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八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粤沪版备课讲稿.doc
5页学习资料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八下)第六章 力和机械6.1 怎样认识力1、力( 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单位是:牛顿 ( 简称:牛 ),符号是 N1N 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第一步:校零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四步:读数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6.3 重力10、重力( 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 G= mg (公式中 G 表示重力,单位是 N,m 表示质量,单位是 Kg)g=9.8N/Kg ,含义: 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有时取 10N/kg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15、滑动摩擦力( 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粗糙表面、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 (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精品文档趋势17、滑动摩擦力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拉弹簧测力计要水平、匀速直线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一定,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0、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2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④用滚动代替滑动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2、杠杆: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支点( 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4、力臂( L ):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25、杠杆上有二个力,分别是动力(F )和阻力( F )12二个力臂,分别是动力臂(L 1)和阻力臂( L 2)26、杠杆平衡: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27、杠杆的平衡条件: F · L=F ·L2(公式中: F112的单位是 N ,L 的单位是 m)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 F2 的几分之一28、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要保持水平静止钩码的重作为作为动力( F1)或者阻力( F2 )29、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 动力小于阻力如:撬杠,起子,铡刀,手动抽水机)特点: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 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 动力大于阻力如:钓鱼竿,筷子,手前臂)特点: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 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臂, 动力等于阻力如:天平)特点为: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6.6 探究滑轮的作用30、滑轮分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31、定滑轮:( 1)使用时滑轮轴位置固定( 2)特点:不省力,拉力 F= G 物,可改变拉力方向(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学习资料32、动滑轮:( 1)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 2)特点:省一半的力,拉力 F=( G 物 + G 动 ) /2 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要匀速竖直向上。
4)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 倍的杠杆33、滑轮组( 1)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滑轮组省力判断: 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 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公式: F=( G 物+ G 动 ) /n(3) 根据要求绕滑轮组,先确定绳子拴在哪一个滑轮:奇动偶定第七章 运动和力7.1 怎样描述运动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 1)判断物体否运动时被选作参照的物体, 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3)运动: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4)静止: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3、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叫做运动的相对性4、运动的普遍性: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6、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②相同的时间比较所走的路程7、速度( v)(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sv( 3)速度公式: t( 4)公式中: S 表示路程,单位: m(Km)t 表示时间,单位: s(h)v 表示速度,单位: m/s(Km/h)( 5) 1m/s=3.6Km/h( 6)速度公式应用:求速度: v=s/t求路程: s vt 求时间: t=s/v( 7)测量速度实验: 测量路程 s 和时间 t,用公式 v=s/t 算出速度。
精品文档( 8)人步行的速度: 1.4m/s,自行车的速度: 5m/s 8、机械运动分类( 1)按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速度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9、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0、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1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1)小车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放下: 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 2)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3)推理: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 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2、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实验不能用实验验证 4)不受外力时: 原来静止的要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3、惯性( 1)物理学中, 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4)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现象: 汽车启动—向后倒; 汽车刹车—向前倾;安全带;安全气囊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14、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15、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学习资料16、物体受平衡力,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17、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18、力和运动关系(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8.1 认识压强1、压力( 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 2)压力大小: 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 F= G)( 3)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强( p)(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 3)压强公式:( 4)压强单位: Pa(帕) 1Pa=1N/m 23、压强公式应用pFS求压强:求压力: F=PS求受力面积: S=F/P注意: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时:F= G;S 表示受力面积(接触面积—最小的面积)4、增大压强方法:根据公式 p=F/s 可知:增大压力 F 或者减小受力面积S,可以增大压强。
例:刀口锋利、啄木鸟嘴尖、老虎牙齿尖、钉子尖5、减小压强方法:根据公式 p=F/s 可知:减小压力 F,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例:书包带很宽、重卡车很多宽大轮胎、铁轨下铺枕木、雪撬很宽、坦克用履带8.2 研究液体的压强6、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7、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作用, 液体具有流动性精品文档8、压强计: 测量液体内是否有压强, 和测量液体内压强的大小 ----U 型压强计9、液体内压强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10、液体内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4)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11、液体内压强计算公式:12、液体内压强公式应用:(1)比较压强大小:比较深度 h、比较液体密度ρ(2)计算液体内压强:pghpphgh计算深度:g计算液体密度:( 3)计算液体内压力: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