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蒸发》教学设计.doc
4页《 蒸发 》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被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忽视了,如蒸发、沸腾、凝结现象等为此,教材有意识地编排了《水循环》单元,本课是起始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有关的内容标准,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善于观察和发现,自主建构科学概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敢于对蒸发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学会采集数据,学会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尊重证据整个探究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2.观察蒸发现象、感受蒸发要从周围吸热;通过实验总结影响蒸发的因素3.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学法要点1.教法:为学生再现生活情景提供必要的条件;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关于蒸发现象的诸多科学知识2.学法:学生亲身体验并搜集证据,自主探究“蒸发”现象;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探究实验,整个过程都要细心观察,善于动脑,有所发现活动准备1、课前观察⑴一杯20ml的水放置几天后会有什么变化?⑵观察湿衣服是怎样变干的?2、分组活动材料⑴学生准备:小镜子、手帕⑵教师准备:温度计、棉纱、烧杯、瓷盘、试管夹、玻璃片、玻璃棒、吹风机、支架、酒精灯、火柴、水活动过程一、情景再现,提出问题谈话: 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同学都喜欢玩水,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学生列举发现和问题)课前我们进行了两项观察:⑴一杯20ml的水放置几天后会有什么变化?⑵观察湿衣服是怎样变干的?你能试着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后开展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二、亲身体验,认识蒸发现象⑴观察:往镜面或手背上抹少许水,耐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⑵交流:请你描述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水跑到哪里去了?⑶归纳: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注意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结论进行对照,修正自己的解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水跑到哪儿去了”这一问题,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试着对水的蒸发现象作出解释,并对照教科书关于蒸发的描述修正自己的解释,体会到科学概念的描述要严谨]三、动手实验,探究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⑴讨论:在水蒸发时又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呢,你知道吗?想知道吗?我举两个例子(出示课件):①炎热的夏天,我们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一些水,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水蒸发时让我们感到凉爽?②洗澡后,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水蒸发时会伴随什么现象发生?⑵实验: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浸入水中让它“洗澡”,观察温度是多少然后让温度计离开水面挂在支架上,耐心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教师计时,学生观察,每隔2分钟记录1次温度)实验记录表时间(分钟)温度(0C)02468⑶交流: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知道温度计液泡及周围的热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说明了蒸发时伴随着什么现象发生?⑷小结;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板书:吸热)⑸联系生活:当病人发高烧时,常常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在额头上敷上湿毛巾,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什么?[设计意图:学习运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作出解释,体验科学探究运用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四、设计实验,怎样才能使水蒸发的快一些⑴谈话: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使水蒸发得快一些?请各组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想出尽量多的办法,组长同学负责记录大家的高招妙招⑵学生分组讨论、猜想⑶设计实验方案:请各组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利用老师给你的材料或自己准备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想一想怎样证明给大家看注意设计对比实验时所用的水量都要相等组内同学都商量意见一致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⑷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注意事项:控制变量、分工合作、认真观察)⑸交流:展示实验方法和结果⑹小结: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使水蒸发得快一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自主设计加快蒸发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想尽量多的方法,哪怕是异想天开的着力强调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准确的结论的得出必须依靠科学的实验方法]五、评价与反思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如何评价?⑵课后完成测试: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回顾;二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作出民主、公平、公正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三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六、拓展活动⑴照教材第57页的方法制作“晴雨计”。
⑵调查蒸发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并做好记录[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是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具有两重性;指导学生将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继续进行动手制作,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现代教育所体现的(sts)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持久兴趣]附:板书设计20 蒸 发 加 热 水 蒸 气 增大面积 有 风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