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讲一颗印、白族民居、傣族竹楼.pptx

80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562198
  • 上传时间:2017-06-2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0.80M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传统民居,第九讲.一颗印、白族民居、傣族竹楼,西南部地区 地理情况:云南地区基本上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几中在夏秋 代表建筑:竹楼 吊脚楼 天然条件的不同使热带雨林的云南傣族民居采用了竹楼形式,建筑以木柱承重,四周竹墙整个房屋架空,以利通风隔潮 竹楼外形朴素自然,很少装饰用竹子编成开缝的墙透风,又排除了炫光房屋架空离开地面,空气可以由地板下面流通进来吊脚楼(主要是在四川、鄂西南、 湘南)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干栏式建筑又有所不同干栏式建筑为全悬空,吊脚可称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整体风水布局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吊脚楼形式,包括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屋起吊式等吊脚楼一般底层用来堆放物品,二楼住人二楼设有厅,用来接待客人,三层的吊脚楼,除在三楼设起居室外,还有隔出来的小间用来储存粮食或物品。

      吊脚楼,四川达县住宅,湖南西部村落鸟瞰,9,干阑式建筑,南方滨水岸的地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及广东南部近海地区大量使用西南少数民族的干阑建筑的主要类型a,b,c,d,10,a. 云南傣族的竹楼,,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民居,,,,13,竹楼—干栏式住宅,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由于傣族竹楼的代表性,现在的竹楼一般都指的是傣族竹楼,又称傣家竹楼由于云南傣族聚集地盛产竹子,故住宅的梁、柱、楼板和墙全都用竹竹楼”下层架空,畜养猪牛,楼上才住人,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竹楼”屋顶近似歇山式,脊短坡陡,全屋轮廓变化丰富,光影错落,朴素自然,极富生活情趣傣族竹楼“竹楼”下层架空,畜养猪牛,楼上才住人,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竹楼”屋顶近似歇山式,脊短坡陡,17,b.云南景颇族的干阑——长脊短檐,山面山尖的屋顶部分挑出较深,可以使墙面少受雨淋、而檐短又可多接纳阳光18,c. 广西壮族麻阑——广西僮族的干阑称为“麻阑”,麻阑的特点是底层已接近普通房屋的层高,四周封墙,用来养牲畜19,d . 船形干阑——屋顶为半圆形的“架空船形屋”有高栏及低栏两种,高栏地板距地面约2米这个空间可用来养牲畜。

      低栏距地仅0.5米左右它是以竹木为骨架,上覆茅草,屋形如船20,,,21,,,一颗印,什么是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称为“一颗印”一颗印”无论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也能简朴,千百年来是滇池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随着城市的改扩建,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已经越来越少一颗印布局,1、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一颗印布局,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

      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一颗印布局,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罄墙高耸,宛如城堡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7、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云南一颗印:1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2构造——金包银,内为穿斗式3类型:游春:正房常为楼高,下有前廊称游春宫楼:上下皆有廊跑马楼:正、耳、倒座各处皆为楼房,且均有前廊,于是楼上各廊相接,环行无阻,称为跑马楼三间四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二间明三暗五:正房三间加暗室两间,云南一颗印,,,,,,,,,,,,白族民居,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 上的承袭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 色。

      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 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 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建筑材料,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 ,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白族民居特色,白族民居基本构成单元是坊,即一个三开间、两层楼的房子楼下三间中间明间是待客和祭祖的地方,两边的次间是卧室楼上三间一般敞通,中间通楼梯民居正房大都坐西朝东,由自然环境决定,当地长年刮西风或南偏西风,正房东向可以避风为了防地震,屋顶都采用硬山顶式房屋底层前面出一步架的廊子,叫“出厦”廊子较宽,可避雨汉白结合的特点:木构架,墙体只作围合用,有土墙或金包玉作法(外砖内土)装饰装修包括外墙和室内,包括后墙面、山墙面、照壁、大门、屋顶、柱子、门窗、天花,以及家具、器皿、帘、盆景、铺地、花坛、水池等白族民居形式,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 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三坊一照壁,三座两层三开间的房子,分别构成主房和两边厢房,一照壁即影壁,中间是大开井大门在厢房楼下,一般在东北角,门里是出厦走廊大门为“有厦式门楼”,门楼檐边起翘,檐下做斗拱装饰,木装饰,或石灰泥朔门楼有三叠水等形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即由四坊围合成四合院,中间是大天井,四座坊的拐角处又围成四个小天井,构成四合五天井四个小天井称为“漏角天井”四坊多为三间二层(厢房、下房也有一层的),但正房一坊的进深与高度皆大于其他各坊,其地坪也略高,多朝东、南在四个漏角小天井中必有一个用于大门入口,里面与漏角天井相通,设门楼,亦多朝东、南四合五天井,,,装饰一,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卷草、飞龙、蝙蝠、玉兔, 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 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 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装饰二,"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 ,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装饰三,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明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显得富 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装饰四,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 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种花爱花是白 族的传统美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