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研报告供修改.docx
13页总关于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研报告关于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研报告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减灾是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加强减灾能力建设、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我区社区减灾工作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推进社区减灾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荣华街、汉水街、汉正街、宗关街等4个街道15个社区进行了调研,并对全区社区减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一、全区社区减灾工作的现状(一)减灾工作机制初步建立通过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减灾工作指挥体系,加强了对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据统计,全区有113个社区建立了综合减灾机构,占全区社区总数的35.9%并建立了街道、社区、门栋三级防灾减灾工作组织指挥体制,明确了各级防灾减灾工作职责任务;所有社区建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物业管理公司责任人、辖区单位领导、社区民警、居民代表为成员组成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构筑了比较完善的社区减灾工作管理体系7总(二)应急救助预案逐步建立按照____和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我们在社区减灾工作中,比较注重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制定和演练据统计,全区有883个社区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占98%各社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应急抢险抢修工作方案,并定期进行了演练。
荣华街____社区针对辖区内排查的3处灾害隐患,在预案中按照灾害类别明确了灾害预警方式、人员转移路线和救助措施等,增强了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宗关街发展社区定期组织不同类别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社区8000多居民踊跃参与,增强了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安全感均100个社区居民就有15个注册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多个领域,积极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防灾减灾、抢险救灾等活动,“人人都是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这个社区蔚然成风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通过开展社区减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促进了社区的安全与和谐,但是全区社区减灾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总(一)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各街道发展不平衡从全区范围看,城市社区减灾工作比村中村改变社区开展得好;全区各街道减灾工作已纳入当街工委、办事处议事日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因地制宜划定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减灾工作整体水平较高调研发现,有的社区条件很好,但认识不够,工作力度不够;有的条件相对较差,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3总(二)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一是基层预案制定存在空白点全区11.3%的社区没有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预案内容不科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有的预案照抄照搬,套用固定模式,针对性不强;有的预案内容简单,应急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三是预案演练不够全区有83%的社区没有对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演练,预案的实际作用缺乏实践检验三)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滞后多数社区没有明确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已明确设立的避难场所标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功能分区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有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选择较远,不利居民及时疏散,根本没有划分功能区,其中只有15个社区设立了应急标识和指示牌二是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缺乏绝大多数社区没有建立专用的应急物资仓储设施,救灾应急存储物资缺乏只有1个社区与商家签订了应急救助物资购销协议7总(四)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一是多数基层____和组织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防灾减灾是务虚的工作,没有抓经济、抓发展实在,不愿意把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二是大多数社区居民亲身经历的灾害性事件较少,难以形成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的认为灾害离自己比较远,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缺乏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
如在发生雷电和火灾时,有些人缺乏科学知识和逃生技能,如汉正街长江食品厂的一场大火,造成14人死亡的惨痛教训三是大多数社区居民认为防灾减灾工作需要付出现实成本,而预见的结果在未来不一定存在,付出往往得不到回报,使得社区居民在生活中不重视防灾减灾一般的居民家庭都没有配备安全绳、急救包、灭火器等自救设备当发生火灾事故时,不知所措,往往采取跳窗跳楼的办法,造成至死至伤的惨剧存在上述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7总(一)指导思想存在误区一是在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地方各级党委、____和民政等部门存在重抗灾救灾、轻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对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善后处理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视不够灾害发生后,英勇救灾的人可以成为英雄,而平时默默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人却往往被忽视二是认为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抓经济建设,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防灾减灾问题就自然会得到解决三是认为没有把社区减灾工作列入政绩考核和目标管理范畴,干与不干一个样四是基层____门认为工作多任务重,社区减灾工作一没项目二无资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把社区减灾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
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不足,是社区减灾工作发展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逐步深入和国家综合财力的提升,党和____对救灾工作越来越重视,救灾资金投入逐步增加,但是减灾工作投入却很少20____年底以来,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扩内需的措施,投入项目资金达4万亿,但没有社区减灾项目20____年以来,我区投入危房改变资金8310万元,但没有安排社区减灾资金投入7总(三)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一是中小学校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中小学校没有专门的防灾减灾教材,也没有安排专门的课时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使得广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得不到普及二是宣传教育的经常性不够防灾减灾要深入人心,就要使宣传教育活动经常化,但现实往往是“活动来了一阵风,活动完了无影踪三是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社区减灾宣传教育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结合得不够紧,针对性不强,不注重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使得社区居民参与防灾减灾的热情不是很高三、对策与建议加强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和基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____落实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把救灾工作的重心转向救灾减灾并重上来,是国家对自然灾害管理的重大转型,是传统救灾工作的重大变革20____年,南方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____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加强基层减灾工作,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刻不容缓7—10—总(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转变观念各级党委、____要适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安全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深入____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从保障民生出发,切实转变重救灾轻减灾的观念,牢固树立防灾减灾与抗灾救灾同等重要的思想,甚至是防重于救、有备才会无患的思想,努力推进救灾减灾协调并重和可持续发展要将社区减灾工作纳入党委、____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综合减灾协调机构,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要加强协调门要认真____“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承担综合协调职能,积极争取党委、____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重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形成指导和支持社区减灾工作的合力要通过编制实施“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等项目,把社区减灾工作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争取领导的更多重视和财政的更大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减灾工作。
三是要加强基层街道和社区要成立专班,建立健全社区减灾组织____,建立社区减灾工作责任制,把社区减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要坚持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7—11—总(二)强化宣传教育一是突出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社区要重点开展火灾、房屋倒塌、地陷、地震等灾害,生物化学物品和有毒气体泄露、____,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技能宣传教育门应把防灾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社区中小学校必须安排专门教材和课时开展减灾教育,让中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避险逃生技能二是注重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要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张贴减灾宣传挂图、资料,建立宣传阵地;组织社区居民将减灾知识编成小品、戏剧等,通过社区文艺活动进行表演,寓教于乐;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社区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以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中的典型事件为例,进行案例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增强忧患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自觉配备家庭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必要的防灾减灾设备三是开展好主题宣传活动要抓住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契机,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细化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深入。
7—13—总(三)完善应急预案一是要组织社区开展全面细致的灾害隐患排查,准确掌握社区的灾害隐患及灾害发生规律,为制定和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提供依据二是要结合社区环境、居民特点和现有救灾减灾能力等现状制定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应急程序、协调联动机制和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职责,把预案制定成社区及居民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行动指南,把预案所规定的工作职责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三是要针对灾害隐患,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定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预案存在不足,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所有社区要完成预案制定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四)推进避难场所建设一是要确定应急避难场所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空地和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整修加固的江河堤防,采取确认、修缮等方式,建立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二是要逐步完善应急避难场设施及功能要设置显著标识和指示牌,划定紧急疏散通道;要合理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有必要的床铺、被褥、急救药物等应急物资,对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与商家签有应急购销协议;要对避难场所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把厨房、休息区、卫生间等基本生活区分开,保证避难人员的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