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学院基础课程《心理学》真题模拟试卷B卷-附答案.doc
6页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工程学院基础课程《心理学》真题模拟试卷B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2、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__,又称注意的______3、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______和内化4、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_____和______5、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语词逻辑思维6、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_____特征和______特征。
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_____和______8、马洛斯认为只有_____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_____需要9、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_____动机和______动机1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 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______ 的关系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A.接受过程B.认知过程C.同化过程D.学习过程 2、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 )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4、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5、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6、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 7、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社会心理B.社会知觉C.社会态度D.社会归因 8、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9、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10、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2、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1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14、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5、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16、(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 17、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18、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19、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常规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D.分析性思维20、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有意后注意:2、意志:3、近因效应:4、注意的范围:5、B型人格:6、记忆:7、性格的理智特征:8、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2、(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3、(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4、(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5、(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6、( )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7、( )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是在教学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8、( )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9、( )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10、(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能力发展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 2、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3、试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5、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6、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加德纳2、广度 范围3、服从、同化4、模仿能力 创造能力5、动作思维、形象思维6、情绪持久性 主导心境7、保持 再现 (或回忆和再认)8、低级 高一级9、生理性 社会性10、沟通 心理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C2、A3、A4、C5、B6、B7、A8、B9、A10、C11、D12、B13、B 14、B15、B 16、D17、D18、B19、A20、A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
2、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4、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5、B型人格:系一种典型的中庸性格其特点是:不争强好胜,不贪图名利;不前不后,甘居中游;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较低,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此种性格者有的接近A型或C型性格,经过环境影响或自我信念改变亦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6、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7、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8、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2、(1)要摸清学生性格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积极的性格2)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或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清原因,对症下药3)性格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必须适当照顾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有原则的方法进行性格教育4)利用集体教育培养性格5)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用性格来培养性格6)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有低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每一时刻最有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与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个体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已满足了的需要,则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4、特征: 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
5、答: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6、答:①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②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③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④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因此,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①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如注重讲授语音、语调的运用、板书技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具的适当使用、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等②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促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了解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