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泥石流精讲.ppt

8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92543987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30M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系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系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学习要求:1 泥石流定义及形成条件2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3 泥石流的分类4 泥石流的地貌作用过程5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6 泥石流的防治 重点:1 泥石流形成条件2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3 泥石流的分类4 泥石流的防治方法 概述: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湍急水流•Debris flow;mudflow•定义从地质过程;气象水文过程来研究•1997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第一次国际泥石流会议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泥石泥石泥石泥石流易流易流易流易发分发分发分发分区区区区在在第第一一阶阶梯梯内内青青藏藏高高原原山山区区,,物物源源条条件件充充足足,,但但因因水水源源条条件件不不充充分分,,暴暴雨雨强强度和总量均较低,故属于泥石流轻度易发区度和总量均较低,故属于泥石流轻度易发区在在第第三三阶阶梯梯内内的的山山区区,,暴暴雨雨形形成成强强度度和和总总量量均均较较大大,,但但地地表表植植被被好好,,物物源源条条件不很稳定,故为暴雨泥石流中度易发区件不很稳定,故为暴雨泥石流中度易发区。

      在第二阶梯内山区,在第二阶梯内山区,主要受纬向因素决定,大体可分为三区主要受纬向因素决定,大体可分为三区秦秦岭岭以以南南广广大大山山地地,,属属湿湿润润高高中中山山区区,,地地形形差差异异大大,,雨雨量量丰丰沛沛、、物物源源丰丰富富,,故为暴雨泥石流极易发区故为暴雨泥石流极易发区秦秦岭岭以以北北、、阴阴山山以以南南的的第第二二阶阶梯梯中中部部地地区区,,属属半半干干旱旱、、半半湿湿润润地地区区,,有有大大片片黄黄土土和和部部分分沙沙漠漠覆覆盖盖,,物物源源丰丰富富,,暴暴雨雨强强度度大大而而总总量量不不足足,,是是暴暴雨雨泥泥石石流流的的极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相间的过度区极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相间的过度区广广大大的的新新疆疆,,内内蒙蒙及及甘甘、、宁宁一一部部分分等等第第二二阶阶梯梯的的北北部部,,属属半半干干旱旱和和干干旱旱的的高高中中山山区区,,有有大大片片沙沙漠漠、、黄黄土土、、戈戈壁壁,,植植被被稀稀少少,,物物源源丰丰富富而而水水源源不不足足,,故故为为泥石流轻度易发区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了近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亿美元 概述:泥石流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50年底开展了泥石流的研究•1970 Johnson提出了宾汉粘性流模型•1980 Takahashi提出了拜格诺膨胀模型•1986 Cheng提出了粘塑性流模型•1993 O’Brien提出了膨胀塑性流模型•1995年周必凡建立了粘性泥石流运动模型•1998 Huang提出Herschel-Bulkley-Model以地学为基础,以数学为理论,力学机制研究为核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依托,集成研究;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泥石流危害预测的重要内容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流域环境流域环境地形地形植被植被松散堆积物松散堆积物(人为的、自然的)(人为的、自然的)分散补给分散补给集中补给集中补给泥沙汇流(泥沙汇流(QH))洪水汇流(洪水汇流(QB)河沟或坡面河沟或坡面QB++QH==QCrc<<1.3tf/m3洪洪 