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NEW)2020年分析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433页
  • 卖家[上传人]:jian****iuqi
  • 文档编号:186261950
  • 上传时间:2021-07-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37MB
  • / 4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 第1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1.1考点归纳 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酸碱滴定法 2.1考点归纳 2.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络合滴定法 3.1考点归纳 3.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4.1考点归纳 4.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沉淀滴定法 5.1考点归纳 5.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重量分析法 6.1考点归纳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紫外-可见与红外吸收光谱法 7.1考点归纳 7.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原子发射、吸收和荧光光谱法 8.1考点归纳 8.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分子发光分析法 9.1考点归纳 9.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原子与分子质谱法 10.1考点归纳 10.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X射线光谱法 11.1考点归纳 11.2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12.1考点归纳 12.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电化学 13.1考点归纳 13.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色谱法 14.1考点归纳 14.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热分析 15.1考点归纳 15.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1.1考点归纳 一、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1误差与偏差 (1)误差 绝对误差(E):测量值( )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即 相对误差(Er):绝对误差相当于真实值的百分率,表示为 误差来表征准确度的,误差越小,表示测定值与真值越接近。

      (2)偏差(d) 表示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即 偏差可正可负,各单次测量的偏差之和等于零 平均偏差( ) 各单次测定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常用平均偏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即 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 各测量值对平均值的偏离,用标准偏差 表示,即 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即 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能更好地反映测定值的精密度 极差( ) 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 2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 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来衡量误差越小,分析 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2)精密度 表示几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即重复性或再现性, 用偏差来衡量偏差越小,精密度越好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准确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精密度反映的是测定 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 的前提,精密度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可能有系统误差存 在,此时再考虑准确度就没有意义了 3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 又称可测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具有重复性、单向 性。

      根据产生的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方法误差; 仪器和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 主观误差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亦称偶然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偶然因 素造成的如测定过程中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微小变 化;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的微小差别等随机误差的产生难以找 出确定的原因,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数据的分布符合统计学规律 (3)过失误差 由于操作不正确而引入的误差如称量时溅失试剂、测定过程中错 加溶液等过失误差应当避免而且能够避免 4公差 公差是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误差允许的一种限量,如果误差超出允 许的公差范围,该项分析工作就应重做 5误差的传递 (1)系统误差的传递 加减法 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RAmBC,则 乘除法 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则 指数关系 若分析结果R的计算公式为,则 对数关系 若分析结果R的计算公式为,则 (2)随机误差的传递 加减法 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RAnBC,则 乘除法 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则 指数关系 若关系式为,则 或 对数关系 若关系式为,则 (3)极值误差 将各步骤带来的误差互相累加在一起,这种误差称为极值误差 如果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数值相加减的结果RAB C,则极值误差为 如果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数值相乘除的结果,则 极值相对误差为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有效数字 最高数字不为零的实际测量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确定有效数字位 数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一个量值只保留一位不确定的数字; (2)数字09都是有效数字,当0只是作为定小数点位置时不是有 效数字; (3)不能因为变换单位而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4)倍数、分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没有限制; (5)pH,pM,lgK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 数)数字的位数,因整数部分(首数)只代表该数的方次 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为“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规定:“四要舍, 六要入;五前单数要进一,五前双数全舍去”若5的后面还有不 是“0”的任何数,则此时无论5的前面是奇数还是偶数,均应进位 3运算规则 (1)加减法 数值相加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数应与小数点位数最少者相同 (绝对误差最大)总绝对误差取决于绝对误差大的 (2)乘除法 几个数相乘除时,以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的数据(相对误差最大) 为准总相对误差取决于相对误差大的 (3)乘方或开方 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4)对数运算 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三、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1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1)频数分布 特点: 离散特性; 集中趋势 (2)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式 式中,y表示概率密度;x表示测量值;是总体平均值;为总体 标准偏差。

