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师《幼儿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3.doc
18页2017秋17春幼儿心理学17春作业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其最早的提出者是()A. 皮亚杰B. 阿尔波特C. 斯金纳D. 乔姆斯基正确答案:2. 最低水平的思维是( )A. 直觉行动思维B. 抽象逻辑思维C. 具体形象思维D. 感知思维正确答案:3. 想象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小学低年级D. 青春期正确答案:4. 想象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是(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小学低年级D. 青春期正确答案:5. 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的幼儿属于()A. 受欢迎型B. 被拒绝型C. 被忽视型D. 一般型正确答案:6. 下面几种类型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 经验性想象B. 情境性想象C. 愿望性想象D. 拟人化想象正确答案:7. 乔姆斯基提出的理论是()A. 强化论B. 模仿论C.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D.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正确答案:8. 研究幼儿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测验法D. 谈话法正确答案:9. 幼儿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过程是()A.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 直觉行动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D.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正确答案:10. 人的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该事物关注的程度是( )A. 注意的指向性B. 注意的内在性C. 注意的集中性D. 注意的稳定性正确答案: 幼儿心理学17春作业3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表现如下( )A. 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B. 幼儿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情绪C. 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 儿童为了强调某事物,甚至改变词序正确答案:2. 幼儿言语表达的发展( )A.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B. 从独白言语逐渐过渡到对话言语C. 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D. 从连贯性言语过渡到情景性言语正确答案:3.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B. 幼儿发展各阶段的心理特点C. 幼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D. 幼儿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正确答案:4.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贡献在于()A. 认为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B. 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获得中儿童被动模仿的看法C. 注意了儿童本身的特点D. 强调了语言获得与脑结构有关正确答案:5. 幼儿观察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幼儿观察目的性、组织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B. 幼儿观察的平均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C.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观察概括能力不断提高D. 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在后期得到进一步提高正确答案:6.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A. 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B.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C. 抽象逻辑思维是幼儿的典型思维D.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正确答案:7. 在象征思维阶段幼儿出现的一些特点( )A. 象征性游戏的萌芽B. 空间符号思维的出现C. 泛灵论倾向D.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正确答案:8. 想象与认知的关系( )A. 想象是认知活动的高级部分B. 想象是在感知觉、记忆等认识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C. 感知觉、记忆等作为想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原材料D. 想象又促进感知觉、记忆等的发展、完善正确答案:9. 干扰幼儿正确辨认图形的因素()A. 背景B. 大小C. 个体认知偏好D. 颜色正确答案:10. 有研究表明,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主要有( )A. 生理习惯的问题B. 与权威的矛盾问题C. 与人的关系问题D. 心理问题正确答案: 幼儿心理学17春作业3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幼儿4岁左右,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开始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待语音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 幼儿辨别颜色及其名称有一定的顺序,掌握颜色名称的顺序先是红,然后是黄、绿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3. 群体研究的优点是可作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有代表性缺点是组织困难,而且不便于进行深人研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强化说和模仿说都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 在幼儿中期,儿童的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7. 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直觉行动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纵向研究缺点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不够系统,不客易看到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折点)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0. 在幼儿中期,儿童的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 幼儿在颜色辨别方面还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男孩的辨色能力要比女孩强一些。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2.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3. 5-6岁时,儿童开始利用时间标尺,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逐渐接近成人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4. 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对亲社会行为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5. 6—7的儿童除一些特殊、陌生的图形不能识别外,对于常见图形已经没有障碍了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6. 4-5岁幼儿能比较连贯地说话,由叙述外部联系发展到叙述内部联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7. 6—7的儿童除一些特殊、陌生的图形不能识别外,对于常见图形已经没有障碍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8.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配密切相关注意的转移必然引起注意对象的转变,注意分配也会随之改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9. 晶体智力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智力,主要包括记忆、图形关系等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0. 再造想象从其产生角度讲,是有意的、主动的,从内容角度讲是再造的、迁移联想的、缺乏新意和变化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幼儿心理学17春作业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人们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报酬而帮助他人的行为是( )A. 合作行为B. 利他行为C. 分享行为D. 谦让行为正确答案:2. 人在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标准时产生的体验是()A. 自我效能感B. 道德感C. 理智感D. 美感正确答案:3. 音乐智能表现最早,可能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来;而人际关系智能则可能在成年时才表现出来这说明()A. 每种智能的发展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B. 不同智能显现出来的年龄存在明显差异C. 智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D. 智能的发展受教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正确答案:4. 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往往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说明人的注意具有()A. 指向性B. 内在性C. 集中性D. 稳定性正确答案:5. 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的是( )A. 表象B. 记忆C. 思维D. 感觉正确答案:6. 皮亚杰学派提出的理论是()A. 强化论B. 模仿论C.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D.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正确答案:7. 人的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该事物关注的程度是( )A. 注意的指向性B. 注意的内在性C. 注意的集中性D. 注意的稳定性正确答案:8. 3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应为()A. 22小时左右B. 14小时左右C. 11小时左右D. 8小时左右正确答案:9. 对幼儿的要求十分严厉,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幼儿的想法和行动;提出很高的有时甚至是不近情理的行为标准,这种父母属于()A. 民主型B. 专制型C. 溺爱型D. 忽视型正确答案:10. 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是()A. 实验法B. 测验法C. 量表法D. 观察记录法正确答案: 幼儿心理学17春作业3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有意记忆在整个幼儿期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A. 有意记忆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B. 有意记忆受行为的动机影响C. 有意记忆受外界评价的影响D. 有意记忆是幼儿自发产生的正确答案:2. 幼儿期三种基本的情绪()A. 兴奋B. 痛苦C. 快乐D. 惧怕正确答案:3. 记忆品质包括( )A. 记忆的准确性B. 记忆的持久性C. 记忆的敏捷性D. 记忆的准备性正确答案:4. 幼儿期的教育应当注意的几点( )A.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教学形式游戏化B. 启迪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其探索精神C.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D. 拓展幼儿的生活范围,开阔幼儿的视野并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正确答案:5. 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贡献在于( )A. 认为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B. 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获得中儿童被动模仿的看法C. 注意了儿童本身的特点D. 强调了语言获得与脑结构有关正确答案:6. 幼儿掌握语法结构的过程大致表现的趋势和特征()A. 句子的功能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B. 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C. 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D. 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正确答案:7. 注意的基本构成要素()A. 指向性B. 内在性C. 集中性D. 稳定性正确答案:8. 儿童的图片观察概括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学龄前)B.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C. 认识“因果关系”阶段(小学低、中年级)D.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正确答案:9. 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提出人的智慧行为包括( )A. 情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