水水rc≥1.3tf/m3泥石流泥石流泥泥泥泥石石石石流流流流形形形形成成成成过过过过程程程程框框框框图图图图降雨降雨 泥石流形成条件:地形条件•形成区 三面环山,一面出口,周围山坡陡峻(30-60度)•流通区 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纵坡降大•堆积区 一般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缓 泥石流形成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物质的来源•泥石流多发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多发地段•堆积物成因:重力堆积、风化残积、坡积、冰水沉积、人工弃渣、冲洪积等•泥石流地常见基岩:片岩、千枚岩、板岩、泥页岩和凝灰岩等 泥石流形成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强烈的暂时性地表径流•暴雨、冰雪、水体溃决•通常认为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降雨有关,但短时间内的集中强降雨也可以引发 年均降雨H24(D)H1(D)H1/6(D)代表地区(以当地统计结果为准)﹥1 2001004012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省山区1 200~800602010四川、贵州、云南东部和中部、陕西南部、山西东部、辽东、黑龙江、吉林、辽西、冀北部、西部等省山区800~50030156陕西北部、甘肃、内蒙古、京郊、宁夏、山西、新疆部分、四川西北部、西藏等省山区﹤50025155青海、新疆、西藏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黄河以西地区可能发生泥石流的H24(D)、H1(D)、H1/6(D)的界限值表 泥石流形成条件:中国泥石流分布•地质:近期构造活动强烈、复杂,地震频繁强度大,崩滑现象发育•地势:台阶式地形转折明显处,高差悬殊,起伏较大•气候: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向北、西方向推进,遇地形升高易形成灾害暴雨,历时短,强度大•特点:三个带、类型齐全、活动频繁、灾害严重 泥石流分类•流域形态化分 标准型、河谷型、山坡型•物质组成划分 水石流、泥石流、泥水流•流体性质划分 粘性、稀性•按照水源物源划分 暴雨、冰川、溃决 火山、破面侵蚀型、崩滑型、弃渣型 Ø标 准 型泥石流 流域呈扇形,能明显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一、按照流域形态划分 Ø河谷型泥石流 流域呈狭长条形,固体物质来源于沟谷中分散的坍滑体,对流通区和堆积区不能明显分开 Ø坡面型泥石流其流域呈斗状,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二、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分类Ø水石流一般含有非常不均匀的石块和砂砾,粘土质细粒物质含量少,堆积物常常是很大的粗碎屑物质Ø泥石流既含有很不均一的粗碎屑成分,又含有相当多的粘土质组粒物质,有一定的粘结性,堆积物常形成了粘结较牢固的土石混合物Ø泥流基本上由细碎屑和粘土物质组成,粗碎屑物含量很少,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有此类泥石流 分类指标泥流型泥石型水石(沙)型重 度≥1.60t/m3≥1.30t/m3≥1.30t/m3物质组成粉沙、粘粒为主,粒度均匀,98%<2.0mm可含粘、粉、沙、砾、卵、漂各级粒度,很不均匀粉沙、粘粒含量极少,多为>2.0mm各级粒度,粒度很不均匀(水沙流较均匀)流体属性多为非牛顿体,有粘性,粘度>0.3~0.15Pa∙s多为非牛顿体,少部分也可以是牛顿体有粘性的,也有无粘性的为牛顿体,无粘性残留表观有浓泥浆残留表面不干净,表面有泥浆残留表面较干净,无泥浆残留沟槽坡度较缓较陡(>10%=5.71o)较陡(>10%)分布地域多集中分布在黄土及火山灰地区。

