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北京认知实习报告.docx
22页北京认知实习报告北京认知实习报告认知实习报告乘着北上的列车,在大三的暑假,第一次以建筑学生的身份期待着北京 这个城市不同于往日与同行者的游离感觉,与同系的同学一起调研交流,为我 补足了我在解读建筑时的缺失真正举起相机,拿起速写本的时候,感到一种莫 大的兴奋 这其实是第三次去北京,但是此次旅行我却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城市文化 在艺术品中演绎艺术—国家大剧院第一天就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高 46.68 米由法国建筑师保 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 体大师之作总是充满争议,在真正置身其中之前我大抵是抱着一些批判的 想法的,觉得与环境不协调、美观大于功能但是现在我才知道,没到实地 考察是无权评价的 走过公园,穿过一个茂密的树林,映入 眼帘的国家大剧院在外貌上就给人以强烈 的震撼感她犹如一颗巨蛋屹立在波光粼粼 的水面上!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 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 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 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 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 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国家大 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 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 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建筑的大气以及建筑 师的独特思维构想令人折服 据资料记载,国家大剧院总占地面积 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 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 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 万平方米总投资 额26.88 亿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 构壳体和内部 2416 个坐席的歌剧院、2022 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 个坐席的戏剧院、公 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 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 度为212.20 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 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 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 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 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 35500 平方 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 剧院高46.68 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 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地下的高度有 10 层楼那么高,其 60%的建筑在地下。
工程于 2022 年12 月13 日开工,于2022 月建成大剧院内有三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 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公共大厅的地板铺着 20 多种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的名贵石材,公共大厅天花板由名贵木材拼贴成一 片片“桅帆”,木质的红色深浅不一,明暗相间来自法国的著名画家阿兰博 尼用超过 20 种不同的红色点染大剧院的各个部分整个大剧院的墙面丝绸 铺设面积达到4000 平方米 大剧院共有五个排练厅,位于三个剧场之间,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使 用一个大排练厅主要用于合成排练;两个中排练厅一个主要用于舞蹈排练, 一个用于乐队排练;两个小排练厅主要用于分部排练 大剧院设有集中音像 制作中心,有大录音棚一间、同期录音演播室一间,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 像后期制作室大剧院设有一间大绘景间,设置布景吊挂和绘景设备,还设 有布景、道具整修间和布景仓库,以及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2 一进入场馆,为建筑的光影所折服在这里,有水之折射出现的波光国家大剧院的入口是在水面之下的, 透过水面和天花板的玻璃,光线被缓缓折射下来水是永远在流动的,所以 光线随着水的波动,仿佛被被赋予了慵懒的生命。
整个入口通道变得别有魅 力,连墙体材质给人的感受也改变了,深灰色的稳重中多了一份悠闲 在这里,有地面反射形成的倒影大理石地面很神奇,它可以把物体倒 映在自己的身上,再讲自己的纹路烙印在倒影上所以不只是建筑,所有置 于其上的东西,都存在于另外一个倒错的世界在与白色的结构交汇时,形 成了一个纯净到极致的世界 在这里,有各种点状带状的灯光星罗棋布这些光源被建筑师用格栅、 玻璃或是编织的介质把光线过滤得暧昧,使得整个建筑的光线被赋予了生命 接着让我震惊的是国家大剧院中结构部件的精巧那些构件精致而纤细, 在整个环境中不显得强硬支撑构件与地面交接的节点看起来举重若轻有 些非结构作用的绳索,不是固定的,在撞击下会轻微摇晃,把光线过滤得让 人双眼迷离 保罗安德鲁运用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 够讲数种材质放在一起仍然显得和谐理性,尽管这些材质有不同的纹理色彩 每一个视角都像是不同的画作,不同的风景演(本文来自:WWw.DXF 本站:北京认知实习报告)绎出同样的气质,随手拍 下的照片都会成为让人拍手叫好的摄影作品,这就是大师之作 什么是建筑?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说: “是清晰地表达人的最高尚的情操, 他的热情,他的人性,他的信仰,他的宗教。
建筑曾经是那样的从什么 时候建筑不再是那样了?城市研究大师芒福德把欧洲建筑形式和城市内容 变化的时间划定在15-18 世纪之间,从那时候起,一种新的文化特征在欧洲 形成这种现代城市形式和内容产生的来源是,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新的观 念形态,新的国家政治结构城市建筑不再关乎审美或情感,而是对社会秩 序的解释,建筑也总是超越功能的,是建筑的形式给人们以经验,赋予城市 以结构 我流连于国家大剧院之中,忘乎 所以地学习着我说听过却鲜少应用 的那些手法,在环境中真正地去体会 大师设计手法的意图所在在这个学 习过程中,不禁开始对接下来的行程 更加向往 大北京—北京城市规划馆北京是让人迷失却不会让人迷路的城市以故宫中轴线为中心,正南北 的朝向,北京有着由来已久的方正的城市规划北京人问路从来不说前后左 右,只说东西南北,概因北京道路笔直,不存在太多方向暧昧的道路 北京市一个太大的城市,8000 平方米的展厅不足以说尽北京的种种 在北京城市规划馆里,展示了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 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 城规馆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详尽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全景 风貌,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
