀,而加入Na2CO3溶液中则产生白色沉淀参考答案:D略2. 实验室取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列反应:反应①:有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反应②: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743 K左右,得到KClO4和KCl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都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两个过程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相同D.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参考答案:D3.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参考答案:D4.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2 B.V1:V2=1:4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mol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 +H+ + H2O=Al(OH)3↓参考答案:A略5.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 V(NH3)=0.02mol/(Lmin) B. V(N2)=0.005mol/(Lmin)C. V(NH3)=0.17mol/(Lmin) D. V(H2)=0.03mol/(Lmin)参考答案:B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1.7g氨气是0.1mol,所以氨气的反应速率是因为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6.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A.新制氯水 B.液氯 C.氯气 D.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参考答案:AD略7.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混合气体,可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已知该电池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B.该电池工作过程中需不断补充CO和O2,CO2可循环利用C.负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D.该电池工作过程中有蓝色火焰产生参考答案:B8. 下列有关溶液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c(H+)=10-13mol/LB. 将pH=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C. 将pH=1的硫酸溶液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3D. 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由于氢氧化钡过量,所得溶液的pH>7参考答案:C9.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参考答案:C略10. 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 )A.电解法 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 D.铝热法参考答案:A略11. 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AlCl3 B.FeCl3 C.FeCl2 D.CuCl2参考答案:A【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金属和氯气反应时,氯气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态,变价金属和盐酸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盐和氢气.【解答】解:A、金属铝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A正确;B、金属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B错误;C、金属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C错误;D、金属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但是金属铜和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12.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NAC.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2.24 L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1NA参考答案:A略13. 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则它们必然( ) A.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B. 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 都占22.4 L D.具有相同摩尔质量参考答案:B略14.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仅通过物理方法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氯气 B. 淡水 C. 烧碱 D. 碘参考答案:B分析:没有新物质形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结合海水中的成分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解答。
详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属于化学方法,A错误;B、淡水通过海水的蒸馏、冷冻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物理方法得到,B正确;C、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属于化学方法,C错误;D、海水中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得到碘单质,通过化学方法,D错误答案选B15.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氧化银电极上的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B、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D、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参考答案:A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装置B中的四处 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蘸有淀粉一KI溶液②蘸有品红溶液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
图中夹持装置己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 P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处: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③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④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 (2)MnO2+4H++2Cl-Mn2++Cl2↑+2H2O (3)变蓝 褪色 先变红后褪色 (4)Cl2+2NaOH=NaCl+NaClO+H2O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每空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_(填“能”或“否”)参考答案: (1)U形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溶液)会沿开口端上升,即液面左侧下降,右侧升高(2)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和H2O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空气膨胀,引起红墨水(或品红溶液)在U形管中的位置左低右高(4)CaO+H2O===Ca(OH)2(5)CaO和H2O的能量之和大于Ca(OH)2的能量 (6)否18.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
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筒收集水,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 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参考答案:(1)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2)24 g/mol (3)偏小解析:(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2)水的体积为0.25 L,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氢气的质量为0.08 g/L0.25 L=0.02 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0.01 mol,因为1 mol Mg置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