      广见于各类地质体及堆积体中多见于火成岩及碳酸盐岩地区 泥石流型泥石流型泥流型泥流型水石流型水石流型 三、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类 Ø粘性泥石流    含有大量的细粒粘土物质,固体物质含量占40-60%,粘性很大它的密度大( >1.6t/m 3   ),浮托力强有明显的爬高和截弯取直作用,堆积区不发生散流,堆积物无分选性,较密实 稀性泥石流    水是主要成分,固体物质占10-40%,且细粒物质少,不能形成粘稠的整体,水泥浆速度远远大于石块的运动速度,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下泄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将原来的堆积扇切割成条条深沟堆积物地面较平坦,结构较松散,层次不明显,沿流途的停积物有一定的分选性 性 质稀 性 泥 石 流粘 性 泥 石 流•流体的组成及特性浆体是由不含或少含粘性物质组成,粘度值<0.3Pa.S,不形成网格结构,不会产生屈伏应力,为牛顿体浆体是由富含粘性物质(粘土、<0.01mm的粉砂)组成,粘度值>0.3Pa.S,形成网格结构,产生屈伏应力,为非牛顿体非浆体部份的组成非浆体部份的粗颗粒物质由大小石块、砾石、粗砂及少量粉砂粘土组成非浆体部份的粗颗粒物质由>0.01mm粉砂、砾石、块石等固体物质组成。

      流动状态紊动强烈,固液两相作不等速运动,有垂直交换,有股流和散流现象,泥石流体中固体物质易出、易纳,表现为冲、淤变化大无泥浆残留现象呈伪一相层状流,有时呈整体运动,无垂直交换,浆体浓稠,浮托力大,流体具有明显的辅床减阻作用和阵性运动,流体直进性强,弯道爬高明显,浆体与石块掺混好,石块无易出、易纳特性,沿程冲、淤变化小,由于粘附性能好,沿流程有残留物堆积特征堆积物有一定分选性,平面上呈龙头状堆积和侧堤式条带状堆积,沉积物以粗粒物质为主,在弯道处可见典型的泥石流凹岸淤、凸岸冲的现象,泥石流过后即可通行呈无分选泥砾混杂堆积,平面上呈舌状,仍能保留流动时的结构特征,沉积物内部无明显层理,但剖面上可明显分辨不同场次泥石流的沉积层面,沉积物内部有气泡,某些河段可见泥球,沉积物渗水性弱,泥石流过后易干涸容重1.30 tf/m3~1.60 tf/m31.60 tf/m3~2.30 tf/m3 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 四、 弃渣型泥石流矿渣泥石流(云南汤丹)矿山弃渣(四川盐井沟)05-7-19沐川县废碴泥石流(沐川县废碴泥石流(7死死9伤)伤) 2008-9-8山西襄汾塔山铁矿尾矿库溃坝造成56人死亡 泥石流的特征:堆积泥石流的堆积物 一、泥石流的密度它的密度较大,达1.3-2.3t/m3。

      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愈高和细颗粒成分愈多,泥石流的密度愈大沟谷纵坡降的大小与泥石流密度也有一定关系如有较大的密度,它的浮托力大,搬运能力很强,重达数百吨的巨石也能被搬出出口,泥石流能以惊人的破坏力摧毁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二、泥石流的结构泥石流的结构是由其中的水体量与固体物质量之比值以及固体物质的粒径级配和矿物成分所决定的,存在三种密切相关的结构,即网格结构、网粒结构和格架结构  (1)网格结构 是由粘粒和含电解质的水所构成的,属细粒浆所固有,有松散的、较紧密的、紧密的和极紧密的四种状态随着浆体中粘粒成分的增加,自由水愈来愈少,而束缚在粘粒表面的水化膜又愈来愈薄,使粒间连结强度加大2)网粒结构 网粒结构系由砂粒和细粒浆所构成,属粗粒浆体所固有砂粒在松散网格结构的细粒浆体中处于沉底状态,不能形成网粒结构;而在其它三种状态下就可束缚在结构之中构成一个较均一的整体结构含砂量愈大和细粒浆体的网格结构强度愈大,则网粒结构强度也愈大 (3)格架结构      是由石块与具有网粒结构的粗粒浆体所构成,是泥石流体最主要的结构      石块在粗粒浆体中可有悬浮、支承和沉底三种状态呈现四类格架结构:星悬型、支承型、叠置型和锒嵌型,它们的强度也依次增加。

       格架结构泥石流体的强度较前两种结构要大,因而它的冲击力也最大尤其是锒嵌格架结构,当运动时整体性强,石块间不会发生猛烈的撞击,普遍发生力的传递;它的冲击力特别大,危害最为严重 三、泥石流的流态泥石流流态除受沟床条件控制外,主要受水体与固体物质量的比值以及固体物质的粒径级配所制约 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有一种抗拒内在向前运动的特性,称为粘性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层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流体的内摩擦力它是流体粘性的表现,又称为粘滞力或粘性摩擦力 流体流动时必须克服内摩擦力而作功,从而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而损失掉 