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种群、群落-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pdf

31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595380752
  • 上传时间:2024-11-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4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1 6 种群、群落:2021年高考真题1.(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B.图中点a 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分析】1、分析图形:食草动物与植物属于捕食关系,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着先减少)、捕 食 者(后增加者后减少)进行判断:二者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为:植物一食草动物2、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增长,A 正确;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图中a 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B 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 正确;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D 正确。

      故选B2.(20214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答案】A【分析】群落的演替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过程,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正确;B、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 错误;C、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 错误;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 错误。

      故选Ao3.(2 0 2 1/月浙江选考)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答案】D【分析】“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 值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 错误;B、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 错误;C、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 错误;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 正确。

      故选D4.(2021.广东高考真题)图示某S 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种群数量A.a B.b C.c D.d【答案】B【分析】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保存稳定;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降低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在 b 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 b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B 正确故选Bo5.(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解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 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 正确: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一苔薛阶段一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一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 正确,C 错误;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 正确6.(2021河北高考真题)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天敌昆虫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头叶)多样性指数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

      详解】A、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 为 1.8:1 7 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 正确: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 错误:C、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 正确;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 正确点睛】7.(2021 湖南高考真题)某林场有一片约2 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桥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栋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栋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 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树高X(m)马 尾 松(株)石 栋(株)样 方 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样 方 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x58975846485047455X102527302830302528262710X 1 51 31 61 41 51 232122合计8 08 18 18 48 58 17 88 47 97 7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

      回答下列问题:(1)调 查 植 物 种 群 密 度 取 样 的 关 键 是;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 尾 松 种 群 密 度 为2)该群落中,马 尾 松 和 石 栋 之 间 的 种 间 关 系 是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桩是耐阴树种根 据 表 中 数 据 和 树 种 的 特 性 预 测 该 次 生 林 数 十 年 后 优 势 树 种 是,理由是答案】随机取样 2 0 5 5 株/公顷 竞争 马尾松 马尾松的成年树大于石株,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栋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栋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分析】种群应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调查种群密度应调查同一区域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详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8 0+8 1+8 1+8 4+8 5)+5+0.0 4=2 0 5 5 株/公顷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栋生活在同一区域,会争夺光照、水和无机盐,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栋是耐阴树种表格中树高可代表树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虽然马尾松幼苗数低于石桥,但马尾松的成年树大于石栋,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林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栋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马尾松将成为优势树种。

      点睛】最后一问的作答应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表中数据和树种特性进行分析,只考虑树种特性的答案是不完整的8.(2 0 2 1.吉林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 择 动 物 所 遵 循 的 原 则 是该 实 验 中 需 要 将 两 种 草 履 虫 放 在 资 源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答 出 1 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 于 生 物 种 间 竞 争 的 结 果 可 得 出 的 结 论 是答案】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有限的 一 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 一 方(大草履虫)死亡 部位、时 间 等(合理即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分析】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匕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详解】(I)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