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docx
37页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 一、序言 沉积岩沉在水底许多年后,地壳发生了猛烈的改变沧海变桑田,平地起高山从今地球不再光滑这就是地质史上的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亿万年积累的层层地质信息钻出地面,摆到我们面前,也使原来基本水平的岩石层变得扭曲倾斜,甚至分别搬家这样的情景始终持续到今日我们知道风、雨、雪、冰对岩石有一种破坏作用,会叫它们粉身碎骨或变成泥土,这叫风化作用是外力因素;地震和火山也会对岩石进行作用,使它们失去原来的样子甚至变成另外一种岩石,这叫内力作用这两大作用在许多亿年中不停地塑造着地球,当它使嶙峋石峰变成翠树青山的同时,也磨灭了那些原来露出地表的岩层所带给我们的清楚地质信息巧的是在世界一些人们可以去到的地方,竟还保留了没有被磨灭的古老地层它们就像是一页页的书从地下拱出来,供我们阅读这样的地方就被称为地质剖面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数百平方公里内,就摆放着许多这样的地质“长卷”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位于天津蓟县北部山区,京、津、唐腹心地带,交通便利,面积342平方公里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其宝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它系统记录了距今18亿年至8亿年间的地质历史和事务,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洁、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晰、岩石变质浅而著名于中外地质学界。
园内峡谷幽深、空气清爽、自然风光秀丽、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 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景区是: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爱护区 ☆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二、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让我们从感性上相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状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简史;学会野外视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实力通过实习,驾驭工程地质的基本学问,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学问面和进行科学探讨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习时间 20xx年5月14日上午9:00实习动员会 20xx年5月16日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爱护区和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四、实习地点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爱护区、天津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土木工程学院楼116室 相关地层学问 ①上覆地层: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白云岩、灰岩,底部角砾岩产三叶虫化石 青白口系:371米(约8.510亿年) 井儿峪组(Qnj)蛋青色、紫红色含泥白云质灰岩,含宏观藻类和遗迹化石。
K-Ar年龄8.53亿年、8.62亿年,厚100米 长龙山组(Qnc)砂砾岩、长石砂岩、海绿石砂岩与页岩,含宏观藻类化石K-Ar年龄8.99亿年,厚103米 下马岭组(Qnx)灰色、黄绿色含铁质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底部含铁并见风化壳含宏观藻类化石K-Ar年龄9.56亿年,厚168米 蓟县系:4569米(约10-14亿年) 铁岭组上部(Jxt2)老虎顶亚组叠层石灰岩、海绿石灰岩,产丰富的叠层石K-Ar、Ar-Ar年龄10.46亿年、10.82亿年、11.34亿年,厚180米 铁岭组下部(Jxt1)代庄子亚组白云岩、绿色富钾页岩,含叠层石和宏观藻类化石K-Ar、Ar-Ar年龄11.71亿年、12.05亿年、12.36亿年厚153米 洪水庄组(Jxh)页岩、粉砂岩和白云岩,含宏观藻类化石K-Ar、RB-SR年龄12.21亿年、12.41亿年,厚131米 雾迷山组(Jxw)白云岩、燧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含沥青白云岩,含丰富的叠层石和微体藻类、宏观藻类化石Ar-Ar年龄12.07亿年、12.08亿年厚3392米 杨庄组(Jxy)红色、灰白色粉砂白云岩、燧石白云岩含叠层石和微体藻类化石。
年龄13.17亿年厚707米 长城系:4260米(约14-18亿年) 高于庄组(Jxg)燧石白云岩、含锰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叠层石白云岩含叠层石和微体藻类、宏观藻类化石Ar-Ar、Pb-Pb年龄14.25亿年、14.35亿年厚1594米 大红峪组(Ccd)长石石英砂岩、页岩、火山岩及叠层石白云岩含叠层石和微体藻类化石U-Pb、Pb-Pb、K-Ar年龄16.24亿年、16.17亿年Ma、16.25亿年厚408米 团山子组(Cct)泥质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细砂岩夹页岩和火山岩含叠层石和宏观藻类化石U-Pb、Rb-Sr年龄16.05亿年、16.83亿年、16.05亿年厚518米 串岭沟组(Ccch)粉砂质页岩、黑色伊利石页岩夹粉砂岩含微古植物化石Pb-Pb、U-Pb年龄16.96亿年、17.57亿年、17.19亿年、17.05亿年厚889米 常州沟组(Ccc)砂砾岩、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含微古植物化石Pb-Pb、A-Ar年龄17.44亿年、18.48亿年厚854米 ②下伏地层:太古宙迁西群变质杂岩 剖面中大红峪组和团山子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16.25亿年和16.83亿年,作为蓟县剖面年头格架的基准。
