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主要修订情况精品.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462557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7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整套和八下)主要修订情况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修订情况 一、关于整套教科书的修订 (一)修订理念 好的数学教材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把学科形态的数学做成较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的核心理念. 1.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选择教材内容,安排知识结构与体系. 首先,素材选择的着眼点应是学生的“现实性”,在相对严谨的情况下,知识的组织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其次,努力使教材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数学模型、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概念逐步生成的过程. 2.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好“抽象与具体”“特殊与一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正向与逆向”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设置课堂活动过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引领、合作之下,使学生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和问题解决后的喜悦,使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落在实处. 4.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把“数学基本思想”渗透到数学内容中,增强数学知识的生命力.坚持从现实开始,经过探索达到抽象,构建数学模型,进而验证、推广和应用. (二)修订主旨 1.通过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本套教材的质量. 2.把数学本身的知识特征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智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的方向,组织教材的教学活动和展开环节,从而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围绕数学知识,组织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便于组织教学,努力实现“教材”与“学材”的互相统一,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4.坚持优点,弥补不足.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往好的立意和做法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有待改进的问题认真加以修订.将本套教材中原有的某些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大、练习量过多的部分,予以适当调整,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修订依据 1.党的教育方针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工作的第一重要依据.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这次教材修订工作的又一重要方向和着力点. 3.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时俱进,使教材及时更新.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和本套实验教材使用实验报告,也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工作的重要参考. (四)修订目标 本次教材修订有两个着力点,一是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增减知识内容,调整整体结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二是发扬优良的做法,克服缺陷与不足,努力突出特色,打造更多的亮点. 1. 整合知识内容,提高整体结构的科学性 (1)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结构,恰当调整知识展现的先后顺序. 如:命题与证明调整为两个部分:命题与说理、命题与证明.命题与说理和相交线、平行线整合在一起,命题与证明和全等三角形整合在一起;图形的旋转和角的形成、图形的平移和平行线分别整合在一起;大数的估计、近似数与实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起;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整合在一起,等等. (2)教材结构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能较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为此,我们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模型及其推理能力相对应的知识,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以“提前反映渗透,适时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了整合. 2. 紧密围绕修订理念,努力渗透“数学基本思想” (1)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是我们本次修订的目标之一.在有理数、代数式、不等式、函数以及几何图形等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加强了“抽象”的活动与环节. (2)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我们本次修订的另一目标.具体做法:一是在有关运算的学习中,渗透推理;二是在猜想形成的过程中强化“合情推理”;三是以“引导说理、体验说理、试着说理”这样的递推环节,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3)突出反映数学模型思想,是我们本次修订的第三个目标.如: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过程、随机想象等方面,大都采取了“逐步渗透、明确揭示、用中深化”的做法. 3. 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改进学生的活动方式 (1)注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设置较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的“探究性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诸如:一起探究、试着做做、大家谈谈等栏目下的思维活动一般都是按此思路体现的,其具体展开方式有:获得猜想、对比辨析、讨论式拓展、反思性总结等等. (2)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我们在修订后的每册中都设计了一些“数学活动”和“综合与实践”. (五)修订内容 1. 知识结构 (1)数与代数 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进一步突出它们对数量及其数量关系的表达和刻画的功能,更为明晰地展现“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作用. 删去了原“估算与近似数”一章,有关内容精简后,放在修订后的“第十四章实数”中. 将原“数量与数量关系”一章的内容精简后,调整为“代数式”.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大多数教师的要求,将原“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分拆成了两章:“第八章多项式的乘法”和“第十一章因式分解”.增加了“第十五章二次根式”. (2)图形与几何 ①关于推理 不再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分成两个明显的学习阶段,而是进行了有机整合.删去了原教材设置的“命题与证明一”和“命题与证明二”两个独立篇章,调整为“命题与说理”和“命题与证明”两部分.将“命题与说理”的内容前移至“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突出“说理”,渗透“演绎推理”;将“命题与证明”前移至“全等三角形”中,开始“演绎推理”,兼顾“合情推理”.对于几何推理的学习,设计为:引导说理(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试着说理和渗透演绎推理(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九章三角形)——演绎推理(“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及其以后各章几何),这样三个逐步上升的阶段. “反证法”在“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的最后一节中给予适度展现,以便让学生全面认识证明的意义与方式.但体现“反证法”的说理出现的较早,目的是“提前简单渗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第九章三角形”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最多有一个是直角.因为假设它的内角有两个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了,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最多有一个是直角.) ②关于变换 进一步渗透与体现图形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作为一种认识图形和图形关系新视角的作用. “图形的旋转”安排在“第二章角”的进一步学习中;“图形的平移”安排在“第七章平行线”的学习中.“图形的轴对称”独立成章,并稍后安排在“第十六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③关于篇章的调整 原“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第四章线段、角”,精练整合为修订后的“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把基本的图形——三角形,分设为三个篇章:“第九章三角形”“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 原“勾股定理”不再独立成章,相关内容整合到修订后的“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中. (3)统计与概率 对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由原实验教材中的五章内容,精简后调整为三章:“第十八章统计初步”“第二十三章数据分析”“第三十一章概率初步”.(4)综合与实践 全套书拟安排11个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上册各2个,九年级下册1个. 从“课题学习”修订为“综合与实践”,内容变化较大,思维空间更广,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更加明显. 修订后的教材中,适当增加了一些“数学活动”的内容,一般每册2~3个. 2. 呈现方式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是“水平数学化”的过程,即由“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到“数学模型”,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而“数学模型”“抽象”能力的培养,一是需要典型和适当的“具体”,二是需要恰当的“螺旋上升”.修订中,“数与代数”内容的呈现方式,就是以创设这种螺旋上升的由“具体”到“抽象”的生成情境和过程为基本思想和基本模式的. (2)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是认识和把握图形的性质和图形间的关系,其思维形式是以“观察”为基础的.本套教材的修订,“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呈现方式,便是把观察、操作、猜想到归纳、概括并说理证明,作为最主要的模式. (3)统计与概率 统计内容的学习,结合大量有价值的实际问题,经历“收集数据——整理和表示数据——数据分析——做出判断”这样完整的过程,渗透统计思想,逐步培养学生数理统计分析观念. 概率内容的学习,设置学生比较熟悉、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情境,经历“凭经验或直觉猜想——实验验证——理性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概率的意义,通过进行重复实验,认识频率的稳定性. (4)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展开方式,一般为:情境(问题)——解决方案——启发与引导——问题解决——反思与交流. “数学活动”一般按“问题——活动”两个环节展开. 3. 练习题、习题和复习题 修订后的题目也有一些新变化.练习题不分组.习题一般分为A、B两组,A组为基础,B组为选作.复习题一般分为A、B、C三组,其相应的层次是:基础、适中、较难,以供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选择. 二、关于八年级下册的修订 (一)整册书的内容调整 说明: 1.将原教材的“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第二十三章分式方程”以及“第二十四章命题与证明(一)”分别并入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中. 2.将原教材中“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和“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 估计”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现在的“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总体上实现了统计知识与思想的整体化与系统化,避免了原教材知识过于分散的不足. 3.将原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原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十一章函数”以及“第二十五章一次函数”,连续安排在新教材的八年级下册,形成了现在的“第十九章直角坐标系”“第二十章函数”“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 4.适当修改了原教材的“第二十二章四边形”成为新教材的“第二十二章四边形”,删除了有关梯形和镶嵌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二)章节内容与呈现方式的修订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知识内容的设置与调整 本章是将原教材中“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和“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的大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更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