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计划与教案.docx
31页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计划与教案教 学 计 划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分主题编排全册共分10个主题分别是你打预防针了吗;呵护肠和胃;谨防实物中毒 ;我们去爬山;居室卫生有讲究;消防安全行;远离烧烫伤;我是小小包扎员;植物朋友告诉你;走进奇妙的网络世界以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为主,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懂得远离危险,防范伤害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通过本学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了解生命的起源,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常识;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三、教学措施1. 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2.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3. 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四、教学进度:你打预防针了吗 2课时呵护肠和胃 2课时谨防实物中毒 2课时我们去爬山 2课时居室卫生有讲究 2课时消防安全行 1或者2课时远离烧烫伤 1或者2课时我是小小包扎员 1或者2课时植物朋友告诉你 1或者2课时走进奇妙的网络世界 1或者2课时31 / 31第一课、你打预防针了吗教学目的:1、通过上网查找,了解有关保护身体的方法 2、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教学重点1、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学生活动:1、阅读2、小组交流——我知道了什么?我还了解了什么? 3、汇报:我知道了哪些预防针的秘密? 二、新授: 1、了解疫苗(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2)问:疫苗有什么用?你知道哪些疫苗? (3)讲解:疫苗,有的用注射的方法,有的用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内,帮助人们抵抗传染病的侵犯 (4)借助介绍: 2、知道预防针很重要 (1)提问:你知道怎么预防吗? (2)讲述:不去人多的地方,坚持锻炼身体,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方法 (3)出示课件3、勇敢地打预防针 (1)出示课件——计划免疫卡(2)提问:从卡中,你又了解了什么?(3)讨论:怎样才是勇敢的打好预防针? (4)学生汇报(5)小结第 二 课 时过 程 设 计一、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预防针的秘密? (学生汇报,老师记录)二、学生讨论、分组 1、确定本组研究的主题2、小组分工合作三、学生活动 1、上网查找 (1)学生自由组合,分好工,明确主题(2)学生活动——查找2、将自己查找的东西制作成可展示的物品小组内分工与合作完成3、展示自己或本组的作品,学生评价(1)各组派代表战时(2)学生评价4、总结反馈 你打预防针了吗预防很重要:不去人多的地方 坚持体育锻炼打预防针须知: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预防接踵禁忌症 打完预防针后板书的设计在于集中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第二课、呵护肠和胃 教学目的 1、通过食物在体内的运动,了解肠胃的功能2、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知道保护胃的方法3、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教学准备:1、课件2、人体模型课时安排:两课时第 一 课 时一、质疑导入:1、通过学习科学的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肠胃的秘密二、新授:1、认识肠胃及消化器官(1)你知道你的肠胃在哪里吗?1、通过对人体模型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较好地了解人体的相应的器官2)出示人体模型,问:你认识哪些器官? (3)学生活动——找出自己认识的部位,每一个部位有什么特点?(4)借助介绍: 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肛门(5)学生活动——两人一组,了解肠和胃2、了解胃等消化器官的作用(1)出示课件——一粒豌豆的旅行(2)提问: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知识,生动、形象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讲豌豆的旅行3、质疑:关于肠胃,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三、作业布置4、让收集生活中的关于胃的知识,有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第 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提问: (1)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胃的秘密?(2)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新授:1、了解吃出来的胃病(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3、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胃病的根源,从生活入手了解自己的活动。
2)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3)讲述:生活中的胃病,有很多是人吃出来的,可见,胃病跟人的饮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知识测验:1)你的胃部反酸吗?2)你的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吗?3)你饭后打嗝,口臭吗?2、知道护胃的方法(1)提问:你打算怎么保护你的胃?(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3)讨论:怎么保护胃 1)饭后“五不宜” 2)打响保胃战 3)做做健胃操 4)远离“脏手病”三、巩固、反馈1、总结本课内容2、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第三课、谨防食物中毒教学目的:1、在情境体验中,初步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及其危害2、 让学生了解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知道食物中毒后简单的自救方法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毒的危害,了解如何防止食物中毒,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课件演示、讲解2、学法: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教学流程设计:情景导入—探究学习—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图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出示课题:谨防食物中毒二、数据统计,加深认识1、出示中毒事件(课件播放部分图片)(1)看课件(2)看课件(3)看课件2、学生谈感想3、教师小结:食物中毒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第二课时一、自主探究,辨析导行1、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讨论: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2、 小组汇报交流3、 教师补充并总结(课件播放图片)(1)吃剩的饭菜放久了,会被致病细菌污染,发生变质,发生中毒事件,这一类的中毒称之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板书) (2)、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往往会残留农药,食物受到这些化学成分有害物质污染,进入体内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我们把这一类中毒称之为“化学性中毒”(板书)还有人为因素,例如:染色馒头、瘦肉精、化学火锅,毒血旺等等3)、河豚、发芽的马铃薯、生豆角、毒蘑菇等都含有毒素这些称之为“动植物性食物中毒”4、 怎样预防?凡是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健康损伤都是很大的,轻的可损伤肠、胃,严重的还会损伤肝、肾等器官,有的还可能留有终身的病根——后遗症更甚者危及生命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严防食物中毒怎样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如何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避开这些危害呢?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预防食物中毒?(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投影)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板书:注意卫生)②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板书:仔细辨别)③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④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发芽的马铃薯、生豆角、毒蘑菇等(板书:坚决不食)⑤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⑥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⑦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5、学会自救师:预防固然关键,但是万一出现中毒如何自救呢?(1)学生思考并交流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投影)a:自我催吐法b:大量饮水法c: 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尽快去医院就诊二、联系生活,拓展应用(课件播放)1、妈妈,今天买了丽丽最爱吃的草莓,鲜艳的红草莓还戴了顶绿草帽,可诱人了,可是洗完草莓后的清水变成红色的了,请问:还能吃吗?为什么? 2、生食、熟食混放会引起食物中毒吗?3、隔夜的凉米饭用开水泡过后能否继续食用?4、变质的食品经高温消毒后是否可以继续食用?5、 喝刚挤出来的牛奶会引起食物中毒吗? 6、不新鲜的海鲜高温加热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吗?三、总结回顾 1、学生讨论, 谈收获 2、布置任务 : 在课下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教给自己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结束语: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时刻准备着板书:警惕 食物中毒注意卫生 细菌性中毒仔细辨别 化学性中毒 坚决不食 动植物性中毒第四课、我们去爬山教学目的1、了解爬山的重要性,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2、学会制作简单的担架3、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学重点1、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2、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具准备:1、课件 2、白纸课时安排:两课时过 程 设 计第 一 课 时一、导入:1、提问:你爬过山吗?你知道那些关于爬山的秘密?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去爬山》,板书课题二、新授:1、了解爬山是一项有趣的运动 (1)出示课件——邀请书通过阅读让学生自主了解爬山的乐趣2)学生阅读(3)提问:从邀请书里,你了解了什么?2、听故事——毛泽东爱爬山1)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伟人的爬山爱好,树立学生运动的意识2)讨论:从故事中,你感受到哪些爬山的乐趣?(3)学生汇报3、出示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