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27367923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3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一、说教材村晚是新审定的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 (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 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二、说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领悟作者的感情四、说教法学法在村晚这首诗的教学中,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从插图激趣、读中自悟、延伸阅读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画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五、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 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 ,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 因此, 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 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 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 :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板书:村晚宋代雷震)3. 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3】学生自由阅读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 ( 今四川眉山 ) 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 )人,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 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4. 理解课题1)指名解题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5. 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借助插图引发交流,并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 师生评议, 【出示课件 4】重点指导读准 “漪” 2.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 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出示课件 5】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 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出示课件 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 8】(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板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 )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美,生机勃勃 )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 )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 “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 从图画上能看出 “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 (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 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 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 二两句, 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 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 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 , 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板书:山村晚景)(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 主人公- 牧童登场了。

      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 “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 “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 横骑在牛背上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吹笛子)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是怎样理解 “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板书:天真可爱)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这首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五) 、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七、板书设计: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山村晚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天真可爱八、教学反思从整节课来看, 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 还有待学习提高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