      测量值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 a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的概率密度 越大,测量的精密度越低,测量值的分布越分散,正态分布曲线 也就越平坦反之,越小,测量值的分散程度越小,正态分布曲线就 越尖锐因此,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随着的不同而异 (3)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坐标由到之间所夹面积即为正态分布密度 函数在区间的积分值,其值应为1即概率P为 随机误差在某区间出现的概率可通过不同值积分得到, 表示测量值在区间内的概率 2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1)t分布曲线 当测量数据不多时其分布服从 分布规律,用s代替,用 代替 (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对于少量测量数据,必须根据t分布进行统计处理,按t的定义式可 得出 上式表示在某一置信度下,以平均值 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 在内的可靠性范围,称为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四、显著性检验 1.t检验法 (1)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进行t检验时,首先按下式计算出t值 再根据置信度和自由度由t值表查出相应的值若算出的t, 则认为 与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该分析方法存在系统误差; 否则可认为 与之间的差异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正常差异,并非显著 性差异。

      (2)两组平均值的比较 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平均值有无显著性差异时,首先要计算合并标 准偏差 然后计算出t值 在一定置信度时,查出表值,若,说明两组数据的 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否则,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2.F检验法 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以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 异的方法统计量,若F值大于表值,则认为这两组数据存在 显著性差异,否则无 五、可疑值取舍 14 法 采用4 法判断可疑值取舍时,首先求出除可疑值外的其余数据的 平均值 和平均偏差 ,然后将可疑值与平均值进行比较,如绝对差值 大于4 ,则将可疑值舍去,否则保留 2格鲁布斯(Grubbs)法 首先将测量值由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为:,求出平均值 和 标准偏差 ,再根据统计量T进行判断若为可疑值,则 若为可疑值,则 若,则应舍去可疑值,否则保留 3.Q检验法 首先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为:,若为可疑 值,则统计量Q为 若为可疑值,则 当计算所得Q值大于表中的Q表值时,则可疑值应舍去,反之则保 留 六、回归分析法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回归直线 回归直线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式中,a为直线的截距;b为直线的斜率 2相关系数 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所有的y值都在回归线上 时,r1;当两个变量y与x之间完全不存性关系,r0;当r值在0 至1之间时,要与相关系数的临界值相比较,若计算所得r值大于相关系 数的临界值,则表示两变量相关,反之不相关 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 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B【答案】 已知分析天平的灵敏度为0.1mg,所以两次称量时产生的 系统误差为0.2mg0.0002g根据 【解析】 ,解得m0.2g 2单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与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有下列()关系 A B C D B【答案】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密度高,偶然误差一定小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好 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 A【答案】 A项,精密度的好与坏反映了偶然误差的大小,精密度 高,说明偶然误差一定小;B项,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 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C项,精密度与系统误差无关;D项,在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

      【解析】 4为了计算用滴定分析法所测得某组分x的质量分数(x),可 以采用以下公式: ,现若C0.10020.0001,Mr75.000.02,V25.040.01,W 0.30100.0001,则对结果x的误差影响最大的是() A由“W”项引入 B由“Mr”项引入 C由“C”项引入 D由“V”项引入 C【答案】 5根据分析结果求得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 (28.050.13),意指() A在(28.050.13)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把握有95 B未来测定的试验平均值 有95落入(28.050.13)区间中 C总体平均值有95的把握落入(28.050.13)区间中 D已测定数据中,有95落入(28.050.13)区间中 A【答案】 置信区间指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 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解析】 6称取试样0.956g,测定试样的质量分数,滴定终点时,耗去 EDTA标准溶液22.60mL,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47.328 B47.3 C47.33 D47 B【答案】 7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 ()检验 AF Bt CQ DG B【答案】 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 采用t检验;判断两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F检 验;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时,应采用Q(或G)检验。

      【解析】 8某学生测定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测得的数据()是: 47.53,47.51,47.55用Q检验法确定第四次测定时,不被舍弃的最高 值为()已知:n4,Q(0.90)0.76) A47.77 B47.80 C47.67 D47.61 C【答案】 9某分析方法按R4X3Y的关系计算结果设X的标准偏差为 0.1,结果R的标准偏差为0.5,则Y的标准偏差为() A0.1 B0.01 C0.4 D0.5 A【答案】 【解析】 10关于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增加平行试验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做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等因素带来的误差 C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 D通过对仪器进行校正可减免偶然误差 E只要提高测量值的精密度,就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B【答案】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就是要减小系统误差减小系统误 差的方法有:空白试验、回收试验、对照试验等 【解析】 11(多选)在下述方法中能减免分析测定中系统误差的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