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液体也以速度u随上板运动,其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粘附在下板表面的液层速度为零       实验证明: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u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y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即F若把上式写成等式,就需引进一个比例系数,即比例系数,即µ F=       内摩擦力F与作用面S平行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内摩擦应力或剪应力,以表示,于是上式可写成 上式只适用于u与y成直线关系的场合当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径向速度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则上式应改写成式中      —速度梯度,即在与流动方向相垂直的y方向上流体速度的变化率;    —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不同而异,流体的粘性愈大,其值愈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

      泥石流流体大多属似宾汉体,流动理论多以宾汉体流变方程(考虑流变性区别于牛顿体)为基础 主要有紊动流、扰动流和蠕动流三种1)紊动流  紊动流与挟沙水流的紊流大体相同尤其是稀性泥石流浆体结构十分脆弱,故其流变方程与水流紊流流变方程相同,即:式中: 为切应力; 为泥浆体密度; 为混合长度; 为流速梯度; V Vd d 为泥石流体中距沟床底 y 处的流速 粘性紊流稀性连续流稀性连续流 (2) 扰动流 最常见的一种流态浆体的结构强度大,结构只遭部分破坏若流体中无石块,流态则为塞流或层流(流速5米/秒左右)有石块,运动中石块相互猛烈碰撞,流态便发生变化, 成为扰动流,其流变方程为:m 为指数,一般取2; 为宾汉极限切力; 为流体的粘度(似刚性系数);分别为泥石流运动时与结构变化和扰动强度有关的修正系数; (3) 蠕动流 是一种似层流,流线大致平行,流速0.3~0.5米/秒以下其流变方程为: 蠕动流速一般较小,流速梯度也较小,流体中的石块移动和转动缓慢,流线略受干扰。

      为了与典型的层流相区别,故称蠕动流 总之,稀性泥石流多呈紊动流粘性泥石流多为扰动流沟床顺直、纵坡平缓而石块又较小时,可为蠕动流 四、泥石流的直进性流体携带了大量固体物质,受阻而将部分物质堆积下来,沟床迅速抬高,超高、爬高,猛烈冲击,截弯取直,冲出新道而向下游奔泄流体愈粘稠,直进性愈强,冲击力就愈大成昆线1981年利子依达沟泥石流,流速高达10m/s,密度为2.35t/m3,在沟槽转弯处泥位超高4.8-5.1m桥头右岸地形急弯阻挡,爬高12m,为泥深的3-4倍 五、泥石流的脉动性一般的洪流过程线是单峰(少数为双峰)型涨落曲线;泥石流暴发时,几乎以相等的时间间隔一阵一阵地流动称阵性运动或波状运动曲线为正弦曲线,一场泥石流出现几阵、几十阵至上百阵泥石流脉动性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具有宾汉体的性质;二是具有运动的阻塞特性泥石流的流动过程泥石流的流动过程 泥泥石石流流发发生生的的判判别别模模式式外动力条件(外动力条件(R))洪水洪水rc<1.3tf/m3QC=QB+QH泥石流泥石流rc≥1.3tf/m3QC=QB+QH冰川冰川融雪融雪暴雨暴雨溃坝溃坝地下水地下水流域环境条件(流域环境条件(M))地表条件地表条件松散物产状条件松散物产状条件汇流条件汇流条件运移空间条件运移空间条件无前期降雨无前期降雨有前期降雨有前期降雨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及危险性评估 大体上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空间预测;时间预报;暴发危险度的判定;危险性评估。

