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级经典诵读.doc
11页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渔歌子 (唐朝)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1.西塞山:今浙江省吴兴县西南2.白鹭:一种水鸟,捕食小鱼,羽毛白色,也叫鹭鸶3.桃花流水:指桃花盛开春潮涨起时的渔汛季节4.箬笠:一种细竹叶子编的斗笠5.蓑衣:用草、棕或竹叶制成的雨披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作者简介: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被碾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赏析:这首诗是借物喻人,是陆游借梅花来写自己此时的心情,诗人在下着雨的黄昏在断桥边看到了独自盛开的梅花,但却无人来欣赏,暗喻自己和这梅花一样无人赏识,有点怀才不遇的愁闷梅花独自开在断桥边,不与其他花一样开在春天争红斗艳,即使凋零后化作尘土,也会和盛开的时候一样清香,此四句借梅花来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高风亮节的心情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渔家傲 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 1.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2.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 3.长烟:荒漠上的烟 4.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己亥杂诗(清朝)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抽响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1.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叶2芳草无情,更在斜陽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陽更遥远。
3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赏析: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他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钗 头 凤 (宋代)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译文: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创作背景: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有人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赏析:毫无疑问,这首词是宋代词史上流传最广的爱情词之一与其他爱情相比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这首词不仅仅抒发了爱情,还因为这首词背后的凄美的爱情,正如唐诗中的“人面桃花”一样,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悲剧的美,才促就了这首词的不朽的地位青玉案 元夕 (宋代)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 1.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2.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故名 3.玉壶:比喻月亮 4.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5.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他,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他立在灯火深处赏析: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那人便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化身,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