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pdf
25页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0目标导航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目标解读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或功能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趣 知识精讲量 ,知识点0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器官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_,细胞U淋 巴 细 胞H-细胞|免 疫 系 统 卜|免疫细胞.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脾、淋巴结、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是启动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免疫细胞:淋巴 细 胞(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树突状细胞.巨喊细胞,等,r吞噬细胞 记忆丁 细胞骨眺中造.血干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 抗体(胸腺)|转移到淋巴器官抗原刺激记忆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浆细胞:抗体泪腺细胞、唾腺细胞:溶菌酶在 知识点0 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指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及时识别、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算,知识点0 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唾液中的溶菌酶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溶解、吞噬、消灭病菌第三道防线:;组成: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功能:杀死特定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特点: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非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Q能力拓展考点0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1)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人的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包含了主要的免疫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细胞等)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
所以,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还是免疫器官2)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T细胞成熟后,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及淋巴循环2 .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是启动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1)淋巴结遍布全身各处,通过淋巴管串连,组织液经过多级淋巴结的过滤后才能回到血液循环淋巴结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淋巴组织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等2)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3)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胃的左侧,是血液的过滤器,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场所,巨噬细胞除去细菌、残骸及破损的红细胞而过滤血液,淋巴细胞消灭入侵的微生物;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和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又称黏膜免疫系统,在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扁桃体、阑尾等部位均可见小肠黏膜层绒毛细胞之下散在分布着一团团的小细胞,即肠道集合淋巴结,称为皮氏小结,是黏膜系统识别外来抗原的主要场所二、免疫细胞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包括粒细胞(粒细胞又可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三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细胞等,它们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这些造血干细胞一部分在骨髓中继续发育形成B细胞,一部分进入胸腺后分化发育成为T细 胞(T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它们大部分很快死亡,只有小部分转移到淋巴器官中受抗原刺激后,能进一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及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1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根据细胞功能及膜表面的标志将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 细胞和N K 细胞T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 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 细 胞(又称杀伤T细胞)辅助性T细胞,简称T h 细胞,占T细胞总数的5 0、7 0%,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辅助T c 和 B 细胞行使免疫应答功能和巨噬细胞活化的功能艾滋病病毒能特异性破坏T h 细胞,导致患者免疫系统瘫痪细胞毒性T 细胞,简称T c 细胞,占T细胞总数的2 0 3 0%,它们能直接攻击进入体内的异体细胞、带有变异抗原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等T c 细胞接触靶细胞后,能够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诱发靶细胞凋亡调节性T细胞:简称T r 细胞,数量较少,能够抑制免疫应答,使免疫应答的程度不至于过于强烈N K 细胞具有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能力。
B、T 细胞主要功能是消灭外来入侵物2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通常指体内具有吞噬功能的一群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游离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及进入各种组织后发育而成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能够吞噬外来入侵者,也能吞噬人体衰竭的细胞,还是一类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前体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不同的祖细胞,但是对其发育过程目前尚了解不多树突状细胞分布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和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枝;树突状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弱,但细胞表面积大,且有丰富的M I C I I 类分子,所以捕获抗原和递呈抗原的能力很强.树突状细胞有运动能力,所以能在体内搜寻罕见的特异性T细胞经递呈抗原,因此树突状细胞在启动免疫应答方面有重要的意义B 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它免疫细胞,故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 C)三、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1.细胞因子: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淋巴因子指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一类,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多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淋巴细胞借助淋巴因子对邻近或远离的靶细胞产生作用,这与抗体的作用相平行,是实现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的途径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都可以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这样一大类因子已发现的有上百种,统称为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各种生长因子等许多细胞因子是根据它们的功能命名的,如白细胞介素(I L)、干 扰 素(I F N)、集落刺激 因 子(C S F)、肿瘤坏死因子(T N F)、红细胞生成素(E P O)等2.抗体: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 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
抗体按其反应形式分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调理素、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按抗体产生的来源分为正常抗体(天然抗体),如血型A B O型中的抗A和 抗B的抗体,和免疫抗体如抗微生物的抗体按反应抗原的来源分为异种抗体,异嗜性抗体,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按抗原反应的凝集状态分为完全抗体I g M和不完全抗体I g G等3.溶菌酶:泪腺细胞、唾腺细胞分泌溶菌酶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肱聚糖的碱性酚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B-1,4糖昔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 N A、R N 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合体,使病毒失活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乳汁等液体,以及微生物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典 例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脾、淋巴结、扁桃体和胸腺等属于免疫器官,肝脏不属于免疫器官。
故选D典例2】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疫苗 B.免疫球蛋白 C.干扰素 D.溶菌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淋巴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等)、抗体(免疫球蛋白)、溶菌酶这些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综上所述,疫苗不是免疫活性物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典例3】人体的免疫细胞在抵御病原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记忆细胞 B.B淋巴细胞 C.神经细胞 D.T淋巴细胞【答案】C【解析】I免疫器官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一|1|免 疫 系 统1 I免 疫 细3._.1|T细 胞|-r-淋 巴 细 胞-1|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考点0 2 免疫系统的功能一、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是指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1.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抵抗各种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否则人类无法生存防御功能正常时,可以帮助人们抵抗疾病若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如:细菌、病毒反复感染等;功能过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2.排斥异体器官和细胞异体器官移植时,常发生免疫排斥。
二、免疫自稳免疫自稳是指机体及时识别、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在人体不断产生新细胞的同时,也有许多受损、衰老、死亡的细胞,正常情况下及时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便维持身体的组织更新,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这些细胞在体内大量堆积,就会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的环境自稳功能失调时,会误把正常的细胞清除掉,引起组织损害,称为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三、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机体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身体时刻都在制造新生细胞,在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干扰下,会产生一些突变的细胞,它们没有正常细胞的功能,若没有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它们可能会无止境生长,最后可能演变为肿瘤(如:各类良性、恶性肿瘤等)当监视功能低下时,肿瘤发生几率会大大增加典 例1】某位患者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与患者免疫系统某项功能异常有关这项功能是()A.免疫识别 B.免疫防御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即可正确答题,属丁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防御性保护作用;(2)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3)免疫监视指机体清除和识别突变的细胞解答】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属于免疫自稳综上所述,C正确,A B D错误考点0 3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