      一、泥石流时间预报 泥石流的暴发,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强烈的地表径流激发所致,因此,有可能用临界降水量或临界径流量这一指标来预报泥石流灾害暴雨,它的定义是:突如其来的、稀遇的、强度大的、能造成灾害的猛烈降雨由此激发的泥石流,即为灾害暴雨泥石流预报的主要气象指标有:季节指标、天气尺度系统指标、日暴雨量指标及小时雨强指标灾害暴雨泥石流发生季节,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这一差异,可提出各地区泥石流预报的月份指标天气尺度系统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主要是热带风暴,西南、西北地区主要是低涡和切变线,根据历史上及近来的泥石流资料统计分析,依其影响的天气系统的主次,确定各地区预报的主要和次要天气系统指标各各地地发发生生泥泥石石流流的的暴暴雨雨量量级级差差别别甚甚大大如如东东南南沿沿海海地地区区及及四四川川盆盆地地边边缘缘山山地地,,特特大大或或大大暴暴雨雨((>200mm或或100-200mm))才才能能发发生生灾灾害害性性泥泥石石流流;;在在西北地区,大雨(西北地区,大雨(20-50mm)就有可能发生灾害性泥石流就有可能发生灾害性泥石流发生灾害暴雨泥石流的雨强指标也存在差别已发生的一些典型灾害暴雨泥石流的雨强资料,结合日雨量指标分析,即可提出各地区灾害暴雨泥石流预报的小时雨强指标。

      二、泥石流空间预测 主要是编制不同比例尺的泥石流分布图主要是编制不同比例尺的泥石流分布图  小比例尺泥石流分布图也可叫一览图,判明泥石流危险地区的概略分布状况,中、大比例尺泥石流分布图一般在泥石流危险地区编制  中比例尺泥石流分布图的比例尺1:10万——1:50万主要任务是研究泥石流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它的形成条件,估算危险度 大比例尺泥石流分布图的比例尺1:1万——1:5万详细评价泥石流现象,泥石流沟流域的特征,用以拟定泥石流防治措施和组建定位观测的基本图件  暴暴雨雨泥泥石石流流发发生生与与否否的的综综合合判判别别式式Y Y==R R·M M式中:Y一泥石流发生与否的综合指标 当Y>35时, 发生泥石流的机率约为85%; 当Y<25时, 不发生泥石流的机率约为83% 当Y=25~35时,即介于泥石流可能发生与不发生之间R一一降雨条件函数M一一流域环境动态函数Y YM M3.53.58.48.411.3711.37R R3.13.110.8510.8526.0426.0435.24735.2474.24.214.7014.7035.2835.2847.75447.75410.010.035358484113.7113.7三、泥石流暴发危险度的判定 降降雨雨条条件件函函数数RR=K(HR=K(H2424/H/H24(D)24(D)+H+H1 1/H/H1(D)1(D)+ H+ H1/61/6/H/H1/6(D)1/6(D)) )式中:H24 --24小时或日降雨量(毫米)H1 --最大小时降雨量(毫米)H1/6 --最大十分钟降雨量(毫米)K --有前期降雨的修正系数H24(D) --可能发生泥石流的24小时降雨量 限界值H1(D) --可能发生泥石流的1小时降雨量限界值H1/6(D)--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十分钟降雨量限界值R< 3.1 安全雨情R≧3.1 可能发生雨情R= 3.1~4.2 发生几率<0.2R= 4.2~10 发生几率 0.2 ~0.8R> 10 发生几率 >0.8 各地区限界雨量值表各地区限界雨量值表年降雨分区年降雨分区H H24(D)24(D)H H1(D)1(D)H H1/6(D)1/6(D)H Ho(D)o(D)代表地区代表地区>1200100401270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京郊、辽东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省山区1200-80060201035四川、贵州、云南东部、陕西南部、河南、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吉林、黑龙江、辽宁西部等省山区800-4003015620陕西北部、新疆部分、内蒙、宁夏、山西、甘肃、四川西北部、西藏等省山区<4002515515西藏、新疆、青海及甘肃、宁夏两省黄河以西地区 流域环境动态函数 15M== ∑ KI·Ni i=1式中:Ki—易发因素动态统计权重Ni—易发因素数量化评分值M—泥石流流域环境动态函数 M M ≧≧11.37 11.37 很不稳定很不稳定 11.37 > M 11.37 > M ≧≧ 8.40 8.40 不稳定不稳定 8.40 > M 8.40 > M ≧≧ 3.50 3.50 基本稳定基本稳定 3.50 > M 3.50 > M 稳定稳定某一时段内环境动态判别式 △M= M后 - M前 △M为正值:表示环境质量在恶化 △M为负值:表示环境质量在改善 泥泥石石流流活活动动评评估估及及危危险险性性评评估估q泥石流活动及危险性评估依据泥石流活动及危险性评估依据q泥石流易发程度及发展程度的综合评判泥石流易发程度及发展程度的综合评判q泥石流活动及危险性评估泥石流活动及危险性评估q泥石流灾情评估泥石流灾情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估 