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县资源状况.doc
6页1全全 椒椒 县县 资资 源源 状状 况况全椒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较好,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率、商品率较高,是皖东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粮食大县、油料百强县、科技先进县、绿化先进县、环保示范区,全省畜牧业先进县、水产先进县、农机十强县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新问题,加强和扩大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全椒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我国加入 WTO后提高本区域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打破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调整优化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全椒的自然状况 1、地理位置 全椒县地处皖东,江淮分水岭南侧,滁河北岸位于北纬 31° 51′—32°15′,东经 117°49′—118°25′之间东部毗邻江苏省江浦县, 南与和县、含山县隔河相望,西邻巢湖市、肥东县,北与滁州市南 谯区接壤全境东西长约 58.5 公里,南北宽约 44.2 公里,土地总 面积为 1568.3 平方公里。
县城位于全椒东部南屏山下,襄水河畔, 北距京沪铁路滁州站 25 公里,东距南京 50 公里,西距合肥 98 公 里 2、地形地貌 全椒在地貌单元上属江淮丘陵的一部分由于北高南低,差异 较大,境内地面高程海拔最低为 6.9 米,最高为 395.4 米 3、气候资源2全椒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 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易旱易涝光、 热资源比较丰富 (1)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174.3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9% 太阳总辐射平均为 119.2 千卡/m2,最高达 128 千卡/ m2,最小为 110.4 千卡/ m2,光能利用的潜力很大 (2)气温:年平均气温为 15.4℃,80%保证率为 15.1℃最高年份为 16.3℃,最低年份为 14.5℃,年际相差 1.8℃,极端最高温度 41.4℃,极端最低温度-15.5℃1 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 1.9℃,7 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气温主要特点: A 热量比较充足:基本满足一年两熟和双季连作稻的需要, 对喜温作物非常有利 B 热量分布不均:南部沿河圩区 0℃的活动积温为 5600— 5700℃,而西北丘陵只有 5250—5450℃;南部≥10℃的活动积温为 4800—5000℃,而西北只有 4500—4800℃,从而造成农业的多样 性。
C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 221 天,最长为 243 天,最短 193 天 初霜期多为 11 月 7 日,终霜期多为 3 月 31 日春季升温慢,秋季 降温快,不利于春播作物生长和晚秋作物成熟 D 降水:根据全县 6 个点 49 年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 994.2mm(单站资料为 967.7mm),80%保证率年降水量为 747mm 降水的时空分布夏多冬少,东南多西北少夏季 6—8 月份降水量 为 370—4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 42—45%;汛期 5—9 月平均降 水量为 613mm,占全年降水量的 63.3%;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 量的 3.5%县东南一带比西北部年降水量多 100mm 左右 E 灾害性天气:农业气候灾害主要是一旱二涝三连阴雨,尤为 夏季降雨影响夏季降雨的一个气候因素是太平洋副热高压,大约 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北移,停留在江淮流域,形成梅雨气候由 于副高和雨带有强有弱,停滞时有长有短,是造成旱涝灾害的主要3原因梅雨洪涝和伏旱、夹秋旱发生频率高,危害最严重 4、水资源 我县水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本县境内水主要是地表水,靠降 水产生(地下水因开发程度低,主用于人畜用水);二是外水,即过 境水和入境水。
全县水面积 38.1 万亩,总畜水量 3.3 亿 m3,境内 有 4 条主要河流,有 87 座水库,2.9 万口塘坝,可养水面 19.6 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 107.8 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为 70.7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61% 根据我县境内 6 个水文测站 49 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 994.2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 亿立方米滁河的过 境客水为 3.2 亿立方米,常年保证有 0.3 亿立方米的蓄水可利用 5、土地资源 根据 1980—1984 年土壤普查结果,查明我县有 5 