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扶贫工作材料.doc
10页乡镇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ﻫ 东风傈僳族乡是506个省级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幅员面积为488.1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有3212户12968人,现有贫困村47个,贫困户2734户10800人,占全乡人口的83%境内有傈僳族、汉族、壮族、白族、彝族五种民族,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86.6%乡政府所在地东乐瓦房村,海拔1580m202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9元,人均有粮300公斤,乡财政收入23.41万元乡内生存环境恶劣、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社会教育程度低大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至今有1个村委会不通路,8个村委会不通,4个村委会58个村民小组不通电 ﻫ 二、扶贫工作情况“十五”以来,我乡扶贫攻坚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转变扶贫方式,由原来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通过我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先后完成了大长坪、闷龙河、麦叉拉、东坪、格克、东红的温饱村和整村推进项目 ﻫ (一)202X年完成大长坪温饱村建设(投入财政资金15万元)受益人口92户359人1)架设高压输电线路6.539千米;(2)维修乡村公路9.2千米;(3)科技培训600人次。
(二)202X年完成闷龙河重点村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1.27万元)受益人口78户278人 ﻫ 1、基础设施建设架设高压输电线1.89千米,低压输电线路0.89千米;40cm×40cm三面光沟渠2件 ﻫ 2、经济发展项目种植花椒578.8亩,核桃206.5亩;引进种羊83只;建设沼气38口,引进节能灶10口,进行经济林果栽培培训和畜种改良培训202X人次 ﻫ 3、社会公益项目修建阿拉坪小学篮球场一块567.3平方米;建立电视差转站2座;坡改梯80亩;阿拉坪水泥路(130米×3米)390平方米一条;茅草房改造30户(由市工行捐资改造);人饮工程500米 (三)202X年完成麦叉拉重点村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40.18175万元)受益人口142户553人 ﻫ 1、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大干箐、蚂蝗箐挡墙10道633.5立方米,维修东乐至麦叉拉公路17.5公里;新建下坪子、马潮落三面光水沟2件4540米,新建文史记人畜饮水一件5000米,受益142户553人; 2、经济发展:种植黄竹草50亩,花椒90亩; ﻫ 3、生态建设:建设8立方沼气30口; 4、科技推广:麦叉拉种养殖科技培训4期850人次; 5、村委会、学校微型水电机、电视接收器材2套,修建村委会文化室、地坪及水池。
(四)202X年实施治读坪整村推进项目(共投资22.926万元,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拨资金15万元,其他渠道资金3.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4.326万元)受益人口251户978人 1、中药材种植规划种植天麻202X塘3000m2,木香20亩,秦艽20亩202X年扶贫麻种培育户10户,户均扶持资金0.8万元,商品麻及木香、秦艽扶持12户,户均扶持0.2万元; ﻫ 2、饮水工程:埋设胶管6.2km,修建引水池2m3(2m×1m×1m),蓄水池8m3(2m×2m×2m)各一个; ﻫ 3、文化室公益项目建设:建设文化室土木结构六间145m2,购置文化设备一套; 4、科技推广由中药材协会牵头,开办中药材种植培训班,共开办4期培训304人次 ﻫ 5、项目建设简介牌一块 (五)202X年完成东坪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资金60万元)受益人口218户864人 ﻫ 1、公路项目:公路维修13.43公里,新修15.25公里,挡墙1210立方米; ﻫ 2、人畜饮水:共埋设胶管12850米;新建水池7个,112立方米; 3、街道及配套设施建设:街道建设1600平方米,街道配套设施(厕所)36平方米; ﻫ 4、科技推广。
科技培训11期202X人次,项目简介牌4块 (六)202X年完成格克整村推进项目(共投资32.82万元)受益人口315户1209人 ﻫ 1、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村道路9.6公里,水利工程两件:三面光水沟(0.3米×0.3米)10.62公里一件和三面光水沟(0.2米×0.2米)2.2公里一件,人饮工程一件共5公里; ﻫ 2、经济发展:引进优质稻种200千克,玉米种200千克; ﻫ 3、生态建设:推广沼气池21口; ﻫ 4、社会公益项目:新建微型小水电1座; ﻫ 5、科技推广:进行农户科技培训18期1550人次,项目简介牌4块; (七)安居工程完成情况受益690户2819人 (八)202X年东红整村推进项目(共投资91.8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75万元,自筹16.87万元)受益人口280户1191人 1、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三件,修建三面光水沟8.07公里,人饮工程三件共埋设饮水管18公里,配套水池103m3; ﻫ 2、经济发展引进优质玉米种2500公斤,推广种植1000亩,种植花椒425亩,引进种羊20只 ﻫ 3、生态建设。
推广沼气池55口,改建厕所一座 ﻫ 4、科技推广进行农户科技培训11期850人次,项目简介牌5块;扶贫工程开展以来,东风乡的基础设施、各村的村容村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扶贫项目的实施为东风乡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ﻫ 1、安居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群众不必为每年翻盖茅草房大费周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生产; ﻫ 2、人饮工程和三面光水沟工程的实施改变了饮水人背马驮的历史,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和群众的生活用水; ﻫ 3、科技培训增强了群众学科学,用科技的意识,增加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4、通村公路的修建,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成本格克未通路前材料成本加运费水泥600元/吨、瓦片1.1元/片,公路修通后水泥480元/吨,瓦片0.55元/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ﻫ (八)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乡党委政府进行了多次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了经济林果、畜牧业、烤烟、中药材等多种产业: 1、经济林果:1、经济林果:至202X年底全乡共种植经济林果3.15多亩,花椒种植面积1.12万亩,其中有7050亩已初见经济效益,核桃种植面积达5000亩,核桃产量达23吨;经济林果总收入达105.7万元。