泥泥石石流流活活动动及及危危险险性性评评估估泥泥石石流流活活动动评评估估内内容容泥石流活动性泥石流活动性 评估分以下三个部分:评估分以下三个部分: A、泥石流活动易发程度评估、泥石流活动易发程度评估 B、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 ((1)流域内松散土体贮量、产状、分布及稳定性评价)流域内松散土体贮量、产状、分布及稳定性评价 ((2)外动力条件变化评估)外动力条件变化评估 ((3)泥石流发生机率)泥石流发生机率 ((4)泥石流活动规模)泥石流活动规模 ((5)泥石流活动强度)泥石流活动强度 ((6)泥石流活动区内的社会经济评估)泥石流活动区内的社会经济评估 ((7)泥石流成灾的可能性)泥石流成灾的可能性 C、泥石流活动灾情评估、泥石流活动灾情评估 ((1)经济损失评估)经济损失评估 经经济济损损失失中中分分直直接接经经济济损损失失和和间间接接经经济济损损失失,,间间接接经经济济损损失失含含社会影响和环境恶化社会影响和环境恶化 ((2)受灾人群)受灾人群 ((3)受威劝胁人群)受威劝胁人群 泥泥石石流流评评估估资资料料泥泥石石流流评评估估资资料料((1))1/5000~1/50000实测或航片地形图。

      实测或航片地形图2)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贮量、产状、分布及稳定性评价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贮量、产状、分布及稳定性评价3)沟口堆积扇地形、地貌及扇面上、中、下河床堆积物组成图沟口堆积扇地形、地貌及扇面上、中、下河床堆积物组成图4)河沟发育状况及变迁图河沟发育状况及变迁图5))暴暴雨雨特特征征值值资资料料H年年均均·H年年max · H24均均·H24max· H1均均·H1max H1/6均均·H1/6max((6)外动力条件()外动力条件(R)发生泥石流的前期降雨量发生泥石流的前期降雨量7)地质环境及岩性特征地质环境及岩性特征8)植被类型、林、灌、草覆盖率及人文环境状况植被类型、林、灌、草覆盖率及人文环境状况 泥泥石石流流危危险险性性评评估估分分级级评估分级评估分级评估分级评估分级复杂程度复杂程度复杂复杂中等中等简单简单项项目目重重要要性性重重 要要 建建 设设 项项 目目一级一级一级较较 重重 要要 建建 设设 项项 目目一级二级三级一一 般般 建建 设设 项项 目目二级三级三级 泥泥石石流流地地区区地地质质环环境境复复杂杂程程度度分分级级 复杂复杂中等中等简单简单地质灾害发育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度强烈强烈中等中等一般不发育一般不发育地形、地貌复杂地形、地貌复杂程度程度复杂复杂地形较复杂、地地形较复杂、地貌较复杂貌较复杂地形简单、地貌地形简单、地貌单一单一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复杂较复杂较复杂简单简单岩性变化岩性变化大大较大较大单一单一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性质不良不良较差较差良好良好工程水文地质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件不良不良较差较差良好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不合理活动人类不合理活动强烈强烈较强烈较强烈一般一般 泥泥石石流流危危险险性性分分级级 确定要素确定要素危险性分级危险性分级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损失情况损失情况危险对象危险对象危险性大危险性大差差大大城镇、主体建筑城镇、主体建筑物物危险性中危险性中中等中等中中有居民、主体建有居民、主体建筑物筑物危险性小危险性小好好小小少居民少居民/无居民、无居民、主体建筑物主体建筑物 泥泥石石流流危危险险性性一一级级评评估估内内容容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评估要求评估要求评估要求评估要求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泥石流危险性一级评估种类及任务评估种类及任务评估种类及任务评估种类及任务查明形成地地质条件形成地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水流条件 