其中历史部分主要由北京古城变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故宫实木 大模型展区和多媒体数字影片《不朽之城》组成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 实物等史料,以及多媒体数字影片和各种模型,反映了北京城的起源和历史 演变发展过程,详尽展现了自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格局同 时重点反映了包括北京故宫皇城在内的北京旧城多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 史沿革和保护规划 当代北京城市规划展区主要包括北京历次总体规划介绍;北京市“区县 规划建设展览”;北京城市交通、环保、水务、建筑节能等专题展区和北京 奥运场馆规划建设展区等回顾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北京总体规 划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情况介绍了北京各区县规划建设的情况和发展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全面介绍和展示了中国首都北京的交通、环保、建 筑节能和水务等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美好前景详细介绍了2022 年北京奥运会总体规划、场馆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 未来北京规划建设发 展目标展区主要包括《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2022 2022年)》展区;北京 城市规划大模型和多媒体 数字立体影片《新北京》 等,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 导,从多个专题和多个层 次全方位介绍了未来北京 规划发展的宏伟目标。
北 京规划大模型和多媒体影 片直观地展示了未来北京的现代化风采 北京,北京—从故宫到爨底下村我从展览馆鸟瞰了整个北京的规划但是无法了解真正置身其中的尺度 于是我们从北京城的中心故宫,走过前门大街,参观国家博物馆,游览清华 北大,逛过南锣鼓巷,经过鼓楼后海,远赴爨底下村这些地方才让我感到 北京的宫殿、北京的街巷、北京的村落,那些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群所 经历的尺度 故宫,是皇城,是北京的中心,更是古代明清时候整个大中华的中心, 他的恢弘气势让我感到一股正气袭来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 年,1420 本竣工,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 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 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 9999 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 多座,房屋有980 座,共计 8707 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 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 米,长3400 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 墙外有 52 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 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 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 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 宫建筑群的屏障 在故宫,结合学期所学的 中国古建史,把一个个学习到 的知识对号入座,加强了对这 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 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 米,全长787 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 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 740 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 25 片旧城保 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 乾隆十五年(1750 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它是中国唯一完 整地保存着,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 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 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 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 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 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所辖这里保留了丰富的历史痕迹明代 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 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七十三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古碾、古 磨、古井、古庙使人们感悟历史,感悟苍桑,信步其中,如品陈年老酒爨 底下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而漂亮,雨过天晴 各色石板映射出迷人之彩而院内多用方砖铺地,夏天不热,冬天不凉,走 路不滑,还可调解院内湿度地下则建地窖用以储存蔬菜、果品,因可用气 孔、窖盖儿调解温度,罗卜、土豆等能储存数月地面上,镶嵌外方内中央 有圆洞的六个石窝,,到秋季,六个等距离对称的石窝内树起六根带叉木桩, 搭放荆芭,上晒粮食,下可行人粮食晒干下棚,将木桩拔掉,既方便又漂 亮,可谓:构思巧妙爨底下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 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 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建筑设计,建筑与设计—美术馆作为建筑学学生自然也关注艺术与设计,虽然我们的焦点或许是美术馆, 但是艺术也会成为建筑设计的启蒙与灵感 我们参观了红砖美术馆、今日美 术馆、鸿坤美术馆以及中央美术学 院美术馆。
此次北京之行我最喜欢的建筑 莫过于红砖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地 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 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