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雨巷》导学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19813955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富顺一中校本教材语文必修一《雨巷》导学案【课程标准】《雨巷》戴望舒因本诗获得了“雨巷诗人”称号全诗以“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为基础,以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形象,营造了飘渺虚幻、哀婉朦胧的意境诗人通过“我”在“雨巷”中对梦一般的“姑娘”的期盼、接近、远去、留恋、期盼,寄寓对世界、人生朦胧的伤感、如梦的期待、寂寥的心境和虚无的苦涩全诗运用象征手法,意蕴深远,情感复杂,可作多元解读学习目标】1、了解戴望舒、现代诗派及象征主义;2、品味“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等意象,概括全诗的意境;3、品析“我”、“姑娘”这两个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4、能结合背景分析诗歌的情感主题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运用多媒体、探究法,以朗诵为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全诗在讨论与交流中,结合教师的分析解说,学生能够把握诗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一) 知识清单1.现代诗派简介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诗人。

      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林庚等2.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3.作品时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二)、课前探究1.诵读全诗,为诗歌划分节奏,并找出韵脚,背诵诗歌参考答案: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全诗从头至尾都没有换韵,大约每节押韵二至三次,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使一个音节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营造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时时回荡,悠远绵长。

      2.自主探究语音、词义支撑(chēng)彷徨(huáng)寂寥(liáo)惆怅(chòu)颓圮(tuípǐ)彳亍(chì chù)彷徨  彳亍 颓圮“彷徨”在一个地方来回走,不知往哪里走,犹豫不决彳亍”指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坍塌,破败3.我的补充课中探究案(一) 课中探究探究一:《雨巷》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丁香姑娘”? 参考答案: “丁香”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憬的《摊破沙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油纸伞”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油纸伞的出现与细雨紧密相关。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丁香姑娘象征的含义: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探究二:“丁香姑娘”是全诗的重要意象,但作者为何不用“丁香姑娘”作标题,而要用“雨巷”? (可从主题,环境氛围等角度探究) 参考答案: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冲突,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虚化为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的追求在哪里?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二) 课中检测阅读《蒹葭》中的选段,分析“伊人”的象征意义蒹 葭 (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参考答案:关于《蒹葭》内容的几种说法: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今人苏东天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作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三、理想说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五、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课后巩固案阅读戴望舒的诗歌《寻梦者》,试着用诗的语言来描摹你的梦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