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护层工作面抽放巷布置层位初探.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3084713
  • 上传时间:2021-08-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保护层工作面抽放巷布置层位初探 摘要:本文对保护层工作面抽放巷的布置层位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几种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抽放巷层位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保护层 抽放巷 层位 1、问题的提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为防止突出事故的发生,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开采保护层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具有经济、简单等优点,是国内外公认的主要防突措施 大淑村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煤层为2#煤(大煤,以下称“2#煤”)、4#煤(野青煤,以下简称“4#煤”), 2#煤为突出煤层,具有突出危险,4#煤层为非突出煤层为解决2#煤的突出问题,大淑村矿选择了开采保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选择无突出危险的4#煤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以释放2#煤的瓦斯,并在保护范围内对应开采2#煤层4#煤和2#煤均为走向长壁布置4#煤在回采时采用一进两回的通风方式,其中一条溜子道做运输巷,一条运料巷兼回风巷,一条抽放巷做专用回风巷三条巷道均布置于4#煤中,抽放巷与运料巷之间留设20m左右煤柱,与上一个工作面采空区留设3—5m的防水隔离煤柱。

      此20m左右的煤拄作为设计损失在短时期内不能回收,而且由于4#煤留有煤柱造成2#煤在对应的区域内没有受到保护,在布置2#煤工作面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2、保护层开采后应力分布分析 开采保护层是各国采用的防止突出的主要区域行措施开采保护层后,对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起到保护作用,是突出危险煤层消除或减小突出危险性,从而达到防止突出的目的 保护层开采后,由于周围岩层及煤层发生移动,引起岩层压力重新分布,采空区上方形成自然平衡拱,压力传递给采空区以外的岩层承受,对周围的威严和煤层产生采动影响,在其顶板形成三个受影响的地带: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在其底板也形成卸压带,如图1所示在冒落带内的煤层,瓦斯完全释放到采空区内裂隙带内的煤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采动裂隙,由于煤层卸压透气性显著增加瓦斯在压差的作用下,大量流向开采煤层的采空区 保护层距开采煤层愈近,流向采空区的瓦斯量愈大如果在这些煤层(或顶底板岩层)内开凿抽瓦斯的巷道,或者向煤层打抽瓦斯的钻孔,瓦斯就向两个方向流动:一是沿煤层流向钻孔或巷道;一是沿层间裂隙流向开采煤层的采空区弯曲下沉带远离开采煤层,可以直达地表,呈平缓下沉状态,岩层的完整性未遭破坏,无采动裂隙与采空区相通,瓦斯一般不能流向采空区。

      3、抽放巷位置的选择 保护层工作面回采后,上覆岩层会产生三带(即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如果抽放巷布置的过低,巷道位于采空区冒落带与裂隙带之间,由于巷道与大裂隙相通,会增加采空区的漏风,抽放的瓦斯流量很大但浓度很低以至效果差,还会造成采空区煤炭自燃;如果巷道布置的太高,巷道位于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之间,这样由于沟通裂隙少,会造成瓦斯浓度高但流量小的后果,其效果也不好,只有将巷道布置在合理的位置效果才会好 抽放卸压区瓦斯的原则一是要充分利用层间裂隙缩短瓦斯流程,减小流动阻力,使瓦斯及时被抽出;二是防止瓦斯沿垂直裂隙流入采空区,起到拦截下泄瓦斯的作用 保护层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岩层卸压和瓦斯变化保护层层位与开采层间距的上限和下限确定,与层间距的大小、开采层厚度、层间岩性、倾角等均有关系 根据峰峰集团公司开采保护层的经验,保护层层位的确定主要与开采层的间距有关,而该间距由保护层开采后引起的卸压范围所确定保护层开采后引起的卸压范围主要与保护层的煤层厚度有关 根据各煤层突出危险程度,峰峰集团各矿一般选择无突出危险的4#煤作为保护层开采 根据保护层开采后应力分布状况、开采保护层后在矿井 抽放巷布置有以下几个方案: 方案1:布置在无突出危险的4#煤中; 方案2:布置在距4#煤7m左右的一座煤层中; 方案3:布置在2#煤层和4#煤之间的白岔口砂岩处; 方案4:布置在2#煤层顶板的细粒砂岩中。