植被发育状况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现状评估(对已有地质灾害地危险性评估)任务:灾害类型规模分部、稳定状态、危险对象的危险性评估确定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 规模 活动特征 侵蚀方式 破坏方式预测评估(对建设可能诱发地地质灾害地危险性评估)任务: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可能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可能出现的灾种、灾害区及危害的评估预测 泥石流发展趋势 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综合评估(根据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地结果进行定性、半定量地综合评估)任务: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评估,对建设作出适宜性评估,提出防治或易地建设地建议 易易发发程程度度分分级级标标准准泥泥石石流流沟沟易易发发程程度度的的数数量量化化评评判判>< 泥泥石石流流沟沟易易发发程程度度的的分分级级标标准准泥泥石石流流沟沟易易发发程程度度的的分分级级标标准准极极 易易 发发 (( 严严 重重 ))总分总分>114Y>35各项影响因素均很活跃,处各项影响因素均很活跃,处境严峻有一触即发之势,发境严峻有一触即发之势,发生泥石流可能性很大生泥石流可能性很大中中等等易易发发((中中等等))114>总分总分>8735>Y>25各项影响因素活跃,个别因各项影响因素活跃,个别因素很活跃,发生泥石流可能素很活跃,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性较大轻轻度度易易发发((轻轻度度))87>总分总分>4025>Y>10各项影响因素不很活跃,有各项影响因素不很活跃,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可能发生泥石流不不易易发发生生总分总分<40Y<10各项影响因素均较稳定,发各项影响因素均较稳定,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 泥石流防治措施泥石流防治措施 绕避泥石流的防治,应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一、生物措施生物措施包括恢复或培育植被,合理耕牧,维持较优化的生态平衡 二、工程措施(1)蓄水、引水工程包括调洪水库、截水沟和引水渠 (2)支挡工程有挡土墙、护坡等3)拦挡工程这类工程多布置在流通区内,主要是修建坝体,也称谷坊坝主要是拦泥滞流和护床固坡从结构来看,可分为实体坝和格栅坝从材料来看,可分为土质、圬工、混凝土和预制金属构件等挡坝群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防治工程沿沟修筑一系列高5-10米的低坝或石墙,坝(墙)身上应留有水孔以宣泄水流,坝顶留有溢流口可宣泄洪水4)储淤工程 包括拦淤库和储淤场前者设置于流通区内,就是修筑拦挡坝,形成泥石流库 (5)排导及绕避工程包括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明洞、廊道、隧道等,多数建在流通区和堆积区它们的作用是调整流向,防止漫流,以保护附近的居民点、工矿点和交通线路 泥石流沟的选线方案通过地区优点缺点工程措施流通区沟床固定、狭窄,冲刷、淤积小线路标高大,展线长一跨高净空扇缘区冲刷、淤积小沟床变迁大,线路长逢沟设桥沉积区无冲、淤严重提高标高线路外移排导槽明洞渡槽 上述各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一条泥石流沟的全流域经常是综合采用的,下图所示为综合治理西昌黑沙河泥石流的概况。

      上述各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一条泥石流沟的全流域经常是综合采用的,下图所示为综合治理西昌黑沙河泥石流的概况 上述各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一条泥石流沟的全流域经常是综合采用的,下图所示为综合治理西昌黑沙河泥石流的概况 设计参数•泥石流容重:称重法或体积比法测定•泥石流流速:•泥石流流量: 形态调查法: 雨洪法:•弯道超高:•沿程泥砂级配及河床表面巨石的三轴尺寸 思考题1、 泥石流形成条件有哪些?2、 泥石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泥石流的分类有哪些?4、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