五、实习活动 (一)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爱护区 5月16日早上6:30我们在高校生活动中心前集合动身,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休息了十几分钟就起先了我们本次的实习工作,我们起先的地点是全新世以来最新的地层,属于高于庄组,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这是长城系中距今也许14亿年的地层 本组与下伏大虹峪组有沉积间断主由碳酸盐岩组成(占95%)下部叠层石发育;中部含锰;上部颇多形态各异的硅质和白云质结核,顶部灰质和沥青质成分增多底部以灰白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大红峪组呈假整合接触 共分四段: 一段 底部为灰白色砂岩(厚3m),其上为燧石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砂岩和白云质粉砂岩,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发育,具交织层,层面可见冲刷构造,厚347m; 二段 下部为含锰白云岩和含锰粉砂质白云岩,上部为微晶白云质灰岩,具显微平直层理,厚320m; 三段 泥质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层理平直,呈板层厚层状互层,上部多皮壳和豆状结核,厚658m; 四段 底部沥青角砾白云岩,下部中厚层粗粒白云质灰岩,上部厚层含燧石粗粒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中含陆屑和盆屑,层理波状起伏,多同心园状结核和连生结核,厚271m。
总厚1596m 1.褶皱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在路旁望见了一个小褶皱,我们可以清楚望见背斜和向斜 2.瘤状构造 岩层中因为沉积时受到水的动力和静压力而造成白云岩变形为如瘤的圆块多在深海下形成,半固结状态,由于受到海水动荡而形成,后因地壳上升活动而到地表 实地考察中能够明显在层次分明的白云岩中看到饼状或圆形的块状白云岩,这充分说明白水动力和压力在岩层构造运动中的不行忽视的作用 3.断层 沿路我们还可以望见一些小的断层,断层为东西走向,倾向为西南,倾角目测在45度左右,第一个断层我们可以从断层两侧的岩性推断出来,其次个断层可以由两侧岩层的厚度不一样推断出 4.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6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三叠纪”晚灭亡(1亿8千万年)我们只望见了一些照片,老师也给我们简洁介绍了一下 5.锰方硼石矿 锰方硼石是一种很少见的无水氯硼酸盐矿物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呈变鲕状、变豆状,光泽为油脂玻璃光泽;无解理、裂纹发育;贝壳状不平坦状断口;白色或灰白色,硬度7。
蓟县锰方硼石矿床的形成具有二元结构:即下部是火山岩(大红峪组钾质粗面岩),上部为含硼的蒸发岩由于大红峪组海底火山活动频繁,持续时间长,致使熔岩分布广泛,并以含硼为特征,火山活动后的汽水溶液中硼的富集,导致海水中含有大量硼物质,为硼矿床形成供应了足够的物质来源 官地亚组 6.高于庄组的亚组分界线 桑树亚庵组 对高于庄组的划分从下而上分为官地亚组、桑树庵亚组桑树庵亚组为含锰方硼石亚组主要岩性为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厚层灰白色、淡红色微粒含灰白云岩,中上部为厚层至块层状微粒含灰白云岩,略含锰,风化面呈白色或褐色,断口呈贝壳状,层理平直,层面上有波痕,常成悬崖下部为主要含砂层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砂质白云岩,多风化为黑褐色,易受剥离成薄片,俗称“含锰页岩”高于庄组之官地亚组,即锰硼矿层之下叠层石发育,形态常为锥状或柱状两个亚组之间是整合过渡关系 7.块茎状高于庄叠层石 叠层石是由若干基本层构成的基本层上下相互叠合或套合形成柱体,主体的不断增长及分叉构成叠层石体很多叠层石体聚生在一起构成叠层石礁高于庄组的叠层石地质年头约为15亿年 a.基本层: 基本层又叫生长层,是构成叠层石体的基本单元。
它通常由暗层及亮层两部分组成,藻类生活状况及自然条件的周期改变形成叠层石的原生亮暗层理叠层石的基本层形态有两种主要类型:①拱形基本层;②锥形基本层 b.柱体: 柱体形态主要受基本层形态的限制,同时受环境影响依据柱体自上而下直径的改变,柱体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圆柱状或次圆柱状柱体,柱体直径自下而上无显著改变二是杯状或茎块状柱体,柱体一般较短,基部很窄,向上很快不断地增宽 在实地观看中,我们发觉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痕迹 8..藻席及藻屑 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常见能反映生物有机物的藻席结构,它们通常由亮,暗纹层交替叠置而成,如早期被硅化,有时还可保存藻丝体化石它们通常成纹层状碳酸盐岩,有时则形成典型的叠层石这种藻席结构的沉积物若遭冲刷而再沉积,则成藻屑 9.大红峪与高于庄组的分界 两者在此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高于庄组地步为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下为大红峪含锥叠石燧石白云岩,其锥顶被切,表示受到侵蚀作用,即代表一次沉积间断距今16亿年 10.波痕 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 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记,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
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 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依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站长的细心讲解 我们在分界处看到的波痕地质年龄约为16亿年在此处我们还碰巧遇到了站长,有幸听站长给我们讲解了这里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站长还叮嘱我们要擅长视察,多问老师问题 11.锥叠层石切顶 高于庄组底部砂岩覆盖在大红峪组顶部被截顶的锥叠 层石硅质条带白云岩上,底部砂岩横向上相变为砾岩, 两组间为假整合接触关系,界线年龄约16亿年 12.岩浆岩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这两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杏仁构 杏仁状构造 气孔状构造 造与气孔构造有发生上的关系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其气孔以后被矿物质(如方解石、石英、玉髓等)所充填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状的构造杏仁构造与气孔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因此可依据多层的此类构造推断火山 喷发的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