个土类,12 个亚类,38 个土属,85 个土种 6、生物资源 全椒气候具有明显南北过渡的特点,很多南北方生物都适应 在此地生长繁殖,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1)农作物品种资源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分早、中、晚目前种植的品种以杂交 稻、杂交粳稻为主其次有小麦、山芋、玉米、黄豆、绿豆、豇豆、马 铃薯等 经油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黑瓜籽、西瓜、茶叶 等 蔬菜作物主要有白菜、萝卜、葱、蒜、番茄、韭菜、冬瓜、黄瓜、 丝瓜、南瓜、江豆、青椒、茄子、瓠子、芦蒿等 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角、茭白、荸荠、席草、芦苇、水浮莲、 水葫芦、水花生等。
(2)药用植物 人工种植的有薄荷、滁菊、红花、杜仲、女贞子等,野生有柴胡、4桔梗、党参、香附、半夏、茵陈、金银花、半边莲、益母草、车前草、 夏枯草、苍耳子、何首乌、蒲公英、葛根、猫爪草等数十种 (3)畜禽品种 全椒役畜主要是水牛、奶牛,还有少量的黄牛、马、驴、骡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印度引进摩拉水牛,对地方水牛进行品种改 良,效果显著八十年代引进了沙轮羊,九十年代又引进了波尔山 羊对地方山羊进行了改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饲养家禽家畜还有猪、羊、兔、犬、猫、鸡、鸭、鹅、鸽、鹌鹑,其它还 有蜂、蛙、蛇等 (4)水生动物品种 鱼类品种有鲢、鳙、鲤、鲫、鲂、鳢、鲲、虾、蟹、龟、鳖、蚌、螺、 黄鳝、泥鳅、鳗鱼等 全椒农业现状种植业今年我县小麦面积 24.4 万亩,总产 7.9 万吨,同比增长 4%;油菜面积 30.2 万亩,总产 5.2 万吨,同比增长 13%水稻面积 55.04 万亩,总产 32.5 万吨,同比增长 1%;棉花面积 8 万亩,总产 0.48 万吨,同比下降 34.2%;玉米、花生、豆类、山芋等产量比去年略有增长畜牧业预计到年末,生猪存栏量 15.2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达 11019 头;出栏 27 万头。
家禽存栏 447.2 万只、出栏 1383.7 万只羊存栏 5.97 万只、出栏 6.42 万只牛存栏 1.288 万头,其中奶牛存栏 0.13 万头、出栏肉牛 5524 头全年肉蛋奶总产预计达56380 吨水产业养殖面积达 17 万亩,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 11.2 万亩,占养殖面积的 65%,水产品总产量预计达 3.55 万吨,比去年增长500 吨,其中河蟹增加产量 200 吨,龙虾、青虾增加产量 300 吨,渔业总产值可达 3.1 亿元5农业基础较好全椒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大县,常年种植水稻、双低油菜面积均为 70 万亩左右,被评为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畜牧业先进县、水产先进县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初加工能力和品牌优势全县已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 80 余家,其中达诺乳业、未来饲料、温氏集团、大平油脂、雁湖同心集团、金城米业、百年辣酱、管坝牛肉、希望集团全椒公司、佳农棉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经验,在国内同类企业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达诺”牌奶粉、 “金同”牌大米、 “同兴”牌面粉、 “椒菱”牌麻油、 “百年”牌系列辣酱、 “王河”牌麻油、马厂陈醋、管坝牛肉等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银禾”牌皖棉 11 号棉种, “绿环”牌盐水鸭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襄水鳜”牌鳜鱼获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农业项目实施情况:为了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从2005 年起,农业部在我县利用 5-7 年时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70 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70 万亩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10 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项目建设等多年来,全椒县农业委员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中、高级技术人才 67 人,他们曾为农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有的在职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 38 岁左右,均年富力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水平高,不仅掌握全县农业生产规律,有效地指导本区域的农业生产,而且能开展相关专业的技术及理论研究工作,大部分同志曾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其论文,6多次获得过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全椒县农业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