ﻫ 2、畜牧业据统计,2007年大牲畜存栏7598头,出栏1252头,出栏率16%,产值63万元,山羊存栏53621只,出栏8732只,出栏率16%,产值88万元;生猪存栏12052头,出栏5587头,出栏率46%,肉产量164吨,产值170万元 3、中药材产业202X年11月初,东风乡中药材技术经济合作协会在治读坪村委会成立,协会以天麻产业为龙头,同时带动秦艽、木香、桔梗、黍断等中药材的发展2007年,全乡天麻种植户达301户,种植天麻10500塘,产出75吨,收入达810万元;在东坪、闷龙河、东红等村推广种植木香、秦艽500亩2007年乡政府加大了对天麻产业的扶持力度,投入财政资金15万元,采用滚动式扶持发展的方式,探讨扶贫开发的新模式,使我乡中药材产业有一个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环境,形成规模化发展道路 4、烤烟产业202X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达1120亩,交售烟叶3100担 三、2009年的重点工作“十一五”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牢基础,大兴科教,调整结构,开拓市场,保护生态”的经济发展思路,立足我乡农业、生物、水能和人力四大优势资源,作好三篇文章,着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
一是作好山里的文章,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农民为主”,立足“山”字,加大经济林果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力度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的实施力度;二是作好地里的文章,稳定烤烟生产面积,在提高单产和改进烘烤技术上下功夫;培育蔬菜产业,以满足鲁地拉电站建设和东风未来发展的需要;三是作好厩里的文章,发展好畜牧业这一传统产业,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加大畜种改良力度,提高出栏率2009年乡党委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ﻫ 1、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好新一轮的扶贫工作规划,统筹规划各领域的建设项目一方面加大对期纳到东风的县乡公路的扩建力度,争取上马路基加固工程;另一方面争取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实现通村公路硬化标准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认真实施好东红、东乐两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好经济林果、畜牧业、烤烟,大力培植中药材产业,引导协会和农户作天麻原种地保护工作,创新“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投入,在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争取更大的价值空间,努力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按照“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一代新型劳动者”的要求,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不少于200人 ﻫ 2、紧紧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和金沙江水能开发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好鲁地拉电站建设移民安置工作,今年1月31日鲁地拉103户456名移民全部搬迁至米汤地移民安置点目前鲁地拉移民安置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上马乡党委政府将抓住鲁地拉、观音岩电站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认真开展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东风傈僳族乡地处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扶贫攻坚、移民搬迁、恢复重建工作,实施好大长坪、闷龙河阿拉坪、治读坪、东乐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做好各村基础建设的合理规划,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着重解决好群众的“吃饭难、喝水难、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通讯难、用电难”这些根本问题 ﻫ 四、存在的困难由于东风环境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我乡的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主要表现在:1、由于水、电、路等因素的制约,有80%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还在温饱线上下徘徊,发展好山区经济,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难度较大,请求上级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好山区经济。
ﻫ 2、到目前为止,全乡仍有1026户4317人居住在茅草房和木楞房中,但安居工程已经不再实施,这些群众无力改善生活条件,请求省扶贫办对东风给予特殊关注,一方面能否继续安排山区实施安居工程;另一方面补助标准能否提高 ﻫ内容总结ﻭﻪ(1)乡镇扶贫工作汇报材料ﻭ 一、基本情况 ﻫ 东风傈僳族乡是506个省级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幅员面积为488.1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有3212户12968人,现有贫困村47个,贫困户2734户10800人,占全乡人口的83%ﻭ。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