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人才招聘及配置数学建模论文正稿.doc
13页成绩:《数学模型》期末论文题目:企业人才招聘与配置的模型建立及讨论学 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专 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年 级班 级姓 名学 号 20XX 月 日目录一、问题重述2二、问题背景与问题分析2三、模型假设与符号约定33.1模型假设:33.2符号约定:3四、 模型建立44.1问题一模型建立44.2问题二模型建立54.3问题三模型建立64.3.1思路64.3.2模型假设64.3.3具体求解6五、进一步讨论6六、模型检验7七、模型优缺点87.1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模型优缺点87.1.1优点:87.1.2缺点:87.2问题三的优缺点87.2.1优点:87.2.2缺点:8八、参考文献9九、附录10附表1:25位应届毕业生考评表10附表2:25位应届毕业生面试成绩对于行政部门的加权成绩排序表11附表3:25位应届毕业生面试成绩对于就技术支持部门的加权成绩排序表12附件4:试用期应聘人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问卷调查13附件5:试用应聘者互相评价评分表14附件6:试用期8位应届毕业生的最总成绩汇总表1512 / 14.企业人才招聘与配置的模型建立及讨论摘要 众所周知,招聘是企业引进新生力量提高企业生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故如何选择人才以及确定招聘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问题一,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企业选拔人才的模型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面试者各种工作能力对各部门的权重,建立了权重计算模型,再把25名面试者的成绩按权相加,通过excel分析择优录取,初步确定了16名实习者名单对于问题二,本文首先通过调研确定问卷调查内容与形式,并确定企业所需人才的相应能力,然后,同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能力的权重,统计问卷后,对每个求职者的分数按权相加,择优录取,最终确定8名入选者名单对于问题三,本文采用线性规划中的多目标分析法对N个应聘人员M人被需求的企业招聘问题进行了推广,确定了企业招聘次数问题的最优解,并且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运用lingo软件解决上述最优解问题针对实际本文还充分考虑了多种情况下各种因素对人员招聘的影响,较完满地解决了企业人员招聘问题,并检验了模型的合理性,文章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同时提出很多实用性建议关键词 人才招聘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规划 主要目标法AbstractAs is known to all, recruitment is one of the way to bring in the new power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enterprise. So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choose the talents and confirm the Recruitment Plan. For the question one, the article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build up the model of talents selection in enterprise. First of all, we can make sure the weight between the kinds of abilities of the job seek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building up the model of the weight calculation. Then we add the grade of the 25 job seeker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ing, and use the Excel to choose the better people to enter the enterprise. So we can preliminary determine the list of the practitioners. For the question two, 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determine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kinds of abilities the enterprise need. Then we also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make sure the weight between the kinds of abilities the enterprise need and the entire enterprise. And after taking back the questionnaire and carrying on the statistics, we add the grade of the 16 job seeker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ing, and order them from big to small, and choose the eight people to enter the enterprise. For the question three, this article use the Multi-objective analysis from linear programming to determine the best solution of how many times the enterprise should invite and extend the question to the N people and M people ne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this article also consider that the kinds of affects have an effect on recruitment in many cases. And we successful work out the problem of the recruitment in the enterprise. And checkout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n addition, we also propose many suggestions.Keywords talent recruitment , AHP ,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 main objective method.一、问题重述某单位的两个部门〔如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每年都进行人员补充,主要招聘对象面向应届毕业生,每年的招聘计划是8人,每个部门分配4人。
招聘考察指标包括: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映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和其他方面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协调指挥及团结协作能力及其他特长等方面招聘的考察方式是:单位相关人员对应聘人进行面试,并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录用方式分为两个阶段的两种类型:试用期〔1个月录取和正式录取〔试用期结束后假设目前有25位应届毕业生应聘,试用期录取人数拟定为16人,各科室分配8人按照规定,试用期结束每个科室将有4人被淘汰每位应聘人员招聘面试结束后的各项考察指标量化值如附表1所示根据附表1信息,请回答如下问题:问题1:给出各部门的服务水平指标;确定试用期阶段的16人录取名单,并合理分配录用人员到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用数值试验说明你的上述结论 问题2:试用期结束,单位采取向各部门服务对象发放问卷、同科室人员相互评价的方式评定试用期人员的工作水平,最后由主管部门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正式录用名单请确定问卷及相互评价方式调查指标,并给出人员淘汰的方法问题3:实际中,很多单位每年要集中进行两次招聘,以更大限度的招聘到最合适的人员对于两次招聘,如果第一次招聘最终录取人数达到年计划指标,则不再发布第二次招聘信息;否则需要再次招聘。
如何制定招聘计划,既能满足单位需求,又能尽可能好的聘到最合适的人员二、问题背景与问题分析问题1要求根据用人部门的实际需要,建立最优的人员分配方案而人员分配方案的确定主要需要解决4个问题:如何确定面试考察的每个因素对于各部门的权重;怎样检验这样设置权重的可靠性;在知道各因素对每个部门的权重后如何通过将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转化成最终的选拔成绩;如何通过成绩将人员分配给各个部门其中应聘人员面试考察因素在不同部门权重的确定相对较复杂,要根据层次分析法完成,即算出7种能力对两个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权重然后将25个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输入Excel表格进行加权和最为最终选拔的成绩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问题2可以同样按照问题一思路来做主要考虑的问题有是如何设置调查问卷和互评表对实习者进行进一步的评定与筛选确定了选拔所要考虑的因素之后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个因素对两个部门的权重〔这里两个部门可以以同一个标准来选择,最后以每个实习者的最后成绩来决定他们的去留问题3是一个多目标问题:1.满足单位的招聘人数要求;2.在选定的招聘模式下,能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在分析每种情况下的最优方案时我们采用的是主要目标法,确定主要目标是使公司获得最大效益,其余目标作为次要目标,并根据决策者的经验,选取一定的界限值。
这样就可以把次要目标作为约束来处理,于是就将原来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在新的约束下,求主要目标的单目标优化问题三、模型假设与符号约定3.1模型假设:〔1考评分数、问卷结果及互评成绩均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各应聘人的真实能力〔2各工作享有对应聘人相同的支配度,不存在某个工作优先录取的情况〔3应聘人员的录取与分配只与我们所求出的权重有关〔4每个人员只能被一个单位录取3.2符号约定:N:应聘人数A1、A2、A3:成对比较矩阵W1ij 、W2ij 、W3ij :矩阵A的归一化矩阵W1i 、W2i、W3i:矩阵Wij 按行求和W1、W2、W3:矩阵Wij 按行求和d的列向量
首先对于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需要得出符合各部门要求的综合成绩,七种能力分别对于两个部门的权重的分析与计算如下:七种能力包含学科成绩、智力水平、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能力、协作能力、其他特长。