      4、抽放巷位置比较 4.1抽放巷布置在无突出危险的4#煤中 这种布置方法也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法,布置方式为:在4#煤层中布置溜子道、运料巷和抽放巷,抽放巷通过小石门与运料巷联系,抽放巷与运料巷之间存在20m煤柱在回采中由于要保留煤柱而造成既丢失煤炭又在被保护煤层留下未被保护区域 4.2抽放巷布置在距4#煤7m左右的一座煤层中 这种布置方式为:在4#煤层中布置溜子道和运料巷,相邻工作面留设3—5m防水隔离煤柱;抽放巷布置在一座煤层中,通过小石门与运料巷联系在4#煤层中没有煤柱,不丢失煤炭,预计提高4#煤和2#煤的煤炭回收率率20%;在被保护煤层中也不存在未被保护区域,但是由于距离开采层比较近(间距仅7m左右),从而易引起巷道变形垮落,使得巷道损坏而失去作用,如在巷道中布置抽采管路也会损坏不能回收,造成浪费 4.3抽放巷布置在2#煤层和4#煤之间的白岔口砂岩处 这种布置方式已经在阳泉矿务局使用多年,亦即顶板走向岩石巷道布置方式为:在4#煤层中布置溜子道和运料巷,相邻工作面留设3—5m防水隔离煤柱;在4#煤层至2#煤层之间选择距离4#煤层24~25 m、距离2#煤层12 m左右的白岔口砂岩作为顶板,沿工作面走向垂直工作面开采线掘一条贯穿全工作面长度、断面为5~6 m2的岩石巷道,使巷道始终处在工作面前方而不被破坏,服务于全工作面开采期间。

      在巷道中布置抽采钻孔,安装瓦斯抽采管路;将巷道口密闭,安装瓦斯抽放管对巷道和钻孔同时进行抽放 这种布置方式使得抽采巷道位于保护层和被保护层之间,在矿井通风负压和管路瓦斯抽采负压的共同作用下,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绝大部分在未到达保护层之前即被截住,只有少量的进入保护层的采空区中,因而提高了抽采量和抽采率,再者,在巷道布置的抽采管路还可以回收重新使用 根据阳泉矿务局的经验,这种方式瓦斯抽采量平均可达到60m3/min以上,抽采邻近层涌出瓦斯可达90%以上 这种布置方法彻底杜绝了煤炭丢失和留下未保护区的隐患,其唯一的缺点是全岩掘进施工比较困难,成本较高 4.4抽放巷布置在2#煤层顶板的细粒砂岩中 这种布置方式与第三种布置方式类似,只是位置不同它是将巷道布置在距离2#煤顶板5m左右的岩石中,以碳线砂岩为顶板,距离保护层4#煤42m左右 这种布置方式的缺点除了第三种布置方式所具有的缺点外,还有因抽采压力和矿井通风负压不一致而导致抽采效果差的缺点 综合上述,各方案优缺点见表1 5、抽放巷层位选择的原则 综上所述,抽放巷布置的层位有多种多样,抽放巷层位的选择有以下原则: 5.1要尽量减少并消除在被保护煤层中留有未保护区域; 5.2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卸放瓦斯,最大限度的释放被保护层内煤体中富含的瓦斯; 5.3要保证抽放巷在保护层工作面整个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完整,并发挥作用; 5.4要有利于抽放巷内安全设施的回收,以重新复用,减少投入。

      5.5要尽量减少煤炭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抚顺矿务局,阳泉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煤矿抽放瓦斯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 [2]尚书海,赵军凯,付京斌.峰峰煤矿瓦斯煤尘防治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3]包剑影,苏燧,李贵贤.阳泉煤矿瓦斯治理技术.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郝永军(1973—— ),男,河北廊坊人,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冀中峰峰集团大淑村矿矿长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