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3页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 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 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 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情分析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 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 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 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 一亿大小的感受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 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 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设疑激趣2、 生读1亿3、 质疑:一亿是个很大的数,想象一下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学生自由想象)二、 活动感知:1 •测量一亿张纸有多厚(1) 让学生自由猜测、自由想象(2) 分组讨论测量方法、分工合作(3) 派代表汇报(4)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2、 测量一亿步有多远(1)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 解决情境问题——《“农夫山泉”做出的贡献》(1) 教师出示:情境问题——“农夫山泉”矿泉水公司员工为贫困儿童献爱心,他们做出每售出一瓶矿泉水就向希望工程捐献一分钱来帮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的决定如果矿泉水年销售量为 1亿瓶,一位贫困儿童一年的上学费用为 400元,算一算,农夫山泉一年捐赠的钱,可解决多少位贫困儿 童的上学问题2) 学生计算得出:售出1亿瓶就捐出100万元,可供2500位贫困儿童一年的上学费用3)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 全课总结交流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一亿有多大,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2012-11-819:16编辑教学环节教学反思《一亿有多大》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从万以内数的认 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 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 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 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一、 创设宽松空间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 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虽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 扼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 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二、 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悟、体验,建立数感一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 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我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 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还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首先我安排了活动感知, 1亿张纸有多高,学生想到可选测量数100张纸高9毫米,再推算数1亿张纸高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接着通过量 一亿步有45000千米,相当于523趟宾阳到南宁,19趟南宁到北京,进一步感知一亿很大;然后解决 情境问题一一《“农夫山泉”做出的贡献》,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感受到一亿很大这样就把复杂问题 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这 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要节约等思想教育的渗透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 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